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6在痤疮囊肿皮损中的表达及痤疮丙酸杆菌体外对THP-1细胞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ne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寻常痤疮患者囊肿皮损中白介素6(IL-6)的表达,并观察痤疮丙酸杆菌体外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信号分子p38MAPK及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

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例痤疮患者囊肿皮损和6例健康人皮肤组织中IL-6 mRNA表达水平。用2 × 106、2 × 107、2 × 108 CFU/ml灭活痤疮丙酸杆菌菌悬液或脂多糖(100 μg/L)刺激THP-1细胞,同时设培养基对照组和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组(先用20 μmol/L SB203580处理,再用2 × 108 CFU/ml痤疮丙酸杆菌刺激),作用不同时间(1~ 6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6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清液中IL-6含量。2 × 108 CFU/ml灭活痤疮丙酸杆菌菌悬液刺激THP-1细胞15、30、60 min或脂多糖(100 μg/L)刺激30 min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

结果

痤疮囊肿皮损和健康对照皮肤IL-6 mRNA水平分别为3.680 ± 0.790、1.155 ± 0.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47,P < 0.05)。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浓度痤疮丙酸杆菌组、脂多糖组、培养基对照组IL-6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32.3,P < 0.001,ν= 4),痤疮丙酸杆菌刺激1、3、6 h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 526.6,P < 0.001,ν= 2)。2 × 108 CFU/ml痤疮丙酸杆菌组、脂多糖组、培养基对照组上清液中IL-6浓度分别为(1 618.22 ± 32.23)、(3 212.06 ± 353.00)、(147.10 ± 0.53)ng/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ν= 2,F= 102.35,P < 0.01)。2 × 108 CFU/ml痤疮丙酸杆菌作用于THP-1细胞15、30、60 min后磷酸化p38MAPK蛋白水平升高。SB203580组THP-1细胞IL-6 mRNA水平与未抑制组比较明显降低(t= 15.91,P= 0.004)。

结论

寻常痤疮患者囊肿中IL-6 mRNA水平显著升高。痤疮丙酸杆菌体外可激活人THP-1细胞信号分子p38MAPK,促进其分泌IL-6。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女阴硬化性苔藓(VLS)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在北京医院皮肤科就诊的VL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年龄、病程、既往诊治情况、临床合并症、症状、皮损特点等。结果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共收集129例VLS患者。总体发病年龄呈正态分布,峰值为25~ 30岁,绝经后发病仅占14.0%(18例)。9.3%(12例)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甲状腺疾病为主。瘙痒为主要症状(122例,94.6%),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发类固醇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方法对2013—2016年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798例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类固醇糖尿病发生的影响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类固醇糖尿病患者三餐后血糖水平,t检验比较类固醇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结果798例患者中,类固醇糖尿病患
目的探讨紫檀芪对HaCaT细胞急性中波紫外线(UVB)损伤的防御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MTS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紫檀芪作用后HaCaT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与坏死率,筛选无毒性紫檀芪浓度。HaCaT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UVB组和2.44、4.88、9.75 μmol/L紫檀芪组及2.44、4.88、9.75 μmol/L紫檀芪+ UVB组。Western印迹法检测紫檀芪和UVB处理
期刊
目的探讨生存素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生存素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培养的A431细胞分为3组:生存素siRNA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50.0 nmol/L脂质体包裹的生存素基因序列特异性siRNA、无关序列siRNA阴性脂质体及预制囊泡转染。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A431细
目的观察3种微创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下肢慢性静脉曲张综合征患者79例,共94条患肢。根据临床表现,采取静脉腔内激光、点式抽剥术、泡沫硬化剂注射中1~ 3种方式治疗。通过体检及血管多普勒彩超动态观察术后静脉曲张消退情况、复发情况以及并发症等。同时,通过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DLQI)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 6个月(平均4.2个月),未见复发。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