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定在以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为主,而对于口语表达能力不够重视。但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熟练地使用一门语言,所以加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用地道英语进行交际是尤为重要的。现代社会繁荣发展,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己无法适应培养高素质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因此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对改进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看法。
一、高职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一)语言基础知识薄弱
语言基础知识指英语词汇、语法的掌握情况。高职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其中“三校生”(来自职高、技校、中专的学生)更加突出。不少学生入学时,还远没达到高职高专高校英语能力考试B级入学词汇2000个的基本要求。英语词汇量过少、语法知识欠缺己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曾问及学生这样的问题:Countrylife or city life,which do you prefer?Why?大多数同学的回答仅仅是“I like country life.”和“I like citylife.”,对于原因的表述就无法再继续展开。他们想说,但却找不到可用之词。另一方面学生语法知识薄弱,如对英语中人称和数的变化不敏感,甚至在表达中,对同一个人的描述会出现“he”、“she”、“him”、“they”等错误……
(二)口语技能技巧不足
所谓口语技能技巧,主要指在日常口语表达中,能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单词描述和替换新单词新语意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词汇量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单词和语句转换能力,也可以用有限的词汇尽可能的表达出想要传递的语言信息。例如,教学过程中,有情景需要表达“我不同意你的观点”(I am not agree with you.)这句话时,学生苦于对“同意”和“观点”两个单词的表达不熟悉,无法正常传递语意。其实,该句要求表达的是不赞成或反对的意思,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考虑用“我不这么认为”(I do not think so.)、“這不太对”(It i s not right.)、甚至“不”(N0.)等简单的句式来替换。但在缺乏训练的情况下,学生的口语思维往往只停留在一对一的直译阶段,一旦出现单词不熟悉不了解,整个意群的表达都无法正常进行。
(三)教学大纲缺乏对口语的要求和标准
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对口语表达能力重视不够。至今,仍没有由国家组织的专门针对高职学生口语水平的专项测试,所以口语教学缺乏指导性,综合英语教学始终未能跳出应付书面考试的层面。
在笔者进行的口语能力调查中,本校学生对英语科学习的定位多指向阅读和写作。他们大部分以通过各种英语类书面考试为目标,为进入市场竞争做好准备。应该说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从学习者个体长远发展来看,却是有相当的局限性。
二、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可采取的具体方法
除了学生自身英语基础薄弱外,他们对外语学习的不自信、焦虑心理和缺乏良好口语习惯都是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学生在课堂上面对老师和同学感到紧张和焦虑、害怕在口语表达的时候出错会丢面子,是阻碍学习者参与课堂活动的主要因素。另外,长期以来,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遵循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课后做书面练习,而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使用这种学习方式,因为他们认为英语就是“老师讲/学生记;背单词/练语法”。因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课前5分钟口语训练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充分利用课堂前5分钟,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要求值日生就当天的天气、新闻及活动计划等作一个简单的英语汇报,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有关英语中表达习惯的知识。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听说训练,既能给全体学生一个固定时间练习口语,又能让他们了解一些使用英语的国家的风俗习惯。
(二)口语训练全面铺开,鼓励学生阶梯式的开口说话
口语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专门的口语课,而应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过程。教师应在课堂上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并向学生强调口语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英语学习从单纯背诵转向全面应用。笔者尝试在精读课的教学中,穿插口语教学,采用“由单词到语句,由语句到篇章”的“金字塔式”训练法和“发散式”口语训练法,让学生从单词开始表达,暂时忽略语法错误,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对口语表达树立兴趣和信心。具体训练模式如下:
1、“金字塔式”口语训练法
金字塔式训练方法,较适合训练动词,是以一个单词为中心,要求学生围绕这一单词从简单到复杂造句。例如:
suggest
suggest you
I suggest you
I suggest you to get up early
I suggest you not to sleep lately
教师给出常用单词“suggest”,引导学生造句。当出现“Isuggest you.”时,教师提示短语“suggest sb.to do sth.”,引导学生使用该句型继续增加句子内容。其后,教师继续提示短语“suggest sb.not to d0 sth.”,并要求新句子必须与前一个句子关联,以避免学生不加思考的模仿。
2、“发散式”口语训练法
发散式口语训练方法,较适合训练名词,是以一个单词为圆心,围绕该词所包含的子词由简单到复杂进行造句。例如:教师给出单词“fruit”,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查找下一级别单词,其后给出范例句式“sth.is a kind of fruit.”让学生扩展句子。图示为一个层级的扩展,实际应用过程中,此种方法可以与金字塔式口语训练方法结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划分层次,从词到短语,从短语到句子,从句子到篇章。
这样训练时,时间可能多一点,但抓住了重点。操练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和鼓励他们正确而迅速地说出新的语言,排除语言障碍,使学生增强信心,人人都能开口说。
三、结束语
口头语言信息在跨国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更多的关注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口语课教学有它的特殊性和艰巨性,但是只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善用教学策略,学生口语能力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一、高职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一)语言基础知识薄弱
语言基础知识指英语词汇、语法的掌握情况。高职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其中“三校生”(来自职高、技校、中专的学生)更加突出。不少学生入学时,还远没达到高职高专高校英语能力考试B级入学词汇2000个的基本要求。英语词汇量过少、语法知识欠缺己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曾问及学生这样的问题:Countrylife or city life,which do you prefer?Why?大多数同学的回答仅仅是“I like country life.”和“I like citylife.”,对于原因的表述就无法再继续展开。他们想说,但却找不到可用之词。另一方面学生语法知识薄弱,如对英语中人称和数的变化不敏感,甚至在表达中,对同一个人的描述会出现“he”、“she”、“him”、“they”等错误……
(二)口语技能技巧不足
所谓口语技能技巧,主要指在日常口语表达中,能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单词描述和替换新单词新语意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词汇量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单词和语句转换能力,也可以用有限的词汇尽可能的表达出想要传递的语言信息。例如,教学过程中,有情景需要表达“我不同意你的观点”(I am not agree with you.)这句话时,学生苦于对“同意”和“观点”两个单词的表达不熟悉,无法正常传递语意。其实,该句要求表达的是不赞成或反对的意思,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考虑用“我不这么认为”(I do not think so.)、“這不太对”(It i s not right.)、甚至“不”(N0.)等简单的句式来替换。但在缺乏训练的情况下,学生的口语思维往往只停留在一对一的直译阶段,一旦出现单词不熟悉不了解,整个意群的表达都无法正常进行。
(三)教学大纲缺乏对口语的要求和标准
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对口语表达能力重视不够。至今,仍没有由国家组织的专门针对高职学生口语水平的专项测试,所以口语教学缺乏指导性,综合英语教学始终未能跳出应付书面考试的层面。
在笔者进行的口语能力调查中,本校学生对英语科学习的定位多指向阅读和写作。他们大部分以通过各种英语类书面考试为目标,为进入市场竞争做好准备。应该说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从学习者个体长远发展来看,却是有相当的局限性。
二、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可采取的具体方法
除了学生自身英语基础薄弱外,他们对外语学习的不自信、焦虑心理和缺乏良好口语习惯都是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学生在课堂上面对老师和同学感到紧张和焦虑、害怕在口语表达的时候出错会丢面子,是阻碍学习者参与课堂活动的主要因素。另外,长期以来,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遵循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课后做书面练习,而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使用这种学习方式,因为他们认为英语就是“老师讲/学生记;背单词/练语法”。因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课前5分钟口语训练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充分利用课堂前5分钟,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要求值日生就当天的天气、新闻及活动计划等作一个简单的英语汇报,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有关英语中表达习惯的知识。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听说训练,既能给全体学生一个固定时间练习口语,又能让他们了解一些使用英语的国家的风俗习惯。
(二)口语训练全面铺开,鼓励学生阶梯式的开口说话
口语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专门的口语课,而应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过程。教师应在课堂上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并向学生强调口语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英语学习从单纯背诵转向全面应用。笔者尝试在精读课的教学中,穿插口语教学,采用“由单词到语句,由语句到篇章”的“金字塔式”训练法和“发散式”口语训练法,让学生从单词开始表达,暂时忽略语法错误,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对口语表达树立兴趣和信心。具体训练模式如下:
1、“金字塔式”口语训练法
金字塔式训练方法,较适合训练动词,是以一个单词为中心,要求学生围绕这一单词从简单到复杂造句。例如:
suggest
suggest you
I suggest you
I suggest you to get up early
I suggest you not to sleep lately
教师给出常用单词“suggest”,引导学生造句。当出现“Isuggest you.”时,教师提示短语“suggest sb.to do sth.”,引导学生使用该句型继续增加句子内容。其后,教师继续提示短语“suggest sb.not to d0 sth.”,并要求新句子必须与前一个句子关联,以避免学生不加思考的模仿。
2、“发散式”口语训练法
发散式口语训练方法,较适合训练名词,是以一个单词为圆心,围绕该词所包含的子词由简单到复杂进行造句。例如:教师给出单词“fruit”,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查找下一级别单词,其后给出范例句式“sth.is a kind of fruit.”让学生扩展句子。图示为一个层级的扩展,实际应用过程中,此种方法可以与金字塔式口语训练方法结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划分层次,从词到短语,从短语到句子,从句子到篇章。
这样训练时,时间可能多一点,但抓住了重点。操练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和鼓励他们正确而迅速地说出新的语言,排除语言障碍,使学生增强信心,人人都能开口说。
三、结束语
口头语言信息在跨国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更多的关注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口语课教学有它的特殊性和艰巨性,但是只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善用教学策略,学生口语能力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