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磁灶一线,汇聚防疫红色力量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磁灶镇各级党组织积极投身抗疫一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群众的硬核担当,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落实。

聚焦党委“引领力”,统筹部署抓全局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镇党委、政府立即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下设9个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统筹抓好各项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全面联防联控。建立“党员先锋队 志愿者”服务机制,选派镇级189名干部、32支党员先锋队523名党员,深入132个网格,地毯式、全覆盖落实“大数据 网格化”排查工作,在基层一线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和“红色战斗堡垒”。
  全面复工复产。成立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领导专班,多部门联动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组实行每日会商机制,及时研判全镇企业复工复产形势,逐家企业落实复工方案。全面摸底企业用工需求,通过线上招聘和线下点对点对接等形式,包机或包车帮助企业接回省外员工十余批次。对接职能部门、商协会及相关企业,保障物流运输、原辅材料、用电用气及防疫物资供应。组织重点项目“一对一”服务团队,支持并推动项目按计划推进,再掀项目建设高潮,力促预备项目尽快落地,在建项目加快建设。
  全面加快发展。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积极对接上级扶持政策,启动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工作,推动闲置土地和厂房资源有序盘活。全面拔钉清障,成立攻坚小组,推动解决一批重点项目征地遗留问题。指导商企抢抓线上新零售风口,创新营销业态模式,云端互动、线上直播,不断扩大网络营销份额,助力企业扩大对外经贸对接。成功举办第三届家装建材博览会线上展会,该展会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福建省发布的首个线上大型专业展会。

聚焦支部“组织力”,形成合力抓防控


  疫情防控期间,26个村(社区)党组织严格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结合村情实际,及时研判分析,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落实排查管控。疫情初期,各村(社区)党组织切实发挥引领作用,组建党员防疫先锋队,统筹安排村(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值班值守,号召党员带头“逆行”参与一线防疫,并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全力做好入户宣传、网格排查、设卡值勤、为过往车辆及人员测量体温、排查登记等工作。疫情后期,发动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五小行业”门店,在指导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帮助商家全面复工复业。
  深化移风易俗。各村(社区)党组织宣传发动,全面取消综合性、聚集性群体活动,倡导群众不办或简办喜事、丧事,在党组织的倡导下,不少群众还将节约下来的资金捐赠用于各项公共事业,全镇累计捐赠资金200多万元。
  做实对企服务。建立“村居 企业”联防联控帮扶机制,组建企业专项服务组,开展“政策进企业,携手战疫情”联合活动,党员干部分片挂钩规上企业、重点项目,“一企一策”点对点开展复工指导,面对面讲解宣传扶持政策、复工复产流程,帮助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聚焦干群“执行力”,深入一线抓服务


  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热心村民纷纷参与,充实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有生力量,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强化模范引领。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奉献在先,既包排查防控,又包复工复产,下沉生产一线,“一企一策”逐家落实复工方案,做好一线审核、防控措施落实、用工调查摸底、政策宣传解读等工作,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广大群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看得到党员干部身影、听得到党员干部声音。
  全面宣传发动。组建宣传志愿服务队38支,发动4000多人进村入户分发宣传单、张贴宣传海报,反复宣传防控知识和疫情信息,充分调动公众预防被感染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做到全员动员、干群一心、全面防范疫情蔓延。
  彰顯人文关怀。抗“疫”一线,干群发力。一方面,广大干部群众不仅一对一、点对点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送上“人文关怀”,代其购买必备生活物资。另一方面,磁灶乡贤和社会各界积极响应,通过海内外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及口罩、消毒水、测温枪等物资,捐赠市、镇、村三级用于疫情防控,为这场全民战“疫”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党旗飘扬在一线,凝聚成最强红色正能量。这份红色正能量不会随着这场疫情的胜利而消散,它将持续指引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不负韶华,砥砺奋进。
其他文献
2018年4月10日,97岁的深圳首任市委书记吴南生在广州离世。如名字所示,他生于南方,作为于南方,又终老于南方。  因为主持了深圳、珠海、汕头3个经济特区的开拓和建设,在一种历史修辞里,吴南生被称为“特区之父”。  闯 将  吴南生广州的家中,花木扶疏,书画飘香。其中有一副对联,是他1979年除夕写下的,叫“托天陈大道,披胆语平生”。就在这一年,他在一次中央高层会议上,提出了在广东建立经济特区的
椒姜茱萸是本土调味品,椒指花椒,有蜀椒、秦椒、蔓椒不同品种,但都是芸香科花椒属的植物。胡椒、海椒则从域外传入,因为也有辛辣味,便借用“椒”字命名,前置“胡”“海”表示来历,《本草纲目》释名说:“胡椒因其辛辣似椒,故得椒名,实非椒也。”  胡椒进入中土时间较早,《续汉书》谓“天竺国出石蜜、胡椒、黑盐”,《博物志》并记有胡椒酒的做法。唐代胡椒作为药物载入《新修本草》,有云:“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藏腑中风
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叡临终托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时间,从一个不受重用的谋士一步步成为手握大权的朝臣,为此后司马氏的篡权打下了基础。他是如何做到的?装病拒绝曹操的征召  建安六年,郡举司马懿为上计掾。曹操当时为司空(掌监察),“闻而征之”。但司马懿以患“风痹”不能起居为由,予以婉拒。曹操不信,派人假扮刺客,夜间行刺,谁知对方坚卧不动
最近高校流行“夸夸群”。据说不管是谁,不管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儿,不管是挂科了还是失恋了,只要打开手机或电脑,在夸夸群里一倾诉,马上就会有一堆群友冲上来夸你,夸得你天上少有、地上无双,夸得你精神焕发、雄心再起……  火力如此密集的夸奖,其实古人也经历过,例如宋朝的文学家、政治家兼改革家王安石。曾巩猛夸王安石  我们知道,王安石是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样跻身于“唐宋八大家”的另一位文坛
出身豪门,父祖皆是达官贵人,这样背景的人在官场春风得意、平步青云,实在是太容易理解了。无论怎样强调自己的努力与才干,观众内心的评价依然是:妈的,论才干论努力,老子可比你强,现在之所以甘居下游,就是因为没有你那样的老爹。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心理,是中国的老情调。但是,偏偏就有没有任何门第可炫耀,父祖都是无名百姓的人,忽然在历史的地平线上崛起,给你讲起另外一种风格的中国故事。  今天要说的是公孙弘,汉武
2019年底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迅速蔓延,对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要关头,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怎么样,这场疫情会带来什么影响,如何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深化农村改革?为此,本刊专访了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  《领导文萃》: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进行了再次强调。一些网友对此有
中国历史上,“丞相”的名称一直在变化。秦朝和汉朝,丞相为文官之长;到了隋唐,三省长官中的尚书令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宋代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明代称宰相为“内阁大学士”;清代时,“军机处大臣”中的“领班大臣”是大臣中的一把手。官位名字变来变去隐藏着中国式权力演变的一个规律,那就是皇帝对权臣的防范。  秦朝建立了丞相制度,让丞相替皇帝处理繁重的日常政务,但是皇帝制度本质上又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皇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2020年经济工作的“定力”,而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则是2020年经济工作中旨在挖掘的“潜力”。当前经济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需要务实求稳的定力,同时用改革盘活经济社会活力、用改革改善民生际遇,为人们提供试错容错的环境,用改革营造公序良法的宜商环境,将经济内生增长的潜力挖掘出来。在此基础上,5G、人工智能、数字经濟等新经济的发展,无疑
生活中,成大事者,品行端正,严于律己,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多为高情商的人。  情绪犹如心魔,控制不好,它会吞噬我们。无论何时,一个人都不应该做情绪的奴隶,应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緒的稳定,简单事不争吵,复杂事不烦恼,发火时不讲话,生气时不决策。  宁可保持沉默像傻子,也不要一开口就证明自己是傻瓜。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控制好情绪,才能赢得人生。  一个人,控制好情绪,保持情
近年来,“新经济”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焦点,它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化、数字化、共享型、知识型、全球化等多种要素相关。2016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对新经济进行详尽的解读:新经济的覆盖面和内涵是很广泛的,它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是指三产中的“互联网 ”、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也包括工业制造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到第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