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为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培养,实施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应变学生为课堂主体,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的探索,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合作和交流的能力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转变了教学模式,在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数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45-01
  前言:初中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特点。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不仅有助于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对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变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转变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对人才进行了有效的全面培养。
  一、运用小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积极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在充分了解班级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基础之后,科学的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自身的任务,并且要同组内其他成员进行合作,才能够将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完成。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能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来,通过与组内成员的交流和自己的努力,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其次,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促使学生自主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有利于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身努力的重要性,从而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为小组活动奉献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1]。
  二、变学生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作为课堂主体,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客体,只负责认真听讲和努力记忆。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锻炼,更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我国初中数学教师应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加强同学生的交流。课堂教学中,应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作为客体,只负责对学生进行引导。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死记硬背数学公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程目标告诉学生,引导学生有步骤的进行自主的思考,逐渐完成教学内容。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主动的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当学生们通过思考,却无法解决困难的时候,教师适时的对其进行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勾股定理》这一课的讲解过程中,首先可以将相关的理论教授给学生,然而这样做并不能够使学生对该定理充分的进行掌握,此时,教师就可以出一道相关的数学题,如已知AD是△ACB的高,且AD的平方等于BD乘以DC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解决这道题,学生们的思维能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通过思考和探讨,有些小组能够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来,而对于无法找到正确答案的小组,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思想的误区,从而将问题进行解决。这样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2]。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具有抽象和深奥难懂的特点,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失去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对数学课堂的恐惧,不利于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应积极引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软件,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以立体化、生动化的方法展示出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还能够以音频、图像等功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开始思考问题,开动脑筋,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促进学生更好的运用数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3]。
  结论: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生活中的能力,同时还要对于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初中数学教师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学生为课堂主体,以及采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索,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并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卞正莲.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2]李曦. “创设情境,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3]赵永.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在拉萨市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藏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要】自主探究模式是课改下所倡导的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也是有效贯彻落实“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学习方式之一。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也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有效的将自主探究模式应用到数学课堂活动之中,以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探究模式 初中数学 问题情境 解题 讲评  【中图分类号】G633.6
【摘要】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给学生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以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思考、猜测、验证、反思推理等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想、做、说的机会,让学生讨论、质疑、交流、互动、探究。本文在注重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猜一猜、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中,在互相交往中,在多种感官协调合作中感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不断发展,新建本科院校逐渐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高等数学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结构的一部分,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而问题式教学法的出现及推广,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有效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本文将从问题式教学法概念及重要性入手,并提出该方法在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neret&Buhrer)Nickle是林业重要病原,主要侵染松树造成松材线虫病。该病传播蔓延迅速、寄主植物分布广、防治难度大,被称为松树的“
【摘要】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等的数学思维过程。教师要以务实的眼光审视新课程背景下的概念教学,力求做到让学生想探究,能感知,明本质,善致用,让数学概念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提升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探究 感知 本质 致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44-01  数学学
【摘要】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一直以来都是高职院校所有数学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提高高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是让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性因素,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普遍出现了学生对高等数学毫无兴趣的现象,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兴趣的定义和作用的概述,并分析了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进一步针对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提出一系列的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推
近年来,因大气CO2浓度不断升高,碳研究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土壤碳是全球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沿海沙地5种竹林为研究对象,对沿海沙地不同竹林的活性有机碳和土壤呼吸差异
【摘要】在网络信息时代,各行业对人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相关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以通信网络教学为例,作为一门新兴课程,也引起了各高职院校的格外关注。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通信网络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教学手段、课程内容和实验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和实践方案,以期能够对高职院校通信网络课程教学
【摘要】群是近世代数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群在集合上的作用是群论中的重要概念并且在组合计数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为目标,对近世代数中“群在集合上作用”部分在教学时进行内容优化,增加其在组合计数中应用环节的讲解,以在实践中的应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近世代数 群在集合上的作用 课程改革 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商洛学院科研基金(12SKY011,13jyjx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