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治疗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china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TDOAP)治疗颞下颌关节(TMJ)骨性强直的临床应用。

方法

1999年10月—2011年10月,应用TDOAP治疗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颌外科中心的73例TMJ骨性强直患者,男39例,女34例,年龄3~60岁,平均年龄19.6岁。其中27例为关节强直术后复发患者。30例合并重度小下颌畸形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术前开口度1~20 mm,平均开口度为6.6 mm。术中去除关节区增生骨性粘连,于升支后缘制备移动骨段,以关节成形牵引器将移动骨段和升支残端固定。术后间歇期3~7 d。术后第4~8天开始牵引,牵引速度0.25 mm/次,4次/d(1 mm/d)。稳定期(3~6个月)后拆除牵引器。术后即行开口训练。

结果

本研究共完成73例患者的89侧TMJ的TDOAP治疗(其中4例双侧TMJ强直患者的一侧关节应用TDOAP治疗,另一侧关节应用其他术式进行关节成形)。牵引长度12~23 mm。平均牵引量15.3 mm。术后随访时间18~102个月,平均44.8个月。73例患者中8例出现复发,复发率11.0%。其中双侧关节强直复发病例4例;单侧关节强直复发病例4例。患者年龄>15岁的37例患者中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2.7%。患者年龄<15岁的36例患者中有7例复发,复发率为19.4%。

结论

TDOAP是治疗TMJ骨性强直的有效手段。儿童患者特别是复发病例的手术应尽可能安排在青春期后进行以降低复发率。在解决关节强直的同时应考虑对小下颌畸形和OSAHS的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在主动脉弓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T血管造影医学影像学技术获得个体患者原始主动脉血流图像,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适量设定边界条件以重建主动脉弓精确解剖3D模型,并对管腔内血流速度、剪切力和壁应力等血流动力学因素进行数值模拟。结果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可以精确仿真人体主动脉解剖学结构,该模型在功能上可以有效推演主动脉血流动力学环境变化过程。(1)主动脉弓内血流速度、剪切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2年6月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4例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肿瘤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根据Willis诊断观点,本组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8例,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6例。20例术前进行了MRI检查,其中15例表现为短T1短T2信号。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11例,近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4
目的了解相同年龄组髋部、腰椎骨密度T值的差异和特点,为临床合理运用骨密度检测提供借鉴数据。方法回顾连续收集3662例45岁以上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数据,根据性别、按5岁年龄段分组(85岁以上合并为1组),共18组(男9组、女9组);计算并排除只有1个部位的数据,然后统计各组髋部、腰椎骨密度T值平均值;数据统计采用单纯配对t检验,比较组间两部位T值差异。结果女性45~50岁腰椎、髋部T值无
目的明确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SARS患者中是否会出现颅内代谢的改变,并探索PTSD、SARS以及颅内代谢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6月24日至2003年11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SARS康复门诊随访的全部58例SARS康复患者,由两位副高级以上精神科医师根据CCMD-3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评估,分为PTSD组及非PTSD组。首先完善一般情况、事件影响量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联合人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卵巢癌SKOV3细胞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诱导脐血CIK细胞,电镜下观察Cur、CIK细胞、Cur联合CIK细胞作用后SKOV3细胞凋亡形态,RT-PCR检测各组细胞Fas、FADD、Caspase3mRNA的表达。将不同浓度的Cur分别作用于SKOV3细胞及CIK细胞,免疫印迹检测SKOV3细胞表面Fas
期刊
目的总结机器人胸廓内动脉(ITA)游离的临床经验,探讨该技术学习曲线和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的中期通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2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200例机器人ITA游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4例,女46例;年龄33~79(58.7±10.1)岁。术前64层螺旋CT(64-MSCT)检查双侧ITA,术中使用机器人手术系统、骨骼化法游离单侧或双侧ITA。获取I
目的观察恩他卡朋对接受左旋多巴治疗的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立L+E组(同时接受左旋多巴和恩他卡朋治疗的原发性PD患者)、L组(只接受左旋多巴治疗的原发性PD患者)、L(-)组(从未接受过左旋多巴治疗的原发性PD患者)及对照组(无PD及其他神经系统疾患的人群),研究对象于2012年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自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PD专病门诊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和特发性震颤(ET)患者抑郁的发生情况及与其相关的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PD门诊确诊为PD的患者121例,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临床诊断为ET的患者62例。对PD患者进行H-Y分期和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Ⅲ评分。对ET患者进行震颤评定量表(TRS)-PartA、PartB评分。汉密尔顿抑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髂骨融合术后假关节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神经功能和颈部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6年11月于长征医院和长征闸北分院骨科收治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412例,观察骨密度、髂骨植骨块修剪及放置情况、终板处理、颈托固定时间及规范使用、吸烟史等。以颈椎屈伸侧位片判断是否有假关节出现。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的变化。临床随访期平均达到5.4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