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允许孩子打断谈话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r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人间的谈话”真的那么重要?
  前不久,我在网上读到了一篇很火的育儿经:轻松一招!让孩子不再打断你的谈话。具体的做法是:当孩子一想插嘴,家长就教育他,并让他先等着,直到大人结束谈话;重点是在这期间,得一直拉着孩子的手,让他知道家长马上就有空听他说话。
  当时我想:哇,这太棒了,正好可以派上用场。要知道,每次我和别人聊天时,家里的熊孩子总要走过来跟我叨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决定试一试。
  第二天,我和一个朋友边走边聊。4岁半的女儿马戈照常来打断,于是我立即执行了“新策略”。
  我温柔地告诉她:“打断大人说话是不礼貌的,下次想说话时可以拉着我的手,等我和别人说完你再开口。”她疑惑地看着我,但没有闹情绪,只是一脸的委屈。我硬着心肠不管她——大家都在讨论这个“育儿经”,都说能让孩子懂礼貌,我也想要一个懂礼貌的孩子。
  当天,我用了这个方法好几次,发现每次她拉着我的手时,都一脸绝望,尽管每次都会耐心地等我结束那所谓的“大人间的谈话”。
  等我终于告诉她“好了,现在告诉我,你要跟我说什么”时,她的回答却是:“噢,没什么……我忘了。”有时候,她也告诉我她想说的话,但热情度远没有一开始那么高涨。
  女儿的反应让我很不安,我忍不住开始怀疑这种方法:
  女儿的打断真的需要如此耿耿于怀吗?
  “大人间的谈话”真的那么重要?
  相对于孩子来说,成年人不是更有耐心吗?为什么要求孩子等待,而不是大人呢?
  回应一下孩子的话题,又真的能花多长时间呢?
  7岁以前的孩子完全“活在当下”,想表达什么时必须马上说出来,根本等不了。我家那快5岁的孩子,想告诉我点什么时还能稍微等一会儿。2岁的那个孩子,则完全不行。
  即使孩子能等待,一直拉着你的手,你的注意力也会分散,因为你知道她想跟你说点什么。与其让她等着,长时间地影响自己,还不如马上回应,花一两秒的时间回答一句:“噢,我知道了!”或者“哇,太棒了!”这样,他们就会心满意足地去玩耍,你则可以继续和朋友聊天。事情就那么愉快地解决了。
  意识到这一点,我果断把“教育她不要打断”的主意抛之脑后。在和丈夫或者朋友,尤其是和家里有孩子的朋友聊天时,开始允许孩子们打断,但会提醒他们:一个一个来,否则什么也听不到;他们会决定谁第一个开口。
  有趣的是,当我和陌生人谈话,或者在商店、餐厅和一些人交谈时,孩子们从不打断。尽管我没有“教育”他们,但他们似乎在观察周围的世界时就已经学习到了,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打断,什么时候不可以——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时候我都允许他们打断,他们反而更清楚什么时候不能这么做。
  这应该是我允许孩子打断谈话最直接的好处。但除此之外,我想应该还有其他潜在的意义。
  比如:因为有人珍视自己的热情,有人认为自己要说的事情很重要,这种被尊重的美好感觉,会让孩子更加自信。
  比如:当有一天真的有重要的事需要打断别人时,孩子不会害怕。
  再比如:因为等待,我将收获孩子更多的“惊喜”。
其他文献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令自己敬佩的人,我也有一个令我敬佩的人,她就是我的外婆。你们看了这篇文章后,一定会羡慕我有一个这样的外婆。  外婆是一個爱笑的人,她一笑起来,脸上就会出现明显的皱纹,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外婆已经六十多岁了,但她还是非常的精神、健康,这得益于她经常下地干农活。  一天傍晚,我和妈妈回外婆家。当我们进门时却发现外婆不在,于是妈妈问舅舅:“妈妈去哪了?”“不用想,肯定又去干活了。”“
有同事问我们如何协调与老人的关系、确保育儿观念一致,萝卜爹想都没想就说:“要分清主次,搞清楚谁说了算,谁当帮手。分清这些再来协调关系,才好办事。”我恍然大悟,我们家的育儿路走得这么顺畅,是因为一开始的根基打得好。  萝卜爹的授权通告  从决定要孩子那天起,我就经常看育儿书,积极向有经验的妈妈取经。孩子还没出生,我俨然已成为半个育儿专家。我的用心,萝卜爹看在眼里,他完全相信我会是一个合格的好妈妈,所
儿子5岁的时候,有一天早上他郑重地向我宣布:“我要骑自行车上学!”  “你说什么?”我一脸惊诧地望着眼前这个小家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仰起嫩嫩的小脸,眨着乌黑的大眼睛,一边戴手套一边认真地给我解释:“昨天,幼儿园的老师说,美国有许多小朋友都骑自行车上学,既锻炼了身体,又有利于环保。我也要像他们那样,做个勇敢的男子汉!”  儿子虽然年纪小,说话的语气,却像大人一样坚定。  脑海里,顷刻涌
捕梦网是北美原住民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它被视为护身符般挂于床头或是窗前,圆形的框代表太阳的东升西落。夜晚,只有好梦才能穿过中间的小洞;而噩梦则会被困于网中,等到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来时,困住的噩梦就会被驱散。  最开始的捕梦网并没有装饰物,但近年来,人们也将羽毛和珠子编到捕梦网上,以体现生命中不同的元素。  其中,羽毛象征空气,这是我们生命中离不开的元素。据说,捕梦网的羽毛一抖动,就有梦穿进
一位90后同事最近当爸爸了,但是在闲聊之间,这位新晋爸爸除了一闪而过的欣喜,更多的是“焦虑”:事业刚起步的他没办法给妻子和女儿足够的照顾;养家糊口的经济压力让他措手不及:人们能理解妈妈的产后抑郁,但是不允许爸爸有小情绪……同事说:“在宝宝没出生之前,我一直偷偷希望宝宝是女孩,现在如愿了,却开心得有点惊慌。”后来我安慰他:你的焦虑都是源自责任感和爱,这不就意味着你努力想要做一个好父亲吗?  怎样做一
斯维特拉娜·霍尔金娜 曾经的俄罗斯国家女子体操队头号主力,奥运会高低杠卫冕冠军。有“冰美人”之称的她在各类国际体操项目中共夺得12枚金牌,现已退役从政。    从小就痴迷历险故事的俄罗斯“体操女皇”斯维特拉娜·霍尔金娜告诉新华社记者,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是她童年时最喜欢的作品。“我一直努力争取像书中主人公鲁宾逊一样勇敢坚韧,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   “可以说,那些小时候在
“孩子咳嗽有自我保护作用。如果只是早晚干咳两声,或是剧烈运动后、进出空调房时咳嗽几声,家长不必担心。感冒初期的咳嗽也不需要特别护理,随着感冒的好转,咳嗽也会好转。  但如果孩子一天连续咳嗽超过七八次,就要留意了。”比止咳更重要的,是祛痰  我们平时说的“痰”,其实就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大部分的病理性咳嗽是由它刺激所导致的。痰液中包含黏液、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及坏死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等成分。如果没
每天都杂务缠身,每一分钟都会恨不得掰成两半用;必须完成行事历上的任务,所以总盯着电子屏幕,或者一溜小跑冲向下一个目的地;无论多么努力地分割自己的时间或者任务,无论同时做多少件事情,时间永远不够用。这种忙得脚不着地的日子,我足足过了两年。  直到上天赐给我一个从容不迫、无忧无虑、会停下来“细嗅蔷薇”的女儿。  每次我要马上出门,她都不紧不慢地收拾自己的小包包,还要戴上一顶亮闪闪的皇冠;  我都迟到5
入夏后,鑫鑫老说肚子饱胀、不想吃饭,有时说心窝痛,反酸,吃冷饮腹痛更明显。妈妈在药房买了两种健胃消食药,吃了一周,未见明显疗效,只好去了医院。  医生化验了血象和肝功能,又做了一次电子纤维胃镜检查,最后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简单开了些药。回家服用一段时间,上述症状逐步缓解,很快恢复健康。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小儿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3~8岁发病率高。占儿科门诊所有就诊量的8%,占小儿胃肠门诊
怕1:妈妈突然不见了  玲玲九个月大,是个大方的小女孩,妈妈第一次带她到老家去见爷爷奶奶时,她并不抗拒在亲戚们手中传来传去,还被逗得咯咯笑。但期间妈妈去上了一次厕所,她却忽然大哭,在奶奶怀里拼命挣扎。  分析:虽然周围都是亲戚长辈,但因为之前没有一同生活过,对孩子来说还是“陌生人”,一旦妈妈忽然不辞而别,孩子就会有被“遗弃”的恐慌,在她这个年纪,并不明白消失的父母很快会回来。  妈妈妙计:去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