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抗氧化作用的火绒草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来源 :时珍国医国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考察火绒草不同极性配比提取物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筛选火绒草抗氧化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成分.方法 分别采用DPPH法和ABTS法测定火绒草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方法筛选火绒草的抗氧化药效物质基础成分.结果 色谱峰X8、X9、X22、X25和X30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呈显著负相关;X1、X3、X5、X8、X9、X12、X13、X14、X15、X16、X17、X22、X23和X24与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呈显著负相关.确定色谱峰X9为绿原酸,色谱峰X14为阿魏酸.结论 绿原酸和阿魏酸为火绒草中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的成分,且与抗氧化活性相关大部分化学成分为酚酸类化合物,研究结果可为火绒草的质量控制、火绒草的新药制剂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二陈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5周龄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4周建立痰证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正常组、痰证组、二陈汤组分别进行灌胃称重,干预12周后处死取材.每周观测小鼠体重,每组选取5只,取结肠粪便样本并提取总DNA,利用MiSeq PE25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同时检测各组血清中的血糖(GLU)、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比较分析各组间各个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体重和血清中的GLU、TG和TC有显著升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