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雪莱《西风颂》之美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AO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司马迁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由他撰写的《史记》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司马迁《史记》中尤其为人称道的是他关于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从《李斯列传》中对人物的塑造手法出发,可以浅析司马迁《史记》人物塑造手法。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艺术手法  作者简介:张艺璇(1999.4-),女,河北省徐水县人,辽宁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 要:许穆作为朝鲜17世纪南人的核心人物,带领南人争取政治权利,为南人开拓新的思想,他对秦汉古文的崇尚更是掀起了南人对秦汉古文的追捧,这也使南人开始摆脱朱子学的束缚,拥有了与西人抗衡的思想基础。许穆的出现为17世纪的南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当时乃至后世的南人文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许穆;朝鲜17世纪;南人文坛  作者简介:李思杭(1990.5-),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韩国韩南
摘 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古典文论探索诗学的两部重要著作。本文将运用比较文学中的接受研究,分析同属于古希腊文明的师生二人分别在上述两本著作中阐述出的对待诗歌价值的异同及其原因。其同在于,在认识诗之本性时,柏亚二人提倡的都是理性主义诗学。其异有三:待诗之道“驱逐”与“辩护”、诗之功用“教化”和“净化”、诗歌创作之源泉“灵感说”与“天才说”。  关键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摘 要: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小说家,短篇小说作家,诗人和活动家。《外婆的日用家当》是她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该小说主要以美国20世纪60 年代黑人文化运动为背景,讲述了由百纳被引起的家庭冲突,该文将从荣格的阿尼姆斯原型理论出发,分析女性在面对生活重压下受到阿尼姆斯积极和消极力量的影响。  关键词:阿尼姆斯;黑人伤痛  作者简介:楚怡涵(1991-),女,汉,河南三门峡人,宁夏大学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
摘 要: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运用了多样化的叙事方法,打破了单一叙述的传统,使作品中出现了多重叙述声音。其中,除去传统的全知全能视角外,作者还创造出了真正“作者”以及多位对作品进行了直接或间接叙述的人物,使得作品中具有多重的叙述声音。  关键词:堂吉诃德;叙述声音;多元  作者简介:刘羽倩(1998.8-),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研究方向:文史哲基地、汉语言。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
摘 要:芒罗在其短篇小说《逃离》中,通过不同符号的创造和维持,不仅刻画了女主人公在时间层面上的两次逃离,而且将逃离现象从人返溯到动物,最终上升到对人性的逃离。  关键词:《逃离》;芒罗;符号创造;人性逃离  作者简介:胡志红(1974.7-),女,硕士,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翻译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
摘 要:严复认为“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是翻译之前提和基础,“达”是翻译之目的,“雅”是翻译之语体选择。《人间天堂》是美国20世纪著名作家F.S.菲茨杰拉德的成名作,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著名翻译家姚乃强和吴建国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对原版本进行翻译并出版,本论文将基于严复的信达雅理论对姚乃强和吴建国译本进行对比评析,以其从中得到一些指导。  关键词:人间天堂;翻译;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