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心目中的礼,一方面通向法,另一方面联系着乐。礼仪程式的训练,可以培养人们自觉的尊卑意识。以乐为代表的艺术教育,则能够借助感性的濡染,激发人们的爱亲精神。乐本就是礼制的一个侧面,是塑造符合礼制要求的社会成员的手段,所谓“制礼作乐”。因此,鼓吹性恶,试图以外在制度助成内在德性的荀子十分强调乐的地位,相反,坚信性善,希望从人固有的德性引申出理想的社会秩序的孟子,就对乐很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