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解放看唯物史观素养的达成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i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这意味着唯物史观既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利器,又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更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以上要求却面临落实的困境。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唯物史观应该是教研人员和教材编者的关注对象,与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关系,这种陈旧的观念会导致唯物史观的效能遭到弱化;另一方面,由于唯物史观充满思辨色彩,理论性很强,教师们普遍感觉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缺乏有效的抓手。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在讲授“新文化运动”时,以女性解放为主线,重点阐释唯物史观的达成路径。以下即是本人的教学实践,敬请方家指正。
  一、用“事物的普遍联系”审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特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下简称马恩)看来,“联系”具有这样的内涵:“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1]将“事物的普遍联系”运用于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对当时社会环境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材料一: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正如“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2]一样,新文化运动也是诸多要素纵横发展的结果。从纵向看,新文化运动是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高峰。19世纪末维新势力与守旧势力的论战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开端,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20世纪初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进一步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就其本质而言,两次论战是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的激烈碰撞,这为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横向看,新文化运动离不开当时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有利于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思想解放创造了物质条件;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群体性文化自觉。
  值得注意的是,在材料一中,陈独秀不仅把女性解放看作是反封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还将其上升到与政治、经济、宗教解放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体现了他对近代中国变化的深刻思考。将这一观点与所学知识结合,学生就能把女性解放置于纵横发展的时空变化中进行观察,从而感受到普遍联系观点中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进而体会到唯物史观严谨的思维方式。
  二、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阐释文学革命的历史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历来反对把他们的理论看成僵化的教条。马恩认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3]任何真理“都不是一堆现成的,一经发现就只要熟读死记的教条 ”,[4]以上观点说明马恩非常强调哲学的现实使命问题。在他们看来只有将一般原理与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才能解决新问题。同样,这些论述在指导历史教学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师生在“研究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必须从发展中考察,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5]
  材料二: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古典诗词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今人和时人对此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和态度。学生们大都认为材料二形式优美、语言凝练,准确地传递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尤其是词中“自是花中第一流”,既是李清照对自己才华的肯定和自信乐观的表现,也表现了她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色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胡适认为诗歌的创作,应该“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 ”。[6]陈独秀的观点更加激进,他主张用“写实文学”取代“古典文学”。在他看来,“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之也。”[7]面对这样的矛盾情境,学生会如何思考呢?
  材料三:今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之文学。使吾人不张目以观世界社会文学之趋势,及时代之精神。日夜埋头故纸堆中……以此而求革新文学,革新政治,是缚手足而败孟贲也。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
  通过对材料三的解读,学生就会对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文学革命有历史的认识。不可否认的是,陈独秀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确有过激和片面之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有这么做,思想才能冲破封建罗网,新文化运动方能继续推进。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就能对胡、陈等人的主张予以理解和加以肯定了。
  三、从“历史的创造者”解析女子教育的动力之源
  唯物史观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是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关于历史创造者的问题,正是唯物辩证的重要内容之一。唯物史观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礎上,也承认个人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作用。新文化运动对女子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其中“人”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材料四:邓春兰1919年初考入北京女子高师后,曾给蔡元培写信,随后又在报刊发表文章,呼吁大学开女禁。邓春兰的呼吁见报后,就读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王兰深有同感,便鼓起勇气去见北京大学教务长陶孟和,请求入北大旁听。得到校方允许后,王兰1920年春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一年级旁听。随后,邓春兰及另外7名女生也获准入北大旁听,不久又转为正式学生。这9位女学生成为中国国立大学第一批女学生。蔡元培的这一大胆行动,既是对妇女解放的有力推动,也在近代教育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关威《时代风云与妇女解放——新文化运动时期与几个女子有关的故事》
  从“历史创造者”的角度理解材料四,形成完整的认识需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第一,近代女子教育与中国思想解放密不可分。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8]鸦片战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女子教育的进步。新文化运动时期,随着思想解放的程度加深,女子教育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第二,女性积极斗争是女子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邓春兰和王兰的诉求和呐喊,集中反映了中国女性的教育呼声。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北大校长蔡元培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开启了中国男女同校接受教育的历史。第三,女子教育的推行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社会上的人们,由于每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经济、政治地位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目的和动机,进行着各自不同的活动”,[9]但正是因为广大妇女和杰出人物的齐心聚力,才使得女子接受教育的机会不断扩大。受此影响,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女子高等专科学校纷纷建立,妇女解放运动也因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四、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探寻女性解放的路径选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主线,在唯物史观中处于核心地位。“两者构成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从中衍生出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它还决定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唯物史观的骨架理论。”[10]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是反映时代发展的镜子,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社会的变迁、环境的影响以及精神的力量等诸多问题。借助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关理论,我们在剖析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可以寻找到中国女性的救赎之路。
  材料五:涓生和子君是当时接受了新思想的未婚青年男女,他们的真爱是出自觉醒的个性和对人生权利的追求,有着鲜明的反封建主义。……如果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涓生和子君还有希望慢慢了解对方以巩固感情,但是一旦失去生活保障,现实的生存压力迫近,之前隐藏的个性冲突与矛盾必然会暴露。
  ——潘万里,王艳《试分析
其他文献
2014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发展正在成为引领和指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提升教育质量的目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当下的重大研究课题。为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和凸显“人”的核心地位,使“人”能跃然于课堂教学中。  一、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和凸显“人”的核心地位  1. 高中历史教
一、立足学情,明确课程立意  提起欧洲的中世纪,在学生头脑中,首先呈现出来的便是“黑暗的中世纪”这几个字。这一论断就像一付千斤重担压在这段历史之上,以至于学生普遍认为“黑暗”便是中世纪的最大特点。事实上,“黑暗的中世纪”的观点最早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提出来的。“他们把希腊罗马时期称为‘古典’时代,而将他们生活的时代称为‘现代’,处在古代和他们生活年代之间的时期就是所谓的‘中间时代’。由于他们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经正式颁布,其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重大变化和亮点。近几年全国高考历史卷,虽依据的是旧课标(2003版)、旧教材制定的考试大纲,但毋庸讳言,历史五大核心素养的考查已经渗透在试题之中。2018年的全国历史卷,依然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引导考生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如全国I卷的第25题: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
引导教学是高考的三大核心功能之一。高考历史试题在本质上是对学生历史思维水平的考查,对高中历史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水平是高中历史教学追求的目标,是我们应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关于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是人们运用历史的方法认识历史的一种思维活动。历史思维的发生是基于社会实践,又是一个不断吸收和积累的过程。[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遵循历史思维活动规律,是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历史
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从学理上考量,课堂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是一个复杂的情境。为了捕捉转瞬即逝的课堂情境,提升课堂观察的效度及信度,需要借助观察量表这一“抓手”或“支架”。因为,观察量表是课堂观察的关键,“它的水平决定着课堂观察的技术水平,也决定着教师的专
由教育部组织、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于2016年9月正式颁行,这意味着自2003年初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一纲多本”的局面成为历史。2017年11月我有幸聆听了部编初中历史新教材主编叶小兵教授“统编初中历史教材的新变化”的讲座,收获颇丰。其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我认为,部编历史新教材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爱国主义内容方面,与原人教版相比,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教育的总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国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和历史解释五个方面。  而这其中,“历史解释”是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是“以史料为依据,
1840年鸦片战争后,伴随着一系列战争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签订而来的耻辱感与危机感,深深地激发了一些社会进步人士的救亡意识,他们开始试图将个人和国家的耻辱结合起来,并想要将其变成一种群体认知,以激发民众普遍的爱国救亡之情。在这一过程中,国耻教育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国耻教育主要是运用中国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国耻日,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本文
富邦拉祜族采茶。图/谭春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普洱市,立足当地实际,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农业提质增效,让农村文明进步,让农民增收致富。在普洱这片沃野上,富美乡村的和谐画卷正徐徐展开。捧起“金饭碗”  近年来,普洱市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因地制宜、选准产业,精心培育、久久为功,形成规模、发挥效益,让农民捧起了“金饭碗”,端得住,端得稳,乡村
“高密东北乡,这方神圣的热土,孕育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大师,也滋养了梦幻般的红高粱文学王国的诞生。” 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智勇说,在东北乡主政,守好“红高粱”这方热土,既是他的荣耀,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今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李智勇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当初为政东北乡时立下的铮铮誓言,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一名基层干部的初心使命。别样年货  “智勇呀,你到底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