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振兴的深度融合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光农业作为一种结合农业与旅游业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单一产业模式,既创新了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休闲观光等不同功能的融合效益,又达到了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效益的目的,兼具多元综合性、高效生产性、休闲度假性等多种类业态特性,直接促进了第三产业在我国农村产业领域的迅速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观光农业景观的艺术化个性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在科学理念的引导下研究观光农业景观的艺术性发展路径,是保证现代观光农业景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环节。由王先杰编著、气象出版社出版的《观光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修订版)》一书,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特色下的观光农业的规划和设计提出了一系列相对应的方法和管理经验,借助多个详细实例进一步对现代产业发展形态下农业观光景观的艺术化设计与规划进行了深入探讨,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观光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修订版)》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对观光农业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详细概述,并对国内外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进一步指出了中国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第二章从观光农业园类型、规划设计的依据和原则、目标和内容、旅游资源开发等四个方面对观光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与案例进行了全面解读。第三章对观光农业园的规划理论与规划原则及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论述。第四章围绕观光农业园区的总体定位、功能区分、交通规划、结构规划、栽培规划、种植规划、设施规划及旅游规划等八个主题,对观光农业园的详细规划内容进行了全面介绍。第五章针对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从设计程序、方案制定及局部细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第六章对观光农业园的经营管理进行了全方位介绍。第七章以具体的案例解析为读者介绍了不同发展地区观光农业景观的具体设计路线。结合书中内容,设计观光农业景观的艺术化路径时应当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 遵循观光农业景观的艺术化设计需遵循的原则
   首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差异化设计,最大限度重塑地域文化特色。伴随着全球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生态产业不仅具有单一的生产功能,还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保障,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考察、观赏及特色农业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在“大农业”范畴下,如何使观光农业景观的设计在众多同质化的农业产业形态中脱颖而出,将观光农业园建成既有特色、又有经济效益且既能满足农业生产功能、又能进行旅游观光的农业园区,成为艺术化设计中需着重考虑的关键一环,以因地制宜原则为指导,进行景观差异化艺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具象的当地农业事物实体上充分发扬特色原乡文化,改造提升相应的农业景观、农业氛围和农业环境,形成当地独有的农业意象。《观光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中就有明确的指导方案,一方面,农业意象的传承点在乡民、承载点在乡村、立足点在农业,设计人员要以特色农业资源、乡村民俗风情、地方特色风光为主体资源,以当地特有的农耕文化为核心,发挥特殊地域的区位优势,突出原乡文化中所蕴含的独特人文价值观,吸引受众主动领略农业农村文化内涵,传承乡土文化精神。另一方面,现代化产业时期,农业观光景观设计不能故步自封,凸显原乡文化魅力的同时要积极吸取多元的优秀产业文化特色,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改造,从而充分拓展农业文化旅游发展空间,以此诠释和在现农业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突出产业发展的艺术性和个性化。
   其次,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观光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受众视觉美的享受。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是景观设计的最根本原则,书中指明,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突出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合作关系,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融合共处,进一步达到减少人为景观设计对自然生态影响的目的。因此,农业观光景观中的生态环境治理是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社会的必由之路。根据该书在突出生态治理概念的设计环节中的指示,生态保护与修复和农业经管建设应当积极有效结合,在体现人工美的基础上实现自然美的恢复。同时要善于运用国家制定的生态补偿制度,利用体制优势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和建设的力度,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特色打造具有独特品牌识别能力的休闲农业、文化旅游和观光农业等农业生态旅游建设,以此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农村资源利用结构,提高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对客源市场的吸引能力,从而为现代化农业观光景观的打造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和物质基础条件。
   最后,坚持参与性与互动性原则。亲身参与体验、自娱自乐已成为当前的旅游时尚。《观光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一书在“观光农业园的规划理论”内容中指出,在农业景观园区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游客的参与互动性,才会在更大程度上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景观形象的新颖度,使设计别出心裁。根据书中对于园区空间景观设计概念相关知识,设计人员要充分通过空间细节设计满足游客观光旅游的心理需求,最大限度吸引顾客参与到景观设计建设中,受众只有广泛参与到景观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多层面地体验到观光农业景观生活的乐趣,才能使其在浓厚的农业文化氛围中体会到当地的日常特色,提高观光农业园区景观设计的丰富性。同时,艺术化设计表达也要遵循科技原理。现代化观光农业园内的景观应该具有科技应用和美学、艺术的双重作用,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双重作用表现并不平衡,首要要体现的是科学原理,艺术处理处于从属地位。因此,创新观光农业景观的艺术化设计,需在体现科技原理指导的前提下与艺术表达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格局,发挥现代农业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元功能,才能将观光农业景观打造为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和扩大内需的主要力量。
  2 观光农业景观的艺术化设计的路径选择
   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产业,积极促进其艺术化发展路径的延伸扩展,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深化发展。
   首先,科学编制观光农业景观设计发展规划是景观规划的核心。在艺术化设计之前,以观光休闲为核心进行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并对发展规划进行精心组织编排,对实现产业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方面,要积极做好目标定位,强化规划的动态调控和指导作用。该书对景观发展总体规划指明了道路,设计人员要事先确定规划目标,充分挖掘观光农业景观的艺术内涵,最大限度体现地域特色,准确功能定位。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规划,进一步确定园区的性质与规模、主要功能与发展方向,并在景观规划过程中对目标作出讨论,实现景观设计的分区布局,促进生产、生态和市场的融合,确定实现园区发展目标的途径,挖掘出提高观光农业景观设计的市场潜力。景观设计需要进行系统性、深层次的设计与规划。系统性的园区景观设计强调景观资源与土地利用的双效叠加与综合发展,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对设计区域的物质环境有全面系统地了解,从而通过对原有环境的自然布局,以设计出园区景观空间结构变化与人工景观设计相交合的重要节点景观意象。同时,细节化是景观系统性设计的进一步补充和深化,是对总体方案的进一步修改和补充,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完成重要景觀节点详细设计的基础上,做好小微景观要素的平面布局,达到景观设计的最合理化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与意义:草害严重威胁了西瓜的产量与品质,然而在中国注册的西瓜除草剂只有5种,且对阔叶杂草控制效果较差,因此急需有效的瓜田杂草控制方案。培育抗除草剂西瓜新品种是解决西瓜田间草害的有力措施,但依靠传统的育种手段几乎无法实现。因此,笔者希望利用CRISPR/Cas9单碱基编辑技术对西瓜ALS基因(编码乙酰乳酸合成酶,植物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关键酶)190位的脯氨酸位点进行编辑,获得具有抗ALS类除草剂
目的与意义:目前关于西瓜果实在分子水平上发育和成熟的信息非常少,栽培西瓜是一种非呼吸越变型水果。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份报告描述了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一小部分基因的表达,对西瓜进行了大规模的转录组测序,以期对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分子基础有更多了解。  材料与方法:使用西瓜自交系‘97103’作为试验材料,在西瓜成熟过程中的白肉阶段、粉肉、红肉和过熟阶段分别测序cDNA,进行cDNA序列处理、组装、注释和
目的与意义: 亲本材料是进行育种工作的基础,遗传基础狭窄导致难以培育出突破性品种,因此亟需加强遗传资源的引进及其农艺性状特征和遗传基础的了解与掌握,对现有优良西瓜品种和育种亲本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可有效减少相似遗传背景的组合,减少育种的工作量。同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标记种类及检测手段日趋完善,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植物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快速了解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品种鉴定等。
2017年6月15—16日,由中国园艺学会南瓜研究分会主办,山西省農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西太谷德丰种业有限公司、山西晋黎来种业有限公司、山西卓越种苗有限公司承办,山西科萌种业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园艺学会南瓜研究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本次会议共有来自22个省(市)的55个单位共116名从事南瓜生产、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代表参加。中国园艺学会南瓜研究分会会长孙小武、山西省农业科学
在菏泽,遇见牡丹國色  顷刻间,喜欢上了你的模样  这是我千百回寻找的诗与远方  白天拥一腔深深眷恋  夜晩守一缕情思悠长  花王  远古的雷泽雨  丰盈了你的风韵  千年的曹州霞  美艳了你的时妆  富丽让群芳失色  清雅令百草沮丧  诗仙李太白赞你红艳露凝  醉士皮日休赞你人间一香  你醉美了大地  醒,也动情  梦,也牵肠
孟醒石。河北无极人,毕业于石家庄学院美术系。现居石家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曾参加诗刊社第三十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诗无极》《子语》等。2017年,以长诗《梁思成出正定记》获《诗选刊》中国诗歌网“美丽河北名村古镇”网络诗歌大奖赛特等奖。  诗人孟醒石坚持用文字来回复我的采访。他说他口语表达能力差,常常词不达意。我没要求非得见面,尽管他所说的“表达能力差”只是自谦。他愿意在文字
读《世说新语》,最喜“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如玉山之将崩”。读《楚辞》,尤喜“美人既醉,朱颜酡些”。“玉山将崩”,翩翩君子如玉;“朱颜酡些”,微醺美人如花之半开。此二句,满足了我对古之君子、香草美人的所有想象。  酒,天之美禄。若毫无节制痛饮至醉固不可取,然小酒怡情却是生活之美。前日,买得无锡手作桂花酒,纯糯米发酵,酒精只有十几度,开封后有浅浅桂花香,淡淡琥珀色,晶莹透明,
墨滴老肥,像椰树上成熟的椰果,咚的一声落下来,天就伸手不见五指了。   年已翻了六七个跟斗,这个固执的想象仍抹不掉,隔段日子就带我去趟“彩云之南”的边陲,有时是大白天,仿佛白日梦。墨滴落下时被拽成葫芦状,葫芦把儿越拽越长,一着地就化作乌贼,张牙舞爪地吞没关累小镇。在被褥干净、发潮的旅店内,我与房间与房间内的每样东西融为一体,房间又与旅店与小镇融为一体,整个的像天地未开,一团漆黑。   如此漆黑
众多花卉中,中国文人最欣赏的是梅。  林逋孤高自傲,一辈子只喜欢务虚。他有时隐居西湖,有时则到处游走,是那种灵魂高蹈式的人物。这样的人,三千年里也沒出几个。所以,无论当时还是后世,大家都以为奇。  林逋终身未娶,自称梅妻鹤子。他把一生的时光,都消耗在读书、交友与游山玩水上了。林逋喜欢梅花,精神上与梅息息相通,甚至达到以之为伴侣的地步。所以,林是真正的花神。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把
乡村振兴是我国为实现乡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人去做,所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问题在于谁来振兴。最好的答案是大学生,大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年轻的群体,他们拥有着年轻的体魄,丰富的学识。引导农村大学生去助力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最好的方式,同时还能解决一部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是,农村大学生这个群体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