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见于无声处——浅谈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

来源 :现代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t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法,其空白处或天空,或烟霭,或流水,或远方,使得画面境界高远,空灵无限;书法中有"飞白"之法,其笔画似断实连,筋骨凸现,别有意趣;音乐中有休止之法,其瞬间的停顿能突出节奏,张扬情绪,揭示主题,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学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能否恰当地运用空白--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出想象的余地,是衡量其艺术性高下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尺度.
其他文献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围岩类别以Ⅳ、Ⅴ类为主,开挖后洞室自身稳定性差,确保地下洞室围岩安全稳定是开挖支护的难点。地下厂房系统施工开挖遵循“超前地
众所周知,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按照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四种类型。”《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
人们常说:语文的工夫在课外。一点不错,无论是阅读、分析、还是写作,都是一种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无不来自积累。因此,对教师来说,“拓展”已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而应是一种教学内容,必须教。对学生来说更应是一种学习习惯,必须养成。我在语文教学中,常用以下七种拓展法。    预习搜集法    传统观念认为,预习就是阅读课本,了解课堂所学内容。这样的预习做起来简单,却收效甚微。拓展式预习,是让学生在预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在本文中,笔者试从生本对话、师生对话两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取向指的是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的方向,即培养学生什么样的阅读能力,它直接制约着阅读教学的目标和行为。纵观当代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取向也在不断地变化,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寻求“思考与练习”“正确答案”的“作业者”取向    在这种阅读取向影响下,教师上课的程式化痕迹严重,任何一篇课文,都是按解题、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和主题
《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文章开篇就交代《兰亭集》产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与会人物及“一觞(shung)…咏”“畅叙幽情”活动、当地景色及与会者“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
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给教学活动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它使智、情与景融为一体,使陈旧的“黑与白”变为声音、图片、影象,使“师”军与“生”军的单一对垒变成多国部队的混合作战游戏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本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翠绿的叶子”,早期的诗歌,就将“诗”和“歌”融合在一起,在吟唱中表现生活,传情达意。现在的“音乐散文”,也是借助这一形式来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