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理论的应用研究述评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希望理论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學家的重视,希望作为人类的重要心理特质,是个体对将来的一种积极体验,积极心理学家Snyder及其同事提出了最新的希望理论并且做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主要介绍希望的概念和理论内容,以及希望的相关应用研究。
  [关 键 词] 希望;希望理论;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084-02
  在《希望的原理》文首,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一连串抛出这五个关乎“我们”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在等待什么?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这一连串的提问意在唤起困惑中的人们对其自身迷惘状态的自觉性。人们一直在困惑中追问着自我与世界的意义,但却并没有在这种无休止的追寻中迷失,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拥有希望,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记忆属于过去,感觉属于现在,希望属于未来,作为面对未来的积极情绪,希望意味着人们对未来的积极渴求和自我承诺。20世纪末,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希望、快乐、幸福、乐观等概念开始进入心理学研究的视野。
  一、希望的概念和理论
  希望代表的是一种情绪体验,最新的希望概念是Snyder等人提出的,这个定义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他们把希望界定为:“一种基于内在成功感的积极的动机状态,它包括动力意识即一种目标性指向的能量。路径意识即用来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计划”(Snyder等,1991)。
  根据Snyder的希望理论,希望特质是个体人格特征的一部分,包括三个互相关联的认知要素:目标、动力意识和路径意识。目标是个体行为的指向,是希望的基础;动力意识是一种动机因素,是激励个人的精神力量;路径意识是为达到目标而寻找方法的意识(Snyder,1994;Snyder,2000)。Snyder的希望理论模型扩展了传统关于希望研究的范围模型,并且第一次开启了有效准确评估个体希望水平的大门。
  (一)与希望相关的几个概念
  希望、乐观、未来想法(future mindedness)、未来定向(future orientation)都是指向未来的认知、情感、动机的姿态。它们是一组相关的同义词,在价值行为体系中,描述的是同一种人格力量,但它们又具有其各自的特点。
  乐观是与希望密切相关的概念。乐观与希望都有这样的一个信念,那就是在未来好的事物及积极情感会比坏的事物及消极情感更有可能发生。它们都是与所有期望的结果相联系的,如,积极情感,坚韧、有效地解决问题,学业、体育、军事、职业及政治上的成功,声望、健康、长寿及免于损伤等。
  未来想法是社会科学学者描述个体思考未来会怎样展开及如何度过的术语,未来定向是城市社会各阶层中主要的心理因素。高社会阶层的人们对未来的观点是:把他们的资源用在可能的事物中并相信他们能够影响将要发生的事;低社会阶层的人们则仅仅是以现在为导向。Banfield认为未来定向的真实基础与最终讨论的有利条件有关,他认为我们能在那些希望长寿并希望过好的生活且有物质资源支配的人当中发现未来定向;未来想法与未来定向都与责任感、勤奋及延迟满足的能力有关。未来定向水平高的人们会制定“做”的清单、运用日常计划、戴手表;他们也会平衡他们的收支——这些活动暗示了他们的未来定向。
  (二)希望的测量
  在对希望的测量中,多数是自陈问卷、访谈、观察报告或对书面及口语材料的分析。Snyder等人编制了一系列的量表测量希望的各个方面。其中,成人气质性希望量表和状态性希望量表,是一种自陈式量表用于测量成人的特质状态希望,儿童希望量表适用于学龄儿童,幼儿希望量表适用于学前儿童。另外,成人、儿童和学前儿童希望量表的他评版,是由研究者、父母和老师来完成的。所有的自陈式和他评式量表除了得到路径和动机分数之外,还有一个希望总分。除此之外,特殊领域的成人希望量表用于测量一些具体的希望水平,如社会、学业、家庭、恋爱、职业和娱乐活动。研究表明,所有的希望和量表都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希望理论的相关应用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起,心理学和精神医学领域开始关注“希望”这个概念,很多的研究都证明个人内在的希望水平的高低与其心理发展和健康状况有显著的相关(French,1952;Menninger,1959;Frank,1968;Lazarus,1980)。
  (一)国外希望的相关研究
  Tolltt和Thomas开展了针对老兵的干预研究。他们采用实验法对如何使用一套护理干预计划进行讨论,并对无家可归的老兵实施心理治疗。研究者以Miller在1992年的希望理论为依据,通过希望特质干预计划,以打破老兵长期形成的“无力——绝望循环”为目标,帮助老兵寻找新目标并将这一目标付诸行动,使其在行动过程中重新建立自信。研究结果显示:和控制组相比,接受希望干预的实验组成员的希望特质有所提高,并且在希望特质提高之后,其个人自我效能感和自尊也同时提高,抑郁程度有显著下降。
  Klausner等人开展了针对抑郁症老人的干预研究。该研究以Snyder希望理论为依据制定干预计划发现,采用希望特质干预治疗的小组成员,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控制组在此方面的提高则不明显。另外,接受希望特质干预的实验组成员情绪也变得相当积极,而控制组成员情绪依然十分消极。
  2000年,Edwards和Lopez进行了名为“希望导航项目”的研究。干预的目的在于增强四年级学生的希望。根据实验前后对参加活动的学生和没有参加活动的学生实施《儿童希望量表》的测试得分的比较来看,参加活动的学生在希望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没有参加活动的学生。这表明,此项设计确实增强了儿童的希望。后续研究发现,此项活动结束后,干预仍显示了它的活力——六个月后,学生在干预中增强的希望水平依然保持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确定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52例,采用3.0 T磁共振扫描仪行术前S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的扫描,分析图像,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喉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咽喉炎66例,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庆大霉素+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地
21世纪以来,恐怖主义活动成为各国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恐怖活动具有多种形式,如劫持交通工具、绑架人质、武装袭击等,但恐怖爆炸袭击最常见,危害也最大.现就国外恐怖爆炸伤的
上海,先后三次影响了中国广告行业的发展。第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本文研究上海对中国广告业的贡献。 Shanghai, China has
为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止动物致伤宣传和服务工作,降低狂犬病的发生率,我们对2005年4月~2007年3月犬猫致伤88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基于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计算了Al-Cu-Mg-Ag合金中Ω、S与θ′相的价电子结构,用强化相最强共价键的共价电子对数nA分析并研究了Ω、S、θ′相与合金热稳定性的关系。结
目的:观察常规加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休息、限盐、扩血管、利尿等常规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由于该病在出疹前无特异表现,仅有身体不同部位疼痛,尤其是中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而且往往身患多种疾病,病情复杂而
美海军舰队医院为一标准化、模块化和集装箱式的野战医院,是一个主要在海外部署的医疗机构.舰队医院在各种局部战争、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应急情况下,可前置或预置在世界各地.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对耐多药肺结核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全身抗结核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全身抗结核方案治疗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