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居住区水景设计与营造探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o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现代居住区水景设计的美学情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从水的特征入手分析水景设计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和美好体验,倡导景观设计师从遵从人亲水的天性这一心理需求出发,营造人们宜居、乐居的现代生活环境。
  关键词:居住区 水景设计 美学情感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居住区水景设计的意义
  水是生命的载体,也是人心灵的向往。它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而且有增加居住环境的湿度、减少浮尘、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一般来说,人们都愿意亲近水、接近水。水还能调节人的心理感受,如水的湿润冰凉感能改善人在干燥酷暑环境中的心理感受,水的开阔舒展感能改变人在封闭狭小空间中的封闭感等。城市居住小区处于炎热、干燥、嘈杂等不利环境条件中,更应注重利用水的心理调节作用改善环境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小区景观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亲水”的渴望日益加深。如今的住宅建设,己从早期的福利分房经历了住房改革发展到目前的商品住宅阶段,水体景观早己是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营造中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城市居住小区环境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正朝着园林化景观的方向发展,水景在此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成为某些居住环境景观的主题。设计优秀的水景能带来诸多的好处,但设计不合理的水景将会给居住小区带来严重的浪费。目前城市居住小区水景设计存在诸多问题,甚至存在着明显的误区。有的开发商片面追求商业广告效应,并没有从经济性可持续性的角度来开发水景,导致建成后的水景问题越来越多:水体变成一汪死水或着干涸的沟渠;水质混浊、蚊虫滋生;瀑布、喷泉变成摆设;有的设计师未充分考虑基地情况,水景设计和城市整体环境脱节,呈现孤立的形态。這些问题的出现与各职能部门缺乏协作沟通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在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未制定完善的规范法规;开发商急功近利,仅将水景作为提高房价、促进销售的手段;设计单位脱离基地实际情况、跟风严重;市场需求推波助澜等等阵。这给后期物业管理造成很大负担,给居民带来很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对居住小区水景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将将针对城市居住小区水景状况从设计层面予以探讨,以期营建适宜的水景,实现前期设计与后期运行的可持续发展。住区水景设计也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水景住宅也成为人们购房的首选。《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更是为生态住宅提出了评估内容、评估体系及评估标准,并将小区水环境规划定为五个评估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说。水体作为一个造景要素,不仅具有生态价值,可以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还可以美化环境、点缀景物,增强居住舒适感,水的力量、形态、声音、情感蕴含着无穷的诗情画意,丰富了空间环境,给人美的享受和无限的联想。
  
  二、现代居住区水景设计
  泰州碧桂园是泰州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的成功范例之一。该项目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4.74万平方米,地处生态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密集,风景秀丽,两条河流蜿蜒流经项目所在地,8公里水杉林清风习习,秋雪湖与花博园交相辉映,苑区内近20万方水景灵动,区内空气清新,含氧量高,原始环境条件得天独厚。设计理念:以“田园城市”为思路,营造数千亩的“凤凰城”,在这里,家就在风景里。设计秉持生态环保的规划理念,以亲近自然为主题,出则繁华,入则安隐,营造“伴水而居”的稀缺生态环湖式住宅,为居民创造一个水城水乡中的“大城生活”环境。
  1.合理水景面积的确定
  首先,根据当地年均降雨量、年均蒸发量、居住区各类雨水径流面积以及日均补换水高度,依据水景年补换水总量与降雨量(扣除水面蒸发量)相平衡的原则. 其次,依据居住区人口计算自来水用量、中水(洗浴等优质杂排水)产生量及可以用作补充水景的中水量(扣除回用冲厕及洗车、绿化、道路等用水),并由此算得利用中水可提供的水景面积。再次,雨水和中水所能提供的水景面积之和即为居住区生态水景的最大面积。设计中需考虑季节、气候的差异及不确定性,湖底的渗透及大暴雨蓄积的困难等因素予以折减。
  2.驳岸及湖底设计
  驳岸设计时,应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雕塑、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居住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水景水体周边应以生态岸坡为主(其方法有植被法、阶梯法、栅栏法、卷筒法、抛石法等),既有利于亲水及观赏以及水景周边雨水的渗滤净化,也有利于物质的生态交换。湖底及岸坡在水位以下部分可采用多孔状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其作用同生化基,并可提高水陆交接带的生态效应,有利于澄清和提高水质。
  湖底设计具体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尽量采用自然湖底,保持一定量的淤泥以保持其现有的土著微生物,减少对生态的影响,特别大面积的湖面;如自然湖面不能满足防水要求,可采用20~50cm的重粘土夯实(厚度及密实度根据防水要求确定)或铺膨润土复合防水毯,上铺30~50cm厚素土(最好是淤泥,可种水生植物),对生态系统几乎没有不良影响;对于小面积的规则式的水池则应做好防渗处理。
  可在主体水景向次级水景溢流处设置瀑布、跌水等景观,既丰富了水景形式,达到动静结合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水流的曝气充氧。此外,为保证水质,水景应建在能充分得到阳光照射的区域。规则式水景可以建在较阴凉的地方,以突出喷泉的效果;而日照不足5小时的地方对于自然式池塘就不太适宜了。
  3.水景观营造
  3.1水景主题特色水景观是利用水景观特有的形态、体量、效果,在场地环境中形成具有主题象征意义和地标作用的水景,而这类水景观通常以喷泉、瀑布等动态水景和大体量的静态水体形成,其表现形成突出地方文化性、民族风情、典型性和主题性,在设计上强调水景观形态的独特性,以提高居住区的文化内涵.
  3.2水景形式它包括人工建设的喷泉、叠水、水池、水渠、荷塘、溪流、瀑布、滩涂、植物绿化配景、动物养殖配景等,以及相关的取水、用水设施,如山石、舟船、廊桥、亭台、水车、水磨、水井等,这是居住区最常见和常用的水景方式。通过人为的方式将水引入,使之具有丰富环境生态作用,并产生不同视觉形态与人文意义的景观现象。
  3.3视觉效果水景设计应注意其观赏视点的设置和安排,处理好与建筑、植被、山石、路径、场所等空间关系,全面兼顾不同视角、方位的视觉轴线的景观效果,以及构图的平衡、匀称,空间层次的丰富与和谐等。同时,还应充分运用水中倒影的构景作用,以扩大景观空间和灵动之感,使景观空间因“水”而“活”。此外,还应避免水体的一览无遗,空旷单调,可利用人工半岛、人工小岛、水生植物以及小桥、廊桥等为隔断,来丰富水面的空间层次,增加景深,形成似透非透、半遮半掩的景观效果,并以此延伸人的视觉空间,产生以小见大的空间感受。
  3.4意象设计运用水的意象设计,引发人们对水的联想,产生精神意义上的水体设计,或者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手段,融水的形、色、声于一体以及水、电、气、光于一身,形成虚幻缥缈的独特的水景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更高层次的精神启迪和艺术享受。
  3.5水的情感:自古以来,描述水的美好意境的诗词数不胜数,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更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万丈豪情。水一旦与周围环境结合,就会表现出温柔灵动、幽远宁静、天真质朴、豁达开朗等意境。动态的水给人以空间变换之感。静态的水则暗藏着等待被唤醒的感情特征,一块小石子便可激起涟漪。
  4结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趋复杂,居住区水景中的那份天然恬静更能吸引人们去创造生活中的静谧时刻。然而,人工生态水景设计必须根据环境的场地条件、人文条件、民风习俗、经济能力、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使其具备多种效能与作用,切忌仅从某一方面思考水景营建,造成引水为患的不良结果。细致而全面的设计才是成功地营造居住区生态水景观的最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谢浩.居住区水体景观设计要点.住宅科技,2007(1).
  [2]张勇.浅析住宅水体景观设计.才智,2011(5).
  [3]杨豪中,王伟.居住区水景设计研究.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2).
其他文献
摘要:严密而有效的风险管理是房地产开发商最经济、最有效的处理各种意外损失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探讨应对房地产项目开发的风险管理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 风险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推行城市综合开发、房屋商品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土地有偿使用等制度为契机,我国房地产
摘要:园林建设是指为人类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和休息、游览场所而进行的绿化、景观建设和对风景资源的保护、利用。近年来,为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玉林市委、市政府加大园林建设的资金投入,建设玉林湿地公园、狮子山公园、龟山公园等三大公园,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环境质量,促进了周边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344公顷,绿地面积2036公顷,基本形成了线性景观网络化、局部景观个
摘要:水文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控制需要从水文基础设施工程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入手,通过对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准备和施工期间以及竣工验收期间的施工方案、过程以及技术等进行有效控制,达到控制水文基础设施施工质量控制的目的。重点研究水文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能够为水文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文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由于建筑节能涉及到加强建筑物本身的保温,隔热性能, 提高供热采暖, 制冷降温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运营管理等诸多方面;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满足对居住舒适性的需求, 又避免浪费资源。本文探讨了建筑节能现状及节能设计措施。  关键词:建筑节能现状节能设计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作为人类生
摘要:建筑节能是近年来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也是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生长点。本文分析了当前节能住宅和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住宅节能的基本要求及技术性措施,总结了住宅建筑节能发展趋势。  关键词:住宅设计节能措施问题措施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建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住宅建筑在城镇建设的各类建筑中占到50%
摘要: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裂缝的产生会让混凝土的结构组织遭到破坏,承压能力降低,使用功能更是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内部的钢筋还会遭到腐蚀,混凝土的碳化,整个材料的耐久性都会降低,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本文分析了桥梁混凝土裂缝的施工成因,探讨了裂缝的施工控制技术。  关键词:桥梁混凝土;裂缝;原因;施工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公路桥梁建
摘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管理控制,有助于提升工程质量,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既可以更好的实现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保障施工单位的利益,又可以很大程度的推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为实现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本文首先阐述了房建施工中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深入探讨了房建施工中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房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