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胶东用不上好水的话,南水北调第一期工程的作用就没有了
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不断推进,淮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势必将再度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焦点,因为分三期实施的东线工程,最终不仅要过黄河,之前之后还要穿越水污染现状相当严重的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抽引的长江水最终能否安然无恙地抵达目的地,不由不令人担忧。
至2007年底,旨在解决山东缺水问题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届时淮河流域的“江苏—山东输水干线规划区”的水质,能否从现在的V类左右提升至Ⅲ类左右,对于关注的各方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悬念”。
主持编制《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规划》的专家夏青和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副局长程绪水分别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的专访,给出了近乎相同的结论。他们认为江苏省骆马湖以北山东省境内的南四湖、东平湖区域的水污染治理一直比较落后,这一区域的水污染若治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水质安全,如何规避这一区域的水质风险,成为了相关各方共同关注的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为什么山东会令你们如此担心?
夏青:南水北调东线从江苏一进入山东,大部分都在淮河流域的山东片,治理淮河污染山东落后得最多的就是南四湖、东平湖区域,这个区域是淮河流域在山东省最主要的部分,淮河治污“十五”计划完不成,直接会影响到南水北调东线的水质安全,现在这个区域的水质大概是V类左右,有时下去点儿,有时上去点儿,水质一直就没有什么改善,“十五”计划跟“九五”计划惟一的不同就是扩大到南水北调区域,把这一部分的水质抬高了,要求升到Ⅲ类左右。现在“十五”计划在这个控制单元中没有实现规划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压给山东的任务就更重了,马上要做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控制单元的治污规划,可是这个规划做起来并不那么乐观。
《瞭望东方周刊》:天津对东线的水是不是不太放心?山东面临的治污压力大到什么程度?
夏青:现在河北、天津根本不要东线的水。现在东线一期的规划是从东平湖调水到胶东,主要保证胶东用水,什么时候过黄河,要等到这边的水确实没问题了,河北、天津才会要。南水北调东线2007年都要通水了,这对山东南四湖区域是很大的压力,因为这个水是将来要喝的水,涉及胶东人民的饮水安全,胶东是很富的地区,所以南四湖这边治好了,将来胶东是可以给这边补偿的。
《瞭望东方周刊》:南水北调东线输水线路的建设是以清污分流形成清水廊道为目标的,可是这一输水线路所必经的南四湖、东平湖区域恰恰因地势原因不能形成清水廊道,当初你们的治污规划已经考虑到了这一区域的治污难度,所以设计这一区域治污的规划投资高达86.9亿元,假如投入这么多钱还治不好的话,会有什么替代方案出现吗?
夏青:实际上现在感觉非常迫切的是,如果花了80亿~90亿元来治污,还不能保证南四湖水干净的话,那么第一个起来的方案就是管道输水,也就是说随着治污越来越困难的话,这个方案的支持率就会上升。但是山东是坚决反对这个方案的,因为如果上了管道的话,它的湖泊河流就不能借南水北调的水来改善水生态了,不利于它的生态保护和生态用水,所以这种情况下山东是坚决反对的,山东现在已经没有后退之地了,那么就必须要治好污。第一,它不治的话,就可能有替代方案出来,治不好的话,替代方案出来对山东整体是不利的。第二,胶东用水就是山东本省用水,如果胶东用不上好水的话,南水北调第一期工程的作用就没有了。所以山东现在是背水一战。
《瞭望东方周刊》:山东治污不仅是为了自身利益,也是为了国家利益吧?河北、天津今后如果不要东线的水将会对山东有什么影响?
夏青:南水北调不过黄河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北调,早晚是要过去的,为了国家利益实现南水北调,也为了山东本省的利益满足胶东用水,同时也为了山东自己的供水公司将来有更好的效益,这个前期投入这么大,山东自己用水量其实很少,而整个工程的规模是按照北调的规模设的泵站,所以从各方面来讲,山东也一定要治污,在这点上它是没有退路的。现在江苏成立了供水公司,每调一吨水到山东,收山东5毛多钱,所以山东将来只有把污治好了,这个效益才能回本,往河北、天津送水,山东是能收到钱的。
《瞭望东方周刊》:东线治污规划的落实有什么困难吗?资金方面有问题吗?
夏青:资金不是问题,下一步真正困难的是操作能力,因为我们的治污规划是系统工程,关键是省一级这些单位能不能把系统工程做好。从治污工程的规模来衡量,我觉得落实治污规划各方面的统筹协调能力可能还不够,特别是环保部门缺乏工程设计,完成进入实质性阶段的项目工程设计能力差一些,需要各方面支持。这方面解决得好一些就能贷到款,因为我们环保部门没有工程设计院,所以我一直向各方面呼吁,我们的环境规划之所以落实不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环境工程设计院,因为前期工作做不到项目初步设计的阶段就拿不到钱。
《瞭望东方周刊》: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治污重点为什么会锁定南四湖?
夏青:南四湖的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对湖水水质构成威胁的因素主要有两点,第一个是点源污染治理之后即使回用也会有处理过的污水流到支流里,第二点是周围整个区域有38万亩农田,施用的化肥在汛期时会和雨水一起流入湖里,也就是说雨水和处理过的污水会通过不同渠道流入湖里。除了这两个风险,东线通水后南四湖水的流动方向要来回变,枯水期的时候,水是从南往北调,水泵一级一级往上抽,水是由低往高流,汛期的时候,水是从北往南泻,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增添了南四湖的水质风险。可以说南四湖是治污的难点也是治污的重点,南四湖治得越好,风险越低。
《瞭望东方周刊》:在规避南四湖水质风险方面现在有多大把握?
夏青:南四湖将来的水流速度大约是每秒5厘米,非常缓慢,一个污水团从南走到北得几十天,混合得会比较好,自净也比较充分。有位教授做了个计算,他说人湖的水污染物浓度是60毫克/升的话,那么出湖的水还可以达到19毫克/升。他这么说的话,南四湖就不用治了,这个计算过于乐观了。我认为人湖的水怎么也得30毫克/升,才能确保自净后湖里的水优于Ⅲ类。南四湖周围有42条河流,其中28条是主要河流,我们要求12条河流争取污染物零入湖,如果达不到的话,退一步讲我们希望所有的河流要达到30毫克/升的标准,这样的话就没有任何风险,而且还留有安全余地,如果有不超过三分之一的河流超过了这个标准,水质就没有安全系数了。现在方方面面没有人 说达不到。山东已经乐观到了这个地步,有10个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26个2006年6月之前完工,还有10个我们建议山东加快建设,这46个污水处理厂要全完成的话,形势就比较好。现在只是我们从南水北调专家委员会的角度提前要做一个风险评估,万一有些河流达不到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规划的标准,这个水质风险到底有多大,我们要做一次大规模的模拟计算。现在各方面都在努力做工作,争取把这个风险解决掉,真正说话是要在这个风险算出来之后,风险评估结果最迟今年5~6月份就能出来。
《瞭望东方周刊》: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的水质现状怎样?
程绪水:江苏段的水质应该没有问题,我记得2003年的时候,南四湖见底了,为了拯救南四湖的生态,我们从长江调水搞过一次生态应急补水,那就相当于一次南水北调的预演。我们当时派出了监测队伍,对调水期的水质做了跟踪监测。刚开始头一部分过来的水不太好,一天之后水质马上就好了,基本上能维持在Ⅲ类,一直到徐州调水的水质都非常好,但到了南四湖水质就比较差了。那时候污染源治理和一些工程措施都还没有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调过来的水一直到徐州水质基本上都能有保证,所以我感觉南水北调东线骆马湖以南现状调水没有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江苏为了达到南水北调东线水质要求下了很大工夫吧?
程绪水:其实江苏自己一直在搞江水北调,但是为了进一步达到南水北调东线水质要求,就要把过去进入大运河的污水全部截走导到新沂河人海。现在骆马湖以南几个大的城市污染源通过治理和截污导流工程,污水基本上进入不了输水主干渠了。江苏这边工程进展还是比较快的,淮安和宿迁的这些项目都在积极地进行当中,徐州可能会慢一点,但毕竟还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我觉得也还是比较乐观的。这样一来,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整个输水干线几乎就没有什么污染物进来了,到2007年,江苏供给山东的水应该没有问题。只要长江水源地的水保持得比较好,这个水调过去出江苏水质是绝对有保证的。
《瞭望东方周刊》:那么南四湖的水质问题怎样解决?
程绪水:现在南水北调东线的水质问题还是集中在山东南四湖这个区间。南四湖周围有几条支流的水质确实比较差,污染比较重,汛期可能好一点。非汛期几条支流的水质基本属于V类或者劣V类,现状水质是不太好,但是这几年水质有好转的趋势,虽然都是劣V类,浓度比以前有所下降,这点应该承认,说明这几年的治理还是有点成效。南四湖地势低,周边支流的水无处可导,必然要进到湖里。所以针对南四湖的治理要上一些治污措施,工业和生活的废污水治理之后要尽量回用,使处理后排放到河道里的这种中水尽量减少,也尽可能避免这种低浓度的污水进入湖里。当然还会有部分污水要下到湖里,所以要在湖区建一些生物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保证南水北调东线的水质。因为这里是要作为生活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必须要达到Ⅲ类。我感觉这些措施还是能解决问题的。
《瞭望东方周刊》:你觉得山东在治污方面能做到位吗?
程绪水:我是这样想的,南水北调调水的成本还是挺高的,一吨水要花4~5毛钱。山东付出这么大代价从江苏那边调水过来,最后这个水山东自己要用,还要往胶东这边供水。完后就过黄河,给德州那边供水,花了这么大的代价调水,自己把调来的水污染掉,最后遭受损失的还是山东自己,所以山东绝对会下决心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如果一期的水质确实比较好,我觉得山东在治污方面肯定会从根本上转变态度。
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不断推进,淮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势必将再度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焦点,因为分三期实施的东线工程,最终不仅要过黄河,之前之后还要穿越水污染现状相当严重的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抽引的长江水最终能否安然无恙地抵达目的地,不由不令人担忧。
至2007年底,旨在解决山东缺水问题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届时淮河流域的“江苏—山东输水干线规划区”的水质,能否从现在的V类左右提升至Ⅲ类左右,对于关注的各方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悬念”。
主持编制《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规划》的专家夏青和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副局长程绪水分别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的专访,给出了近乎相同的结论。他们认为江苏省骆马湖以北山东省境内的南四湖、东平湖区域的水污染治理一直比较落后,这一区域的水污染若治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水质安全,如何规避这一区域的水质风险,成为了相关各方共同关注的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为什么山东会令你们如此担心?
夏青:南水北调东线从江苏一进入山东,大部分都在淮河流域的山东片,治理淮河污染山东落后得最多的就是南四湖、东平湖区域,这个区域是淮河流域在山东省最主要的部分,淮河治污“十五”计划完不成,直接会影响到南水北调东线的水质安全,现在这个区域的水质大概是V类左右,有时下去点儿,有时上去点儿,水质一直就没有什么改善,“十五”计划跟“九五”计划惟一的不同就是扩大到南水北调区域,把这一部分的水质抬高了,要求升到Ⅲ类左右。现在“十五”计划在这个控制单元中没有实现规划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压给山东的任务就更重了,马上要做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控制单元的治污规划,可是这个规划做起来并不那么乐观。
《瞭望东方周刊》:天津对东线的水是不是不太放心?山东面临的治污压力大到什么程度?
夏青:现在河北、天津根本不要东线的水。现在东线一期的规划是从东平湖调水到胶东,主要保证胶东用水,什么时候过黄河,要等到这边的水确实没问题了,河北、天津才会要。南水北调东线2007年都要通水了,这对山东南四湖区域是很大的压力,因为这个水是将来要喝的水,涉及胶东人民的饮水安全,胶东是很富的地区,所以南四湖这边治好了,将来胶东是可以给这边补偿的。
《瞭望东方周刊》:南水北调东线输水线路的建设是以清污分流形成清水廊道为目标的,可是这一输水线路所必经的南四湖、东平湖区域恰恰因地势原因不能形成清水廊道,当初你们的治污规划已经考虑到了这一区域的治污难度,所以设计这一区域治污的规划投资高达86.9亿元,假如投入这么多钱还治不好的话,会有什么替代方案出现吗?
夏青:实际上现在感觉非常迫切的是,如果花了80亿~90亿元来治污,还不能保证南四湖水干净的话,那么第一个起来的方案就是管道输水,也就是说随着治污越来越困难的话,这个方案的支持率就会上升。但是山东是坚决反对这个方案的,因为如果上了管道的话,它的湖泊河流就不能借南水北调的水来改善水生态了,不利于它的生态保护和生态用水,所以这种情况下山东是坚决反对的,山东现在已经没有后退之地了,那么就必须要治好污。第一,它不治的话,就可能有替代方案出来,治不好的话,替代方案出来对山东整体是不利的。第二,胶东用水就是山东本省用水,如果胶东用不上好水的话,南水北调第一期工程的作用就没有了。所以山东现在是背水一战。
《瞭望东方周刊》:山东治污不仅是为了自身利益,也是为了国家利益吧?河北、天津今后如果不要东线的水将会对山东有什么影响?
夏青:南水北调不过黄河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北调,早晚是要过去的,为了国家利益实现南水北调,也为了山东本省的利益满足胶东用水,同时也为了山东自己的供水公司将来有更好的效益,这个前期投入这么大,山东自己用水量其实很少,而整个工程的规模是按照北调的规模设的泵站,所以从各方面来讲,山东也一定要治污,在这点上它是没有退路的。现在江苏成立了供水公司,每调一吨水到山东,收山东5毛多钱,所以山东将来只有把污治好了,这个效益才能回本,往河北、天津送水,山东是能收到钱的。
《瞭望东方周刊》:东线治污规划的落实有什么困难吗?资金方面有问题吗?
夏青:资金不是问题,下一步真正困难的是操作能力,因为我们的治污规划是系统工程,关键是省一级这些单位能不能把系统工程做好。从治污工程的规模来衡量,我觉得落实治污规划各方面的统筹协调能力可能还不够,特别是环保部门缺乏工程设计,完成进入实质性阶段的项目工程设计能力差一些,需要各方面支持。这方面解决得好一些就能贷到款,因为我们环保部门没有工程设计院,所以我一直向各方面呼吁,我们的环境规划之所以落实不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环境工程设计院,因为前期工作做不到项目初步设计的阶段就拿不到钱。
《瞭望东方周刊》: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治污重点为什么会锁定南四湖?
夏青:南四湖的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对湖水水质构成威胁的因素主要有两点,第一个是点源污染治理之后即使回用也会有处理过的污水流到支流里,第二点是周围整个区域有38万亩农田,施用的化肥在汛期时会和雨水一起流入湖里,也就是说雨水和处理过的污水会通过不同渠道流入湖里。除了这两个风险,东线通水后南四湖水的流动方向要来回变,枯水期的时候,水是从南往北调,水泵一级一级往上抽,水是由低往高流,汛期的时候,水是从北往南泻,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增添了南四湖的水质风险。可以说南四湖是治污的难点也是治污的重点,南四湖治得越好,风险越低。
《瞭望东方周刊》:在规避南四湖水质风险方面现在有多大把握?
夏青:南四湖将来的水流速度大约是每秒5厘米,非常缓慢,一个污水团从南走到北得几十天,混合得会比较好,自净也比较充分。有位教授做了个计算,他说人湖的水污染物浓度是60毫克/升的话,那么出湖的水还可以达到19毫克/升。他这么说的话,南四湖就不用治了,这个计算过于乐观了。我认为人湖的水怎么也得30毫克/升,才能确保自净后湖里的水优于Ⅲ类。南四湖周围有42条河流,其中28条是主要河流,我们要求12条河流争取污染物零入湖,如果达不到的话,退一步讲我们希望所有的河流要达到30毫克/升的标准,这样的话就没有任何风险,而且还留有安全余地,如果有不超过三分之一的河流超过了这个标准,水质就没有安全系数了。现在方方面面没有人 说达不到。山东已经乐观到了这个地步,有10个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26个2006年6月之前完工,还有10个我们建议山东加快建设,这46个污水处理厂要全完成的话,形势就比较好。现在只是我们从南水北调专家委员会的角度提前要做一个风险评估,万一有些河流达不到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规划的标准,这个水质风险到底有多大,我们要做一次大规模的模拟计算。现在各方面都在努力做工作,争取把这个风险解决掉,真正说话是要在这个风险算出来之后,风险评估结果最迟今年5~6月份就能出来。
《瞭望东方周刊》: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的水质现状怎样?
程绪水:江苏段的水质应该没有问题,我记得2003年的时候,南四湖见底了,为了拯救南四湖的生态,我们从长江调水搞过一次生态应急补水,那就相当于一次南水北调的预演。我们当时派出了监测队伍,对调水期的水质做了跟踪监测。刚开始头一部分过来的水不太好,一天之后水质马上就好了,基本上能维持在Ⅲ类,一直到徐州调水的水质都非常好,但到了南四湖水质就比较差了。那时候污染源治理和一些工程措施都还没有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调过来的水一直到徐州水质基本上都能有保证,所以我感觉南水北调东线骆马湖以南现状调水没有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江苏为了达到南水北调东线水质要求下了很大工夫吧?
程绪水:其实江苏自己一直在搞江水北调,但是为了进一步达到南水北调东线水质要求,就要把过去进入大运河的污水全部截走导到新沂河人海。现在骆马湖以南几个大的城市污染源通过治理和截污导流工程,污水基本上进入不了输水主干渠了。江苏这边工程进展还是比较快的,淮安和宿迁的这些项目都在积极地进行当中,徐州可能会慢一点,但毕竟还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我觉得也还是比较乐观的。这样一来,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整个输水干线几乎就没有什么污染物进来了,到2007年,江苏供给山东的水应该没有问题。只要长江水源地的水保持得比较好,这个水调过去出江苏水质是绝对有保证的。
《瞭望东方周刊》:那么南四湖的水质问题怎样解决?
程绪水:现在南水北调东线的水质问题还是集中在山东南四湖这个区间。南四湖周围有几条支流的水质确实比较差,污染比较重,汛期可能好一点。非汛期几条支流的水质基本属于V类或者劣V类,现状水质是不太好,但是这几年水质有好转的趋势,虽然都是劣V类,浓度比以前有所下降,这点应该承认,说明这几年的治理还是有点成效。南四湖地势低,周边支流的水无处可导,必然要进到湖里。所以针对南四湖的治理要上一些治污措施,工业和生活的废污水治理之后要尽量回用,使处理后排放到河道里的这种中水尽量减少,也尽可能避免这种低浓度的污水进入湖里。当然还会有部分污水要下到湖里,所以要在湖区建一些生物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保证南水北调东线的水质。因为这里是要作为生活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必须要达到Ⅲ类。我感觉这些措施还是能解决问题的。
《瞭望东方周刊》:你觉得山东在治污方面能做到位吗?
程绪水:我是这样想的,南水北调调水的成本还是挺高的,一吨水要花4~5毛钱。山东付出这么大代价从江苏那边调水过来,最后这个水山东自己要用,还要往胶东这边供水。完后就过黄河,给德州那边供水,花了这么大的代价调水,自己把调来的水污染掉,最后遭受损失的还是山东自己,所以山东绝对会下决心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如果一期的水质确实比较好,我觉得山东在治污方面肯定会从根本上转变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