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铁球:法国人的广场文化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h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浓浓的树历下,聚集了大约20多名投球手。其中的一位最年长者,已年逾古稀,而最小的一位,年方11岁。他们脱掉了夹克衫,清扫完砾石上的落叶。一种叫滚铁球运动的比赛,就要在他们中间开始了。
  第一名投手随意地用鞋子画了一个圆圈,所有投手都要站在这个圆圈里向外投球。参加比赛的所有人,他们的装备都是一样的,这位11岁的小男孩也不例外。一根小铁链在他用来投球的右手上晃动,而他的左手拿着一块用来擦去铁球上灰尘的旧抹布。这位小投手是3人组成的队伍中的多面手。此外还有掷球手,他的任务是抛出铁球,让它滚到尽量接近作为目标的小木球的地方。队中第三个人是打靶手,他的任务有些粗暴,他要在滚铁球比赛中,把对手停在好位置的球打到一边去。
  滚铁球这个名字有迷惑性,因为它只是多种滚铁球运动的统称。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式滚铁球。法式滚铁球法文名字的字面意思是“并拢的双腿”,因为投球前不用助跑,投手以立姿投球。参赛者必须把铁球扔出6米到lO米远。各种滚铁球比赛的目标,都是让铁球尽量接近“小猪”——这个小木球之所以得到这个绰号,是因为古罗马曾举行类似的比赛。只不过当时他们不是用小木球作目标,而是用一头小乳猪。
  目前,法式滚铁球有正式的国家级比赛和国际比赛。法国南部的体育学校,还开设这方面的课程。这个体育项目在法国主要是午休时和下班后的调剂活动。这时,人们不再谈论工作和家庭这些令人生厌的话题,而是专注于投球。一切生活琐事都在膝盖高的赛场栅栏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法式滚铁球也许恰恰因此成为老少皆宜的体育项目。在卢森堡,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参加这项运动,只有十几岁的青少年例外。但许多人最迟到20岁出头的时候,又重新回到了砾石场地上。与老手们同场竞技。
  尽管法式滚铁球是团体项目,但在关键时刻每个选手只能靠自己。因此比赛进程偶尔显得带有特立独行的意味。
  法国人喜欢讨论滚铁球比赛。而且滔滔不绝。他们把这当做一门艺术,一种态度,一种享受。他们为自己的体育项目感到自豪,因为它属于所有人。因此,在大街和广场上进行的法式滚铁球比赛,体现出法兰西之魂——张扬的个性,强烈的文化意识,还有那种团队的精神。
其他文献
有不少成语,它们的意义不在字面上而在字而背后,字面以外:还有的字面义与成语义相去甚远。这时,若望文生义,必将曲解其义,甚至闹出笑话。涉及这类成语,怎样自学自解呢?  一、巧解数字。一些成语中的数字,相对而出,构成各异,但都与事物数量的多与少、程序的繁与简、范围的广与狭有着密切的关系,觑准破解,能明其义。如:  二三两舍、说三道四——“三”与“两”、“三”与“四”,相邻的自然数两两相连,含有繁冗杂沓
学习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知识后,我们易得:三角形的任何一边大于其它两边的差,而小于其它两边的和,  这一结论,在解题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供同学们参考。    一、已知三条线段。判断三角形的构成问题    解答这种问题,我们只要考虑已知线段中较短的两条线段a、b的和,是否大于最长的线段c就可以,因为最长的线段c与较短的线段。或6的和一定大于b、a。  例1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
朱元璋出身低微,曾在皇觉寺当过和尚。后来起兵反元,到处招兵买马。并于行军途中,战争间隙,四处求才访贤。据说,军师刘伯温便是他出对“考”出来的一位功臣呢。  一次,朱元璋率兵包围重庆,驻扎在马驿馆。一日,他去街上转悠,见到一个卖蔬菜的,便和他闲聊起来。  这位农民看上去穿着简朴,却相貌清奇,谈吐不凡,英气逼人,引起朱元璋极大的兴趣。他心想,何不出联试试他的才学,于是,便以四川风景为内容,随口吟出上联
初中英语属于初中重要的学科,受新课标教学影响,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的标配,因此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建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应用“赏识教育”进行英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在叶片上叶绿体借光能使周围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有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等)并释放出氧气(图1)。研究表明: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有多种,如葡萄糖(单糖)、蔗糖(二糖)、由单糖聚合成的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由上述可推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是含有碳的。果真如此吗?做下面所述的实验,就可看到黑色的“炭”(碳元素的一种单质)而得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