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来源 :语数外学习·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一波一波地吹入乡村中学。国家级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省级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送培到县,送培到乡等活动不断开展,可数学课堂教学状况仍不如人意,课堂上一部分学生热热闹闹,一部分学生偷看小报,个别学生偷懒睡觉,形式新颖不见成效。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尴尬局面时常出现,有许多问题正束缚着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条。
  1.教师每节课到底讲多少?怎么讲?如何问?
  2.每节数学课上学生到底如何定位?数学课堂上问题学生怎么办?是舞大棒还是吃糖果?
  3.教材到底如何用?是抛开教材或蜻蜓点水还是仔细打磨?
  4.数学课堂教学有没有固定模式?是根据教材根据学生而定,还是按照上级推广的模式?
  5.多媒体到底用多少?
  新课程教育实施面临很多困难,上面的问题我们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都作了不懈摸索,可收效不明显,数学教学新课程理念始终得不到有效实施。通过培训学习,结合教育专家经验,我作了如下的思考。
  首先,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我们的数学课堂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由原来的填鸭式变为满堂灌,要学习专家先进的教学理念,每篇课文设计问题要问的到位,要有层次,问要问得有趣,要问得艺术,好的提问是解决问题的一半。课堂提问需要智慧,更需要爱心。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生存有价值的问题,让课堂灵动传神。教师不仅是编剧导演,还应该是演员。
  笔者的提问坚持三个原则:鼓励的原则——提问要给差生一个被认可的机会;赏识原则,奖励积极性——提问要给优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公平原则——中等生在任何一个课堂都是最多的,提问要给他们自信的机会。在笔者的课堂上,问题永远有三类:简单的“爱心”问题、稍难的“知识”问题、灵动的“运用拓展”问题。
  学习简单的定义问题时,笔者把机会提供给需要鼓励的同学;较难的问题由学生讨论完成;课内课外的拓展练习留给优生。
  其次,课堂是为学生提供的,学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他们是课堂的主体,让他们学到知识、技能是我们的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什么事情都让学生去办,学知识技能让学生自主、合作就能完成,老师就充当旁观者,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师在课堂上是引导者、指导者,教师占用时间应该较多,学生应该是接受者,参与者,合作者。对问题学生不能放任自由,学生自主学习必须认真对待结果,不能流于形式,而应鼓励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采用“大棒加糖果”策略,让课堂精彩。
  再次,数学教材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教材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抓手,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魂,教师应该挖掘教材资源,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数学新课标提倡个性化、创造性学习。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需具备一定的课堂开发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善于灵活运用好数学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文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的习惯。必要时可将教材的知识重新组合,让学生举一反三。切不可在没有阅读教材的情况下,就让学生说出知识点,一些学生七零八碎地在前面说,老师就带全体学生在后面跟着跑,课本翻得哗啦啦地响,一节课下来,学生对知识的思路和结构没有印象。
  还有,数学课堂教学不应受教学模式限制,传统法”“六步导学法”“浸入式”等都不错,应根据自己的学生情况,因文而定、因课而改、因时而变,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数学课堂教学激趣也很重要,作为教师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搭建学生与文本的沟通平台就要智慧地创设对话的环境。特级教师于漪曾打过这样的比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的环节。所以每一节课都应精心地设计导语,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余映潮老师说:“你精心设计的导语只是引发了学生的赞叹,那你只成功了一半。”那么另一半的成功在哪里?就在于非常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就是开课揭题,直入情境。它一方面给学生争取到积极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一方面给教师提供了诗意设计艺术思考的机会,同时让课堂显得简洁、洗练,教学的情味浓郁。当然在不同的内容应用不同的方法,同时也要注意激趣,根据情况而定。
  另外,多媒体运用当然好,但不要认为它是万能的,堂堂课用,从头用到尾,用多了也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要让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点睛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做到“效果最佳、时间最省、过程最简”。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学习意境。
  总之,数学教学不是为了体现崭新的教育理论和展示先进的教学手段而存在的,它应该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土,是呈现生命本色的天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热爱数学,会学数学,坚持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本报告系统阐述了空间数据系统的种类和在航天测控通信体制中的地位,以比较分析三种航天数据系统标准和CCSDS标准的国际国内应用现状、工程实践、发展趋势入题,以中国航天工程
继美德合作的低低卫星跟踪卫星模式的重力卫星GRACE顺利发射升空,卫星跟踪卫星技术应用于地球重力场的研究真正地全面展开。鉴于有关方法和技术尚未成熟,且重力卫星在地震监测
地震台阵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从单纯的核查,更多的转为借助台阵观测系统、运用台阵观测技术和利用台阵高清晰资料开展地球物理学领域的研究为主要任务。利用台阵高清晰资料提
目前,随着勘探目标愈加复杂,传统单一地球物理方法无法满足当前的勘探要求,并且受到地球物理反演问题多解性影响,使得综合地球物理勘探之路势在必行。联合反演的目标是获得满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和迅猛发展,实现成果的可视化表达,已经成为深入认识研究对象的有效手段,三维动态可视化更是可视化中高级阶段与发展趋势,在地学研究领域中已成为开发
乡村民宿近年受旅游者青睐。近日从苏州市政府办公室获悉,该市近日印发了《关于促进苏州市乡村旅游民宿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不得作住宿经营使用,且乡
由于星载雷达可以方便地观测地基雷达较难观测的海洋区域,并且所覆盖的区域面积广大,能够提供大范围内的降水分布、监测强灾害性天气-如台风、暴雨等。这些正好能满足近年来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