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般身份转变的背后——南京小西湖历史地段保护再生中的“整体租赁”改造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保护再生工作中常因复杂的产权关系及产权人诉求不一等问题导致建设工作陷入困境,由此“整体租赁”改造模式作为一种应对策略不断被提及.文章以南京小西湖历史地段内的马道街29号更新改造为例,探讨整体租赁这一改造模式.马道街29号从民国至今经历了涉及位置、归属、功能等方面的多重身份转变.设计中建筑师采用了加法、减法、加减法等改造措施以应对其丰富的历史,并指出这座民国小楼诸般身份转变的背后,承载的是守护生活记忆的各种方式.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规范化和国际化,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自我发展、迎接挑战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就如何利用PDCA循环方法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展开讨论,以一家企业为例,从体系策划到体系运行,并采用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绩效评价手段,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最终通过第三方认证.操作方法可为类似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元代以降在以太原为中心的汉传佛寺中,出现了一股水陆道场的营建风潮.浑源永安寺传法正宗殿作为明清晋北州城举办水陆法会的典型场所,在空间意义构建和匠作习俗呈现两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以永安寺风土建筑为例,通过造像、壁画与彩画的整体组织,分析了设计者将流行信仰元素引入旧有场所的空间意义重塑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同时,通过比较中轴线两侧壁画与彩画基于对画方式的表达,探讨了风土匠作体系中“画师型”和“匠师型”施绘者从创作观念到绘制手法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