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及对策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國是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迅速,建筑用地日益紧张,高层建筑节省建筑用地、安全性强等特点,高层建筑慢慢在中小型城市的普及。高层建筑水平虽然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综合性建筑布置依然非常复杂。然而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房屋质量,保证房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建筑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入手,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这势必会使建筑往高空延伸,高层建筑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的软指标,因此,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结构工程师在高层设计中如何把握设计要点,直接影响到整体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及合理性。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1)水平荷载成为控制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结构内力、位移与高度的关系,除轴向力与高度成正比之外,弯矩和位移随高度都呈指数曲线上升,因此,随着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将成为控制因素。水平力作用下结构是否优化,材料用量将有很大差别。
  (2)特别是在地震区,随着层数的增加,地震作用对高层建筑危害的可能性也比对多层建筑大,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应受到加倍重视,若工程位于非地震区,无需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仍需要考虑抗震的构造措施。
  (3)侧移成为控制指标。与多层建筑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应将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4)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使得柱产生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使得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轴向变形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需要根据轴向变形的计算值调整下料长度进行。另外轴向变形对构件的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如不考虑构件竖向变形将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计算结果。
  (5)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相对于多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为了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合理措施,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即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楼板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楼板是建筑工程中主要的承重构件,它将楼面、屋面的荷载传递到其周围的墙或梁上,因此,楼板的设计问题必将关系到梁、墙、柱等构件的安全。如果设计人员对整个的设计考虑不周,就很容易出现设计质量的问题。楼板设计中常见的问题有:
  1、设计时,为了计算方便,或因为对板的受力状态认识不清而简单地将双向板当做单向板来进行计算。导致计算假定与实际的受力状态不符,导致一个方向配筋过大,而另一个方向仅按照构造配筋,造成配筋严重不足,导致板出现裂缝。
  2、板承受线荷载时弯矩计算问题,在民用建筑中,常常在楼板上布置一些非承重隔墙,所以在大楼板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常将这部分的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后,再进行板的配筋计算。但是,有些设计人员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除以板的总面积,这是不应该的。
  2.2 地基与基础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地基与基础设计的问题,一直都是建筑结构程师比较重视的,这不仅因为该阶段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期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因为地基基础是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
  有软弱深厚的淤泥土层时,忽略水平力的影响。另外,对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验算时,单桩承载力根据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桩承载力没有考虑液化土层的影响。还有些设计人员对软弱地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在采用换土垫层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时,并不做换土垫层设计,而只是凭经验进行畸形处置,只是采用砂垫层加强承载力,而没有进行垫层宽度、厚度的计算,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安全性,也不符合经济性。
  2.3 抗震设计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有抗震设防的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除了要考虑到正常使用的竖向荷载、风荷载外,还必须使建筑的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要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计。
  建筑结构是否具有抗震能力,是由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共同决定的。钢筋混凝土是具有弹塑性,它的结构具有塑性变形的能力。当在地震的作用下,结构达到屈服以后,利用结构塑性变形来吸收能量、增加结构的延性,不仅能够减弱地震反应,而且大大提高了结构抗御强烈地震的能力。设计中所谓的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以及强锚固,强结构底部等等都是保证结构延性的具体有效的手段。
  3高层建筑设计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 增加抗弯结构体系的有效宽度,以调整结构的抗侧刚度。这样做,是非常直接的,也是非常有效的。增加宽度可以直接增大抵抗力臂,从而减小抗倾覆力。从材料力学的基本知识可以知道,同样面积、抗倾覆力同结构宽度的关系不同形状,可以获得不同的其几何特征。例如:相等面积的条件下,工字形截面的截面惯性矩要大于矩形截面,而矩形截面又要大于圆形截面。根据这个原理,不难理解加大宽度以后,整个结构的抗侧刚度得到很大提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侧移将按宽度增加的三次方的比例减小。当然,必须考虑“剪力滞后’’的不利影响,结构体系中竖向构件的水平连接应具有足够的刚性,才能真正达到上述效果。
  2设计结构分体系时,应使其构件以最有效的方式相互作用。例如,采用具有有效受力状态的弦杆和斜杆的桁架体系;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内配置交叉钢筋,以增强其抗剪能力;调整构件刚度,使框架的刚度比达到最优以取得良好的受力效果。
  3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各不相同,仅凭国家标准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根本无法达到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地基基础都进行详细的适用描述和规定,因此,各地方出台的地方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更适合本地区的地基基础设计工作,其对施工设计的相关规定更为准确和详细,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工作时,一定要深入的学习地方性建筑规范,避免对后期的设计施工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
  4中国是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如何应对地震对于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破坏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高层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设计,从多道抗震线的设置,可以有效保障房屋的抗震能力。一般来说,多道抗震防线具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一个工程结构抗震体系,包括几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这些分体系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一起完成工作。第二、应该在工程结构抗震体系中间设置数量充分的内部和外部赘余度,积极主动设置一系列屈服区,确保结构能够吸收和扩散巨大的地震能量,为破坏后的修复做准备
  结语
  一个好的设计结构也就是一个好的耗能体系,在设计中,要充分注意到等强度设计、高度等重要问题,从而增强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在保证整个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了建筑的使用期限。
  
  参考文献
  [1]孔雅莎.建筑结构设计杂谈[J].建筑结构,2006(03)
  [2]熊煜.建筑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09(25)
  [3]都凤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实践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02)、
其他文献
【摘要】村镇规划和土地规划是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两种极为重要的类型.两者既密切联系,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中,集中表现为村镇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突出矛盾,迫切需要加以统一和协调.本文在对这两种规划的异同点、现实矛盾作出比较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合理协调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村镇规划土地规划规划建设区基本农田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TU268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近些年,建筑行业进行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也有所增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对建筑施工企业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下面本文就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管理对于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要。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城市建设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还是存在着许多弊端,已经不适应了如今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这就必须改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断实现管理和技术的创新。建筑工程项目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但是其管理和技术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不断的创新。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技術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摘 要】:深层搅拌桩具有施工方便、无污染等优点,在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在道路的软土地基加固中应用日益广泛,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工程实践,探讨了道路深层搅拌桩施工技术,希望对今后的道路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道路;搅拌桩;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的处治方法很多,如常见的挖除非适应土进行
摘要:在当前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改革,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提升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然后对做好企业政工工作的新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
[内容摘要]建筑设计阶段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是建筑施工的准备阶段,建筑设计是建筑施工的纲领。古人云:“三思而后行。”建筑设计便是建筑工程在实行之前的“三思”。建筑设计越合理,越能够为建工程建筑的后续工作提供强效的助力,如缩短工期、减少消耗、提高工程效益等,因此可以说合理的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的灵魂。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发展,建筑设计已经趋向于专业化和潮流性,必须对其进行探究和完善。  [关键字
[文章摘要]   本文将会针对性的对建筑工程项目地具体情况,并且在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因素分析基础上,通过对风险的评价,而提出有效切实的防范计策,并形成对风险防范的体系,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工程项目上的风险,降低损失。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的原因是由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建筑工程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担任着极其重要的较色。然而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贯穿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既要做到保证好建筑工程项目的建筑物高质量要求,又要采取严格及有效的措施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努力达到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从而在建筑市场获得主动权。在此,本文针对工民建施工过程造价控制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建筑项目施工过程造价
摘要:清水混泥土是属于一次浇注成型,具有平整光滑的表面,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没有任何的外装饰,只有在表面涂一到两层的透明保护剂,无碰损无污染,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目前在我国,对该施工技术的掌握和规范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质量控制标准方面与国外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探讨清水混泥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缺陷问题,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防治方法措施,为充分提高清水混泥土结构质量提供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