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达到这一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哪些辅助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体和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如何恰当的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和技术,以此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这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 电路课程 电子教案 高效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033-02
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课堂讲授式和网络交互式。前者沿用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硬件投资较少, 操作简单, 目前大多数高校正在逐步推广使用;后者利用网络优势,在计算机局域网乃至在互联网上双向传输相关课程的多媒体信息, 以实现交互教学的环境,其软、硬件投资较大,需要专门的网络人员,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高校实现了部分课程校内网络交互式教学。本文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着重讨论课堂讲授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根据贝罗传播模式的分析,信息传播由信源、信息、通道、受播者四要素构成。教育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为:教师-教学信息-教学媒体-学生。
一、现代教学教育的特点
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教学内容只能用板书教学内容呈现在黑板上,信息的呈现方式是平面化的,学生容易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教师的授课水平对整个教学过程影响很大。同时,传统教学方式中,在限定的学时内教师所能传递的教学信息量十分有限,因为板书要花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挂图制作不可能太多,而且一旦制作完成便不易改动,也不便携带。现代教学媒体的明显特色是(1)设备先进。包括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微机、液晶投影等。(2)表现形式多样。现代媒体可用图像、声音、色彩、空间等有形有声地表现教学内容。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教师可以在课堂这一有限的时空内,巧妙、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多种感官充分运用,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量。
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可以传授更多的文化知识。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增加课堂教学信息的浓度,教师可按教学所需的图片、录音、教案、习题、模拟实验用具、参考文献等事先分类建库,在教学中可以快捷地检索信息,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教学素材以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给学生, 做到图文并茂, 形象生动, 又悦耳动听。特别是对那些用语言和图表难以表达的概念及抽象性强、变化复杂的教学内容,通过动画演示、模拟试验等计算机模拟手段, 使学生在课堂上直观地观察到所研究对象的复杂变化过程, 更好地理解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越来越现代化。从当初较为时髦的“两机一幕”进课堂,发展到“三机一幕”,再到后来的“四机一幕”、实物投影,可见是设备越来越先进,效果越来越明显。应该说,较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言,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有着不可替代的诸多功能。但运用不当,住住会劳而无功。
二、电路系列课程的电子教案制作与使用
电路课程是电类专业的入门课、基础课,它强调重视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其主要任务是为了后续课程和学生将来工作需要而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80 年代后年后,该课的基本内容和范围已趋于稳定。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又需要不断补充新内容,以适应发展的要求,我们要把课本知识和生产实践联系起来。学生往往对生活实际更感兴趣, 因此在制作电子教案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 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觉, 同时提高他们的兴趣。
1、不搞形式,重视实效
有一次我去孩子的学校听课,教师在教学生认识“苹果”,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苹果吗?”屏幕出示苹果图“这就是苹果。”引导观察,“它的形状圆圆的,颜色黄中带红,吃起来又甜又脆。”我不停的在思考……本来一件很简单的事,拿一只苹果让学生看看、摸摸。尝尝、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实在是画蛇添足。还有的老师课件内容无非是教学目标、思考题、练习题等,充其量代替了小黑板的作用。究其原因,第一、不少学校强调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第二、领导检查片面认为有电教手段的课就有新意,导致部分教师仅仅是为了“装点门面”,而盲目使用电教手段。通过实践我认为教师在运用电教媒体前,务必自己先明白两个问题:为什么要用这个媒体?用了之后要达到怎样的结果?这样才能避免形式主义,提高电教媒体的实用效果。
2、精心设计,合理运用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并不是越先进的媒体就越好,选择运用时,必须服从教学目标的需要,充分发挥其长处,我们要始终做到:
1)突破教学难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形象的感知和表象,向学生呈现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电路基础》课上演示“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实验时,我首先把一根条形磁铁横放在投影上,在磁铁上放一块玻璃,再在玻璃上洒一些铁屑,然后轻轻敲击玻璃,马上看见玻璃上的铁屑出现了规则的排列,这一现象投影到大屏幕上,学生都“呀”的惊叫起来,取得了都很好的的教学效果。在制作“电流源”这一节时, 可以将实际的电流源的照片以及相关实际电路的图片给出来, 并做必要的讲解, 这对加强学生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另外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加上实物照片或动画、录像, 如各种电路器件即实际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电源、实际运算放大器、耦合电感、交流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等。只要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的, 就应该将其制作进来, 直接在课堂上展示。注意, 不论是图片还是动画都应以说明问题为目的, 不能过分追求多媒体效果而忽视了主要内容。
2)创设教学情景
计算机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新异的感官刺激,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的需要,创设问题情景、故事情景、活动情景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在《高频电子线路》--收音机装配的实训教学中,首先播放一段收音机的清晰音乐,配合大屏幕的风景,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收音机接受的信号是那样的真实,画面里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然后我告诉同学们,人人都要自己动手,装配一台自己的收音机。看着学生激动的表情,我知道成功不会太远了。
3)加强知识点的层次感
幻灯和投影是一种视觉媒体,它有其独特性,即可以展示较大的,清晰的,彩色的静止画面,可以随时在图上增加细节,也可以将某些部位加以遮挡,逐步揭示。例如,在《高频电子线路》--调幅电路的教学中,用复合片翻片对一些的组合电路加以遮挡,然后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逐步讲解揭示,学生的思维也由简单到复杂逐步递进,从而减小了思维的梯度,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学生普遍认为用这种方式讲解更加容易懂,理解的更深刻,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幻灯和投影还可把一些演示实验投影到大屏幕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从而增强了演示效果。
4)把握尺度,适量运用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电教”方式,它姓“教”,不姓“电”。首先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生动活泼的动画上,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实现教学最优化,而且要在适当的时候适量运用。课堂上教师该讲的要讲,学生该练的要练。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独工思考,积板探索,而是一味地盲目地使用电教媒体,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实践证明,电教媒体用得适时、合理、适量、恰到好处,可以大力提高课堂效益。反之就会劳而无功。
5)熟练操作,把握性能
电子教案将主要应用于多媒体教室, 暂不支持网络教学。教师必须对各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和功能十分熟悉。由于多媒体教室采用大型投影设备,其投影效果要受到机器自身性能指标(如聚焦、亮度、清晰度等)的限制和环境光线的影响。因此在使用前要熟悉机器的性能,尽量控制好课堂效果。
三、硬件的选用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现成的投影片不多,因此需要白己制作,而制作投影片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效率太低。因此,我们就用视频展示台来代替投影,因为视频展示台所投影的内容只要打印在普通白纸上就可以了,一些书本上的插图也可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这样教师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方面的研究。而利用视频展示台还可以展示一些全体学生无法看清的演示某个电路工作原理的实验,例如在《数字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教学中,只有靠近演示台的几个学生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其它学生根本看不见,看不见的学生在下面讲话做小动作,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差。用了视频展示台后,可以把整个实验过程投影到大屏幕上,每个学生好奇地盯着屏幕,都能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教师不用多讲,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白己掌握,教学效果非常好。
投影媒体虽然有其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即放映的画面是静止的,没有配合视觉画面的声音,有时显得有些枯燥。录像媒体和多媒体电脑动画就克服了这一缺点,因为它们是动态的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图象鲜明生动,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能够为学生提供近似身临其境的感受,有助于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并不只是单纯地使用一类教学媒体,而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包括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体,把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有机组合,使这个组合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最佳效能。当然,用多媒体电脑动画可以模拟许多实验,但并不能代替实验。总之应用各种现代高科技教育媒体进行组合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够起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合理选用工具软件
目前用于开发多媒体电子教案和课件的软件很多,常见的有Director、Authorware、Flash5.0、Microsoft Office组件等。由于Microsoft Office2000软件的使用面很广, 支持W indows所具备的对象嵌入与链接技术(OLE), 可使各软件中的功能根据需要相互随意引用, 极大地增加了每一软件的功能。因此电子教案的制作主要是应用M icrosoft公司推出的Office2000集成软件中的三个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特别是Power-point软件, 它是Office2000集成软件中唯一能够用于演示的软件, 是制作电子教案的主要软件。除上面提到的Word 和Excel软件外, 还有Clip-Gallery(剪贴画图库),Word-Art(艺术字体),Orga-nizationChart(组织结构图),MediaChip (媒体剪切库), Equation(公式编辑器), Graph(统计图表)等软件可以与Power-point 配合使用,制作出具有多媒体效果的电子教案。
对于那些用笔写和口述都较难表达清楚的电路现象, 可以利用相应的模拟软件进行课堂模拟演示,在观看演示的过程中讲解所出现的现象,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在用于电路分析和模拟的软件主要有Pspice7.0、EWB5.0和Protel99等。Pspice7.0主要是采用编程方式描述电路各个要素,EWB5.0 和Protel 99的电路分析功能也都是以Pspice为内核的,EWB 5.0是采用元件板的方式, 使用者从元件板上选取需要的元件“搭”成电路(实质是画出电路), 继而通过模拟电路部件(如模拟示波器、模拟电压表、模拟电流表等)来观察出现的变化。它具有界面友好、容易掌握等特点。Prtel 99也具有电路分析功能, 但它更强大的功能在于电路原理图设计和印刷线路制版上, 而且使用比EWB 5.0较复杂。因此使用EWB 5.0 软件进行课堂模拟演示成为首选。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ow-erpoint 97支持OLE技术, 因此用它制作的电子教案中可以直接调用EWB 5.0 软件来分析电路。这样事先将所需内容用制作好在课件中按需要调用,从而可以极大的改善课件效果,提高制作课件的效率。
总之, 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教学, 以其自身具有的集成化、网络化、交互性和多功能等优势,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领域中有着十分光明的前景。但是它毕竟只是教学辅助手段, 教师的地位永远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必须通过教师才能发挥作用, 多媒体教学的光明前景也必须建立在充分发挥教师这一“活媒体”功能的基础之上。我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用好、用活软件上多下功夫, 在多手段应用、多方法结合上多做文章,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设计上多用气力。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来进一步发挥、丰富、提升多媒体的优势, 与多媒体资源及其它资源共同构成统一的教学资源系统。
参考文献:
[1]李运林,李克东.电化教育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166
[2]王吉庆.计算机教育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46
[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肖祝生.精心打造具有实用性的课件[J].信息技术教育,2006,(6)
[5]周政新,等.电子设计自动化实践与训练[M].中国民航出版社,1998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 电路课程 电子教案 高效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033-02
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课堂讲授式和网络交互式。前者沿用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硬件投资较少, 操作简单, 目前大多数高校正在逐步推广使用;后者利用网络优势,在计算机局域网乃至在互联网上双向传输相关课程的多媒体信息, 以实现交互教学的环境,其软、硬件投资较大,需要专门的网络人员,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高校实现了部分课程校内网络交互式教学。本文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着重讨论课堂讲授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根据贝罗传播模式的分析,信息传播由信源、信息、通道、受播者四要素构成。教育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为:教师-教学信息-教学媒体-学生。
一、现代教学教育的特点
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教学内容只能用板书教学内容呈现在黑板上,信息的呈现方式是平面化的,学生容易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教师的授课水平对整个教学过程影响很大。同时,传统教学方式中,在限定的学时内教师所能传递的教学信息量十分有限,因为板书要花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挂图制作不可能太多,而且一旦制作完成便不易改动,也不便携带。现代教学媒体的明显特色是(1)设备先进。包括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微机、液晶投影等。(2)表现形式多样。现代媒体可用图像、声音、色彩、空间等有形有声地表现教学内容。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教师可以在课堂这一有限的时空内,巧妙、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多种感官充分运用,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量。
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可以传授更多的文化知识。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增加课堂教学信息的浓度,教师可按教学所需的图片、录音、教案、习题、模拟实验用具、参考文献等事先分类建库,在教学中可以快捷地检索信息,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教学素材以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给学生, 做到图文并茂, 形象生动, 又悦耳动听。特别是对那些用语言和图表难以表达的概念及抽象性强、变化复杂的教学内容,通过动画演示、模拟试验等计算机模拟手段, 使学生在课堂上直观地观察到所研究对象的复杂变化过程, 更好地理解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越来越现代化。从当初较为时髦的“两机一幕”进课堂,发展到“三机一幕”,再到后来的“四机一幕”、实物投影,可见是设备越来越先进,效果越来越明显。应该说,较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言,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有着不可替代的诸多功能。但运用不当,住住会劳而无功。
二、电路系列课程的电子教案制作与使用
电路课程是电类专业的入门课、基础课,它强调重视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其主要任务是为了后续课程和学生将来工作需要而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80 年代后年后,该课的基本内容和范围已趋于稳定。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又需要不断补充新内容,以适应发展的要求,我们要把课本知识和生产实践联系起来。学生往往对生活实际更感兴趣, 因此在制作电子教案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 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觉, 同时提高他们的兴趣。
1、不搞形式,重视实效
有一次我去孩子的学校听课,教师在教学生认识“苹果”,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苹果吗?”屏幕出示苹果图“这就是苹果。”引导观察,“它的形状圆圆的,颜色黄中带红,吃起来又甜又脆。”我不停的在思考……本来一件很简单的事,拿一只苹果让学生看看、摸摸。尝尝、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实在是画蛇添足。还有的老师课件内容无非是教学目标、思考题、练习题等,充其量代替了小黑板的作用。究其原因,第一、不少学校强调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第二、领导检查片面认为有电教手段的课就有新意,导致部分教师仅仅是为了“装点门面”,而盲目使用电教手段。通过实践我认为教师在运用电教媒体前,务必自己先明白两个问题:为什么要用这个媒体?用了之后要达到怎样的结果?这样才能避免形式主义,提高电教媒体的实用效果。
2、精心设计,合理运用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并不是越先进的媒体就越好,选择运用时,必须服从教学目标的需要,充分发挥其长处,我们要始终做到:
1)突破教学难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形象的感知和表象,向学生呈现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电路基础》课上演示“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实验时,我首先把一根条形磁铁横放在投影上,在磁铁上放一块玻璃,再在玻璃上洒一些铁屑,然后轻轻敲击玻璃,马上看见玻璃上的铁屑出现了规则的排列,这一现象投影到大屏幕上,学生都“呀”的惊叫起来,取得了都很好的的教学效果。在制作“电流源”这一节时, 可以将实际的电流源的照片以及相关实际电路的图片给出来, 并做必要的讲解, 这对加强学生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另外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加上实物照片或动画、录像, 如各种电路器件即实际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电源、实际运算放大器、耦合电感、交流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等。只要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的, 就应该将其制作进来, 直接在课堂上展示。注意, 不论是图片还是动画都应以说明问题为目的, 不能过分追求多媒体效果而忽视了主要内容。
2)创设教学情景
计算机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新异的感官刺激,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的需要,创设问题情景、故事情景、活动情景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在《高频电子线路》--收音机装配的实训教学中,首先播放一段收音机的清晰音乐,配合大屏幕的风景,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收音机接受的信号是那样的真实,画面里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然后我告诉同学们,人人都要自己动手,装配一台自己的收音机。看着学生激动的表情,我知道成功不会太远了。
3)加强知识点的层次感
幻灯和投影是一种视觉媒体,它有其独特性,即可以展示较大的,清晰的,彩色的静止画面,可以随时在图上增加细节,也可以将某些部位加以遮挡,逐步揭示。例如,在《高频电子线路》--调幅电路的教学中,用复合片翻片对一些的组合电路加以遮挡,然后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逐步讲解揭示,学生的思维也由简单到复杂逐步递进,从而减小了思维的梯度,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学生普遍认为用这种方式讲解更加容易懂,理解的更深刻,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幻灯和投影还可把一些演示实验投影到大屏幕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从而增强了演示效果。
4)把握尺度,适量运用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电教”方式,它姓“教”,不姓“电”。首先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生动活泼的动画上,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实现教学最优化,而且要在适当的时候适量运用。课堂上教师该讲的要讲,学生该练的要练。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独工思考,积板探索,而是一味地盲目地使用电教媒体,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实践证明,电教媒体用得适时、合理、适量、恰到好处,可以大力提高课堂效益。反之就会劳而无功。
5)熟练操作,把握性能
电子教案将主要应用于多媒体教室, 暂不支持网络教学。教师必须对各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和功能十分熟悉。由于多媒体教室采用大型投影设备,其投影效果要受到机器自身性能指标(如聚焦、亮度、清晰度等)的限制和环境光线的影响。因此在使用前要熟悉机器的性能,尽量控制好课堂效果。
三、硬件的选用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现成的投影片不多,因此需要白己制作,而制作投影片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效率太低。因此,我们就用视频展示台来代替投影,因为视频展示台所投影的内容只要打印在普通白纸上就可以了,一些书本上的插图也可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这样教师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方面的研究。而利用视频展示台还可以展示一些全体学生无法看清的演示某个电路工作原理的实验,例如在《数字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教学中,只有靠近演示台的几个学生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其它学生根本看不见,看不见的学生在下面讲话做小动作,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差。用了视频展示台后,可以把整个实验过程投影到大屏幕上,每个学生好奇地盯着屏幕,都能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教师不用多讲,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白己掌握,教学效果非常好。
投影媒体虽然有其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即放映的画面是静止的,没有配合视觉画面的声音,有时显得有些枯燥。录像媒体和多媒体电脑动画就克服了这一缺点,因为它们是动态的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图象鲜明生动,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能够为学生提供近似身临其境的感受,有助于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并不只是单纯地使用一类教学媒体,而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包括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体,把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有机组合,使这个组合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最佳效能。当然,用多媒体电脑动画可以模拟许多实验,但并不能代替实验。总之应用各种现代高科技教育媒体进行组合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够起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合理选用工具软件
目前用于开发多媒体电子教案和课件的软件很多,常见的有Director、Authorware、Flash5.0、Microsoft Office组件等。由于Microsoft Office2000软件的使用面很广, 支持W indows所具备的对象嵌入与链接技术(OLE), 可使各软件中的功能根据需要相互随意引用, 极大地增加了每一软件的功能。因此电子教案的制作主要是应用M icrosoft公司推出的Office2000集成软件中的三个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特别是Power-point软件, 它是Office2000集成软件中唯一能够用于演示的软件, 是制作电子教案的主要软件。除上面提到的Word 和Excel软件外, 还有Clip-Gallery(剪贴画图库),Word-Art(艺术字体),Orga-nizationChart(组织结构图),MediaChip (媒体剪切库), Equation(公式编辑器), Graph(统计图表)等软件可以与Power-point 配合使用,制作出具有多媒体效果的电子教案。
对于那些用笔写和口述都较难表达清楚的电路现象, 可以利用相应的模拟软件进行课堂模拟演示,在观看演示的过程中讲解所出现的现象,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在用于电路分析和模拟的软件主要有Pspice7.0、EWB5.0和Protel99等。Pspice7.0主要是采用编程方式描述电路各个要素,EWB5.0 和Protel 99的电路分析功能也都是以Pspice为内核的,EWB 5.0是采用元件板的方式, 使用者从元件板上选取需要的元件“搭”成电路(实质是画出电路), 继而通过模拟电路部件(如模拟示波器、模拟电压表、模拟电流表等)来观察出现的变化。它具有界面友好、容易掌握等特点。Prtel 99也具有电路分析功能, 但它更强大的功能在于电路原理图设计和印刷线路制版上, 而且使用比EWB 5.0较复杂。因此使用EWB 5.0 软件进行课堂模拟演示成为首选。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ow-erpoint 97支持OLE技术, 因此用它制作的电子教案中可以直接调用EWB 5.0 软件来分析电路。这样事先将所需内容用制作好在课件中按需要调用,从而可以极大的改善课件效果,提高制作课件的效率。
总之, 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教学, 以其自身具有的集成化、网络化、交互性和多功能等优势,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领域中有着十分光明的前景。但是它毕竟只是教学辅助手段, 教师的地位永远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必须通过教师才能发挥作用, 多媒体教学的光明前景也必须建立在充分发挥教师这一“活媒体”功能的基础之上。我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用好、用活软件上多下功夫, 在多手段应用、多方法结合上多做文章,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设计上多用气力。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来进一步发挥、丰富、提升多媒体的优势, 与多媒体资源及其它资源共同构成统一的教学资源系统。
参考文献:
[1]李运林,李克东.电化教育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166
[2]王吉庆.计算机教育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46
[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肖祝生.精心打造具有实用性的课件[J].信息技术教育,2006,(6)
[5]周政新,等.电子设计自动化实践与训练[M].中国民航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