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兼论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局限性

来源 :人口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析建国以后中国各级规模城市的增长状况和新设置城市的规模和数量,本文探讨了近50年来中国大城市在城市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以及在现阶段对大城市的发展进行控制给中国城市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中国“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现行城市发展方针既不符合大城市超前发展的世界城市化的普遍规律,也不适应中国的国情和80年代以后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未来中国的大城市需要而且必然会有较大的发展,对大城市的成长进行压制是不正确的,也是不能奏效的,只能进行合理的调控和指导。中国的城市化应当是兼顾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效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大城市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实现城市集体化内涵式发展的可持续的城市化,应当从追求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数量扩张转变为以增强城市功能、促进城市人口适度集中为重点。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对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的合理性、评判标准及其参照人口的选取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提出了性别比正常波动范围的估算方法,构造了度量人口的性别、年龄及其两者合理程度的指标,建立了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并将这些结果应用于对德国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历史演变过程的分析之中.分析表明:德国人口至今仍保留有受战争创伤的痕迹,男性人口短缺是战后德国在人口性别结构上所表现出的一个突出特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人口性别结构不断趋于改善.受战后婴儿热与60年代中期以来出生率的急剧下降的影响,德国人口年龄结构趋于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