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体验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sb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是净化人类心灵最质朴的表达方式,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获得内心的愉悦和大脑的放松。人类情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滋养和抚慰,因为优美的音乐不仅可以驱散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同时还能够使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心态。高中是学生课业学习负担最繁重的阶段,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渗透音乐的情感体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体悟音乐中包含的安定与平和。通过音乐的赏析释放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情感体验;音乐教育;学习兴趣
  
  一、 引言
  为此,教师指导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和赏析相应的音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赏析水平。在高中这一学生人生中的关键性阶段,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倾听音乐的方式指导学生放松自己,这样的放松活动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心态。教师实施高中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指导学生学习了解相应的音乐知识,最重要的是使得学生具备音乐有实际的鉴别与欣赏水平。学生在欣赏优美音乐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自己的情感从紧张变得松弛,得到内心的放松,从而身心得以舒缓,具备更高的兴致和激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二、 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的方式
  (一) 不同音乐的体验形式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相应的音乐课程,可以在课上为学生展示的形式内容多样的音乐。因为音乐本身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在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中,其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情感也不尽相同。在高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倾听不同内涵的音乐,会深入影响学生,使之产生各种与之对应的情感变化。活泼愉悦的乐曲可以使学生心情舒缓放松,学生赏析此类型音乐的过程中,得以快速解压和释放自己,尽快融入相应的音乐气氛中来,获得极佳的音乐赏析体验。教师以此种音乐教学,帮助学生放下学习的紧张心理负担,通过明快的音乐改善学生的赏析心态,使得学生在音乐里获得快乐的心情。同时,教师为学生播放平静的音乐,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舒缓轻松的心情,使得学生紧张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心态不会过于压抑。由此可见,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态选择不同的音乐进行体验教学,利用音乐内含的情感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恢复状态。
  (二) 多样化音乐教学方法
  高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相应的音乐知识时,需要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偏好,以学生的情感喜好为依托,尽可能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赏析水平。为此,教师需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对应的音乐内容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指导学生倾听钢琴、小提琴、小号等众多版本的《野蜂飞舞》,使得学生能够尽可能欣赏多样化的音乐表现形式,从而更了解不同乐器的属性和实际的演奏风格。与此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致不足时,可以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相应的气氛活跃教学。通过为学生播放我国民族音乐名曲《金蛇狂舞》,指导学生更好地赏析音乐的同时,能够辨别乐曲中出现的乐器和演奏风格,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金蛇狂舞》的乐曲风格明快喜庆,能够极大程度提振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对于改善学生的情感体验大有裨益。
  (三) 影响学生的审美心理
  从当前学生的音乐学习喜好来看,尽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已经相对成熟,对于相应情感的理解也逐渐趋于丰富,但是依旧需要面对众多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为此,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引导,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设置不同的音乐倾听方案。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不同的音乐内容,意在培养学生不同的赏析技巧,使得学生能够对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获得更多的实际体验。为此,教师指导学生赏析关于莫扎特的《春季交响曲》以及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以此充分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音乐审美获得了有效的提升,能够充分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到音乐的赏析中来,从而获得极佳的音乐学习状态,真正提升了学生的音乐赏析水平。
  三、 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的作用
  (一)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師在高中的音乐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音乐教育强大的导向性作用。特别是音乐对于学生审美意趣的提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关键性作用。开展音乐教学的目的在于改善学生对于音乐美的赏析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更全面化发展水平。故而,教师指导学生的音乐教育,需要重点提升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使得学生能够达到教师预期的音乐审美目标。教师想要切实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水平,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音乐赏析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加强学生全面素质要求的需要,更是一种价值趋向的引导。
  对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音乐赏析。人们对于音乐的理解起源于上古时代,对于美好音乐的感悟都是使人内心得到共鸣的,不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都是人们有目共睹的。故而,教师在指导高中学生学习音乐赏析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美好的音乐赏析体验,学生对美好音乐的感受将会转化为实际的情感释放,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趣。在教师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的音乐情感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音韵之美,从而对音乐情感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通过学生理解相应音乐中内含的美感,以此有效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实际理解力,以及学生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教师的审美指导,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自己对艺术和音乐的鉴赏水平。
  (二) 增加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高中音乐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提升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理解,进而帮助学生培养相应的学习兴趣。在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音乐赏析和展示,从而提有效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分析学生的学偏好时,应当充分集合学生当前的音乐欣赏潮流,为学生从多个角度展开兴趣培养。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指导学生倾听关于“高山流水”的曲目,同时配合经典优美的水墨画面,“高山流水遇知音”这样的千古绝唱作為背景知识,使得学生对于音乐展现出的高山流水场景理解更加深入。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欣赏加勒比海盗的主题曲,为学生播放相应的曲目,配合学生喜欢的电影桥段,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赏析兴趣。经过学生对乐曲的分析和思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水平。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有着显著的效果。
  (三)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其具备基于音乐感悟而获得内心平复的力量。这也即是教师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关键所在,旨在引导学生欣赏相应的美妙音乐,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以及相应的鉴赏能力。因为学生在高中阶段,极有可能会因为课业压力而造成心态失衡,为此需要音乐教师能够采用行之有效的音乐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
  特别是当学生处在内心失望的时候,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聆听相对激昂的曲子,进而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当学生身心疲乏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聆听相对舒缓悠扬的曲子,如《琵琶语》以及《渔舟唱晚》等曲目,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此外,教师指导学生聆听相应的曲目,能够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良好,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身体恢复理解更有益处。
  (四) 加强师生之间的音乐沟通
  情感的体验主要是一种认知与同化的体验。在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学生与学生加强交流,能够使学习氛围更融洽。通过音乐作为媒介,教师和学生能够对彼此喜欢的音乐类型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师生的关系会更加融洽,同时也更利于教师的音乐情感体验教学。
  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和学习音乐,学生在体验时能够更好地接受来自教师对音乐的传授,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同时感受音乐的魅力。在体验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以及学业上的压力告知老师,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困扰。音乐教学的情感体验不仅仅能够使教师与学生感受到欢乐,消除紧张和疲劳,还能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更好的交流。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需要重视音乐本身对于学生的正向作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相应审美体验的培养,以及学生对于自身音乐抚慰心理能力的提升。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获得极佳的音乐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王颖.音乐教育中加强情感体验的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7(30).
  [2]童江梅.论音乐教育中的情感体验[J].中国成人教育,2007(6).
  [3]徐丽红.音乐教育情感体验引导方法刍议[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作者简介:
  何杰,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提高物理演示实验的效果必须让演示实验更加清晰,更加直观;在课堂演示实验中融入师生互动的形式,教会学生如何观察课堂演示实验.围绕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视性效果进行有效的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使得一些信息化工具逐渐出现在课堂教学当中,并作为一种有效教学技术手段被教师所广泛应用,而对于信息化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效调动学生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体系的实行,对物理教学有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为了紧跟新的教育模式,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应采用分层教学的教育模式。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育的教学理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教学理念     一、 引言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因为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使大部分学校与老师只侧重于教材知识,填鸭式教学,为了升学率而教学。在这种教育
摘 要:初中物理学科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基于核心素养出发的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不仅符合教育部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目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活动过于死板,教师与学生都在机械地应对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本文主要就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期望可以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科学应用四个方面入手探索如何进一步强化学生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上进行示范和教导、课下进行美术作品的点评,多年来一贯的教育模式,成为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在传统美术教学中评价环节经常被忽略,一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