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生的心理分析及管理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m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班级;择校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56〔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1(A)—0012—01
  
  择校生是城市里每个中小学都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产生原因,一是由于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不均衡,教学质量的差距而导致学生由薄弱校向名校、强校自愿流动。二是由于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跟不上教学要求、成绩下降或因行为失范与所在校的校园文化不和谐甚至发生冲突而被迫流动。三是由于父母工作调动、居家迁移、抚养人变更等原因而转学的自然流动。无论哪种情形,对择校生而言,都有一个换环境、换心境、重新开始自我定位的过程。
  由薄弱校向强校自愿流动的学生,对新学校充满希望,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心,他们对自身能严格要求,在学习、生活、纪律诸方面会表现得积极主动。尤其是担心自己学习跟不上同学,因而会十分勤奋刻苦。他们很在乎每一位任课老师的评价,在寻找自己位置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进行调适。他们对新学校的校园文化容易认同和适应,并逐步内化为个人的思想观念。在接纳新文化的同时,其内心也对新旧学校的各个层面进行对比,诸如学校的管理风格,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风气,同学间的人际氛围等。他们更乐于与其性格相似的同学交往,以获取信息、得到认同、寻求帮助、解除孤独等。
  被迫流动的择校生,是“低着头”走进新学校和班级的,但他们内心依然有着潜在的积极性。刚开始时,他们会默默观察。他们自知学习上无优势,因而会在活动中表现自我。他们如果有某方面的特长并有表现的机会时,就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文体特长。如果引导得法,他们会以特长展现为契机,自信自强,在学习和纪律等方面都会有进步。如果他们的特长被忽视或者活动过后得不到表扬、迁移,可能就会与班级主流文化疏离,给班级管理带来不便。由于学习成绩较差,班上的优秀生一般不愿与其交往,而其活跃的天性又与班上的同类学生一拍即合,他们会成为这一群体的“骨干和引领者”,如果放任自流,就可能对班风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其价值观会逐渐成为班级大多数成员的“共同观念”,冲击班级主流文化,干扰正常的集体活动,甚至影响全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他们对班级主流文化无法认同、难以内化,对不良风气十分“敏感”,容易认同、迎合,甚至推波助澜,最终导致人心涣散,一些组织散乱的班级大多是这样形成的。这也是许多班主任不愿在学期中间接纳择校生的主要原因。对这些学生的管理除了对其严格要求之外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多交流、勤引导,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准确定位,不骄不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消除其对班级的负面影响,促使其积极健康地成长,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学生。
  值得关注的是,在被迫流动的择校生中有一类学生是因人际交往困难而转学的,这部分学生由于个性和心理因素,往往比较自卑或心理封闭,他们不会或不愿主动与同学交往,因而在群体中容易被遗忘或者被孤立,所以更值得我们关注。如果择校后引导得当,他们就可以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荡涤心理上的阴霾,心情舒畅地学习和生活,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如果没有过渡好,他们反而会更加孤独,迷失自我,造成极大的慢性心理伤害,轻则再次流失,重则导致心理疾病。
  对于自然流动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为此,教师要在弄清择校生的择校原因、把握其心理状况的前提下,理解择校生的心理,给择校生更多关爱,精神上鼓励,生活上关心,学业上帮助,使他们尽快成为班级的一员。因而,还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在入学初期,教师要及时帮助择校生调整精神状态,使其对因环境改变而造成的心理不适有思想准备,并积极应对。使他们明确,来到新的班集体后,会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要正确对待他人的议论,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往、沟通,要把自己看成新集体中一员,尊重班级主流文化,自觉认同,积极融合,以达到内外和谐。
  定期与择校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学习方面的困难,积极帮助解决。同时帮助他们寻找优势,克服不足。使他们在不断克服自身缺点、发挥个人特长中逐步成长、成熟起来。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全班同学要一视同仁,对择校生不歧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引导他们与同学接触、沟通,从而增强了解。同时,对他们严格要求,使他们追求进步,遵守校纪、校规,尽快使其学习走上正轨,尽快融入到新集体中来。
其他文献
2001年~2002年,我院经阴道摘除子宫黏膜下肌瘤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数学;几何画板;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0(A)—0030—01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即要求我们把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
一、精心预设,促进生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教法的同时,还要加强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以及抽象性,因此, 在实际学习中,学生会觉得此门课程是比较枯燥与乏味的,极 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许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更是会 产生畏难心理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对于小学生识字、写字两方面,提出“认识”、“学会”两个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是
2001年6月至2002年12月,我院收治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现对其临床及肺功能特点分析如下.
一、教学内容变抽象为生动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把抽象的数学内容转变为生动的故事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
近期,我们采用计算机和人工文献检索系统收集了1998~2005年文献及本院报道的39例Brugada综合征(Brs)。检索资料包括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系列数据库、中国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检索关
〔关键词〕 以情激学;以情明理;   以情导行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6(B)—0046—01    情感,是人对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而初中生由于年龄小,偏爱形象思维,则乐于接受教师富于情感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利用积极的情感感化、熏陶学生
患儿男,4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黄豆大红色丘疹,家长误认为是蚊虫叮咬,用花露水、红花油外涂无效,皮损逐渐发展到面部和双手臂,面积逐渐扩大,周围开始出现小水疱,自觉疼痛及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