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里开花墙外香

来源 :档案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cxp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大致是说:在中国如果一个人取得了成功,那么在他所生活的圈子里他感觉不到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妒嫉和猜疑,因为圈子里的人对他非常了解,包括他的缺点,一旦他获得了成功或者奖励,在别人心中他的缺点就会被放大;相反,在圈子外面他会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掌声。而在国外,一个成功人士无论到哪儿都会得到成功者应有的尊重和赞誉。
  不知道“红眼病”是不是中国人的“专利”,或者这种病一到中国就会恶化。今年春晚火了一个小沈阳,就有人把人家的祖宗八代都挖出来了;火了一个刘谦,就有人鸡蛋里面挑骨头,非要拆穿人家的“西洋镜”,结果又是揭发“拖”,又是找穿帮镜头,绞尽脑汁、不知道死了多少脑细胞“想出”来的若干破解法一概被人家否决。不靠谱,就是不靠谱,别看有些人干正事没什么本事,干这种事,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墙里开花墙外香”,不知道这种自然现象为何一到中国就成了特殊的社会现象。
  发了这么多牢骚,突然发现在我们档案界也存在这种现象。就拿档案开放工作来说,一批历史档案被解密、开放,最高兴的可能要数那些历史学者了。研究有了新史料,历史学者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档案工作做得好不好,到头来还得人民大众说了算。首先,你的花要“飘香”,这是必要条件;其次,“花香”要飘到墙外面,这是充分条件;最后,“花香”要得大众闻到,还得闻着香,这才是充要条件。得不到大众的认可,档案人就算说破天那也是白搭。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评判者。作为人民群众之一部分的档案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播种、浇水,也有能力、有信心培育种子开花,并发出诱人的清香。金子无论到哪儿都会发光,花香无论飘多远,都会有人闻到。
  (摘自《档案界》网站)
其他文献
医德档案是人们在医院就医期间形成的医德考评档案,是日常医疗过程中医德医风的真实、动态、全面、确切的反映。  对于管理而言,把握好医德档案迈向科学发展道路的主要因素有:定位、资源、服务。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医德档案管理制度的定位,二是医德档案管理制度的定位是否准确。若定位于一个内容单一、重复、不具有个性化记录和记载的内容制度,是毫无意义的,资源包括医德档案资源的广度、精度和组织方式;服务涉及医
偶然中,进了这个专业。那天打电话查询的时候,听到我被录取在档案专业,一下子有种迷茫的感觉。后来一个个去通知老师、同学,他们一个个问我,这个专业干什么的。再次迷茫。说真的。对这个专业没有什么很清晰的概念。  毕竟不是我想进的专业,而且感觉跟我将来想从事的工作好像也没多大的关系。我对档案专业的了解真是少之又少,我所了解的档案也就是我们的个人档案而已。高三填了很多表格。最后装入了一个袋子,封住。盖了图
《档案管理》2006年第六期刊载了王莲同志的《新密市档案编研工作的反思》一文.是一篇结合工作实际解决问题的好文章。王莲同志根据新密市档案编研工作现状进行的深刻反思.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