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册亨县优质桔梗生产基地规划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30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册亨县桔梗发展现状,从规划思路、建设范围和区域布局及进度安排、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保障措施等方面概述了其生产基地规划,以期通过产业化扶贫开发,实现册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桔梗;生产基地;规划;贵州册亨;2011年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85-01
  册亨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隶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低山丘陵过渡的高原边沿斜坡、珠江上游南、北盘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全县总面积2 598 km2。本着“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扶持产业、扶贫乡民”的原则,为突破制约册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拓宽道路,在冗渡镇建设桔梗优质生产基地133.3 hm2,通过产业化扶贫开发,为册亨县扶贫开发乃至“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示范模式。
  1 册亨县桔梗发展现状
  1.1 种植规模
  冗渡镇自2010年5月发展桔梗种植,共推广种植20 hm2,已形成特色化桔梗种植基地,平均净产值5.7万元/hm2以上,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已总结出成熟的技术经验,为桔梗规模化生产与发展打下了基础。
  1.2 自然资源
  冗渡镇海拔高度580~1 400 m,年平均气温16.7 ℃,年平均降雨量1 300~1 350 mm,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春干夏湿,雨热同季;境内土地肥沃,热量丰富,生态环境好。冗渡镇位于册亨县西北部,区位优势独特,交通便利,地势相对平坦,全镇总面积158.86 km2,农业面积5 252.3 hm2,荒山4 316.5 hm2,适宜发展桔梗种植的耕地有2 666.7 hm2。全镇96.3%的地面水符合国家Ⅰ、Ⅱ类水质标准,生态资源良好。由于海拔差距大,天然隔离条件好,自然生态优越,病虫害发生较少且容易防治,农药用量少;肥料以农家肥为主,化肥用量相对少;无工业、城市“三废”,空气清新,桔梗品质好,有利于无公害、绿色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
  2 规划思路
  2.1 基本思路
  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达到农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全县经济协调全面发展的目的。
  2.2 基本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册亨县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发展适宜本地区经营的优势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优势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种植方向,适度规模发展[1]。既要有政府积极引导推动,又要尊重农民意愿。三是科技优先原则。以科技为依托,推广优良品种,应用先进管理技术,通过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四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桔梗生产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产业。一定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五是产业化经营原则。扶持既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又有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优质核桃生产的龙头企业,形成“企业 基地 农户”到“生产 加工 营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2.3 技术途径
  以县农扶局为技术依托,通过制定技术方案、收集并撰写技术规程、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等措施给予技术支撑。抓好桔梗生产环境质量控制、产中物质投入和栽培关键技术管理,推广育苗移栽,以有机肥为主,应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等多项综合农艺技术[2-4]。以优质桔梗基地为依托,积极推行桔梗生产,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规范桔梗生产技术规程,扩大社会宣传,推动全社会重视桔梗的生产和发展。
  3 建设范围、区域布局及进度安排
  建设范围包括冗渡镇的观音、冗贝、岜么、慢纳等8个村。规划布局总规模为133.3 hm2。具体分布为观音村33.3 hm2、冗贝村33.3 hm2、岜么村6.7 hm2、慢纳村6.7 hm2、毛坪村13.3 hm2、美井村16.7 hm2、冗渡村6.7 hm2、板年村16.7 hm2。配套病虫害防治设备20台,项目标志牌5块。建设目标为2011年底实现桔梗产量9 000 kg/hm2,年产2 400 t桔梗。
  4 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4.1 投资概算
  总资金投入102万元。种子成本:用种量30 kg/hm2,种子单价200元/kg,共投入80万元。有机肥成本:有机肥单价1 200 元/hm2,共需16万元。病虫害防治设备共投入3万元。标志牌建设投入3万元。
  4.2 效益分析
  一是经济效益。收入5.7万元/hm2以上,133.3 hm2总效益约为760万元。二是社会效益。发挥本地气候资源优势,促进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通过广泛的种植培训,普及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项目年产鲜品桔梗1 200 t,加大市场桔梗供应力度,平抑物价,稳定社会;项目配置大量的水利、公路、基础建设,使项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进步。三是生态效益。桔梗为二年生植物,所产生的非经济产物如秸杆等木质化、木栓化程度低,无污染;项目实施过程中参照A级绿色蔬菜基地标准杜绝有毒农药的使用,保证生物链平衡;项目生产以桔梗产业化扶贫为主线,同时实施水土保持、河流整治、土地开发等配套工程建设,变害为利,促进项目区水土保持向良好方向发展,使产业与人居环境得到保护、改善和美化。
  5 保障措施
  5.1 市场营销保障
  册亨县林业开发中心、冗渡镇人民政府和安徽省太和县鹏宇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购销合同,种植面积达66.7 hm2以上,公司在冗渡镇建立加工厂,产品销路有保障。
  5.2 运行机制
  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农业部门牵头主办、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市场运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社会参与、农户主体(能人大户及专业户、贫困户均包括)的工作机制;实行品牌带动战略,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组合机制;实行“公司 合作组织(专业协会) 农户 基地”的市场运行模式,构建多方共赢合力推进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实行责任目标绩效考评、以奖代补、进入退出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逐步构建全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产业化發展格局。
  6 参考文献
  [1] 于浩世.浅析商州桔梗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8,54(2):144-145,155.
  [2] 王永福,董春英,张力源,等.无公害药用蔬菜桔梗生产技术[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20(6):12,14.
  [3] 刘玉凯.桔梗生产栽培技术[J].黑河科技,2000(2):28.
  [4] 马继军,张双定.桔梗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2011(4):92-93.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