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与CT图像融合技术及其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脊柱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图像导航手术(im-age-guide surgery,IGS)的应用日渐成熟,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脊柱源性疼痛及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其应用显著增加了穿刺和螺钉置入的准确性[1、2].IGS通过在屏幕上同时显示解剖结构与手术器械的位置信息,可以让术者实时地进行定位与调整.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为术中采集X线、CT、MRI等实时图像来确定术中置钉以及穿刺的位置和准确性[3~6].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弊端,如辐射量大、设备操作烦琐、手术时间长及成本高等[7~11];同时,由于术中透视生成图像为二维图像,使得初学者难以形成直观的理解进而导致穿刺困难,甚至出现出口神经根损伤或内脏损伤等并发症[9].
其他文献
2015-2018年按照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鞍山地区的监测计划采集鞍山市四区三县市售海鱼样本,采用直接解剖法检测异尖线虫,对检出线虫进行分离鉴别.共采集海鱼样品60份12种303
采用日本血吸虫单条毛蚴感染单个阴性钉螺的方法,培育获得可释放单一性别尾蚴的阳性钉螺.收集每只阳性钉螺释放的单一性别尾蚴,用序列特异扩增区域PCR(SCAR-PCR)鉴定尾蚴性别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7年12月,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