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6783-3p对胃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转染阴性对照序列(对照组)和miR-6783-3p模拟物(试验组)至胃癌BGC823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miR-6783-3p模拟物的转染效率。CCK-8法和划痕愈合试验分别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变化。microRNA.org、DIANA-mic
【机 构】
: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 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435000,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 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435000,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 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6783-3p对胃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分别转染阴性对照序列(对照组)和miR-6783-3p模拟物(试验组)至胃癌BGC823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miR-6783-3p模拟物的转染效率。CCK-8法和划痕愈合试验分别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变化。microRNA.org、DIANA-microT在线工具对miR-6783-3p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miR-6783-3p的靶基因。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靶基因的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6783-3p模拟物的BGC823细胞增殖能力明显被抑制(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BGC823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63.55±8.28)%、(28.79±6.26)%。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BGC823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6783-3p的靶基因可能是Ⅲ型纤维连接蛋白域蛋白1(FNDC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证实miR-6783-3p配合结合FNDC1 mRNA(P<0.0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6783-3p模拟物的BGC823细胞中FNDC1基因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1)。
结论miR-6783-3p直接结合靶基因FNDC1,抑制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高等助产教育刚刚起步并亟待建设,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对助产高等教育需求的剧增,助产教育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发展高水平助产师资队伍迫在眉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助产师资协同创新发展带来空前机遇与挑战,粤港澳三地如何借助大湾区经济带的优势,对助产本科教师资质进行互认并互相搭建友谊平台,使我国助产专业与国际接轨,深度对接、融合教育资源,补齐各自发展短板,提升助产师资质
目的对血必净联合醒脑静治疗艾司唑仑中毒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探讨。方法以文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艾司唑仑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33.46±2.74)岁;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33.19±2.56)岁。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血必净+醒脑静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醒脑静治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AC051619.8过表达对肾癌OS-RC-2细胞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细胞黏附分子1(cell adhesion molecule 1,CADM1)可能的调控关系。方法选择对数生长期的肾癌OS-RC-2细胞,分别感染携带无意义序列的重组慢病毒(NC组)和携带AC051619.8序列的重组慢病毒(AC051619.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儿童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确诊为原发性SSNS患儿6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及观察组3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发病年龄(5.03±2.75)岁;观察组男25例,女7例,发病年龄(5.79±2.77)岁。对照组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的
目的探讨以患儿家属需求为导向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心脏CT血管造影(CTA)检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行256排心脏CTA检查的新生儿136例,其中男72例,女64例,年龄范围1 d~3个月;根据检查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以常规预约检查流程进行检查,观察组采取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检查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3组,每组32例。A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6.2±4.1)岁;B组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7.3±3.1)岁;C组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55.4±5.3)岁。其中A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B组接受阿司
目的通过应用解痉方壮灸神阙穴治疗痰热内阻型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观察其疗效及对相关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22.1±9.4)岁;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6.8±11.9)岁。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CSP)的发病特征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3例CSP患者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患者年龄范围为26~39岁,中位年龄为32.5岁。结果23例患者中,3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者,阴道流血时间长,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后2个月恢复正常。13例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中,7例患者联合子宫动脉灌注化疗者,阴道流血少,血HC
目的探讨动态变化俯卧位机械通气联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粤北人民医院就诊的ARDS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19例、女6例,年龄(54.0±30.6)岁;观察组男18例、女7例,年龄(53.8±29.0)岁。对照组采用0°持续俯卧位通气治疗联合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动态变化俯卧位通气治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新生儿的一般特征和临床特点,比较脐静脉置管(UVC)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新生儿临床表现,讨论可能影响导管相关感染的因素。方法选择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16年8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279例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数据,分析纳入研究的两组(UVC组、PICC组)危重新生儿一般特征、置管情况和置管相关感染事件。结果本研究共包含1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