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麦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qj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淮麦22的特征特性,并从培育壮苗、科学肥水运筹、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阐述了淮麦22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
  关键词 淮麦22;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0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231-01
  
  淮麦22(原名淮麦0208)是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于1997年用高产品种淮麦18为母本,扬麦158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连续选育而成,2003年定名为淮麦0208,2007年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7005)。我县于2005年引进试种3 300m2,平均产量为8 158.5kg/hm2,比新麦11增产6.67%。2006年种植3 300 hm2,平均产量8 494.5kg/hm2,比新麦18增产8.54%。2007年作为省良种补贴品种种植6.5万公顷,平均产量6 978kg/hm2,比常规品种增产10.3%。
  
  1特征特性
  
  该品种半冬性、中晚熟,生育期235d左右。幼苗匍匐,叶小细长,叶色深绿,冬季抗寒性强,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高85cm左右,株型稍松散,旗窄短,上冲,蜡质多,长相清秀,穗层不太整齐,穗码密,结实性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中等,黑胚率低,熟相较好,外观商品性好。春季植株起身晚,发育慢,抽穗稍迟,抗倒春寒能力较好,茎秆弹性较好,较抗倒伏。产量结构较协调,平均穗数604.5万穗/hm2,每穗实粒数33粒,千粒重39.7g。抗病性鉴定:高抗秆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和赤霉病。2005年和2006年经国家黄淮海南片区试抽混合样测定,容重分别为793g/L和788g/L,蛋白质(干基)含量分别为13.28%和13.71%,湿面筋含量26.1%和27.1%,沉降值28.1mL和28.6mL,吸水率52.2%和54.2%,稳定时间6.6min和5.5min,最大抗延阻力305E.U和271E.U,延伸性13.2cm(2006年),拉伸面积54cm2和52cm2
  
  2高产栽培技术
  
  2.1培育壮苗
  2.1.1 播期选择。该品种苗期抗寒性好,播期弹性较宽,淮北地区10月初至10月下旬播种均可,最适播期为10月5~15日。
  2.1.2合理密植。基本苗180~225万根/hm2,条播用种90~120kg/hm2,撒播用种135~165kg/hm2,黏壤土及基肥少的情况下播量略增。
  2.1.3种子处理及播种。播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病粒、残粒、瘪粒,达到均匀饱满。晴天晒种2~3d,用25%三唑酮 可湿性粉剂50g和50%辛硫磷乳油50~100mL对水4~5kg用喷雾器喷雾拌种50kg,或者用拌种特拌种,拌匀堆闷4~5h后播种。机械条播的行距20~25cm,播深2~3cm。这样有利于培育壮苗,从而提高小麦生育后期抗灾能力。
  2.2科学肥水运筹
  2.2.1科学施肥。淮麦22较耐肥抗倒,宜中上等施肥量。一般施纯氮225kg/hm2左右,配合施用磷、钾肥。基肥∶平衡肥∶拔节孕穗肥以5∶1∶4为宜,目标产量6 750~7 500kg/hm2的施肥模式如下。
  (1)基肥。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总施氮225kg/hm2为宜,基肥占65%~70%,折合施尿素300~375kg/hm2,或碳铵825~900kg/hm2,基施五氧化二磷90~105kg/hm2,折普钙(含五氧化二磷12%~14%)750kg/hm2和氧化钾75~90kg/hm2(折氯化钾150kg/hm2)。
  (2)追肥。提倡追施冬前平衡肥和拔节孕穗肥,越冬前(12月上旬)施尿素37.5~45.0kg/hm2促平衡。拔节后(倒三叶露尖)追施拔节孕穗肥,施尿素60~90kg/hm2为宜。
  (3)叶面喷肥。一般在灌浆初期结合病虫防治,实行肥药混喷,用2%尿素液或叶面肥15袋/hm2对水750kg于晴天下午4时后均匀喷雾,以提高粒重和品质。
  2.2.2开好田间一套沟。播种后要立即开挖好田间内、外三沟,使其沟沟相通,达到能灌、能排。春季要清沟理墒,达到防涝降渍。
  2.3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2.3.1病虫害防治。麦子返青期以后要及时防治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纹枯净等对水喷防,间隔7~10d重复1次;拔节后主要防治白粉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0~1 125 g/hm2,或禾果利300g/hm2对水750kg防治白粉病和锈病1~2次;小麦孕穗至扬花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g/hm2,或25%使百克450~750g/hm2喷雾防治赤霉病,隔5~7d再喷1次;专治蚜虫用10%吡虫啉225~300g/hm2对水450kg喷雾。5月上旬实行药肥混喷,兼治病虫,防早衰,可用病蚜清(或虫病灵)加使百克(或多菌灵)加叶面肥喷雾1~2次。
  2.3.2化学除草。冬前用6.9%骠马或7.5%金马1 050mL/hm2对水450kg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麦苗二叶一心期用50%草博士1.875kg/hm2,或扫草1.500kg/hm2对水750kg防除单双子叶混生的麦田杂草;麦田四至六叶期,用75%巨星干粉15.0~22.5kg/hm2,或快灭灵30g/hm2加13%二甲四氯水剂2 250 mL/hm2对水600~750kg对草喷雾。
  
  3参考文献
  
  [1] 吴政春,嵇友权.优质专用小麦淮麦2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4):77.
其他文献
摘要 扬97-65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等优点,在安徽省寿县示范推广,产量、性状均表现良好。在栽培上应抓好精细整地、适期播种、精量播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从而保证扬97-65高产、优质。  关键词 小麦;扬97-65;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233-01    扬97-65是江苏里下河农科所育成的优
摘要 介绍了2007年阜宁县烟粉虱发生情况,分析了2007年阜宁县烟粉虱发生特点,并提出防治对策。  关键词 烟粉虱;防治;江苏阜宁;2007年  中图分类号 S4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8-0160-01    烟粉虱又名棉粉虱,2003年首次在阜宁县施庄镇老棚室基地周边玉米、棉花、大豆上发生危害。近年来,随着本县设施栽培和特种经济作物面积的扩大,发生范围逐年
摘要: 近年来,苹果锈病在灵武市发生普遍,对当地苹果产业造成很大危害。通过对苹果锈病的症状、病原特性的观察和田间调查,初步摸清该病的发生规律和发病原因,进一步明确了苹果锈病的发生与转主寄主桧柏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苹果锈病;发生规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611.1 5文献标识码 : 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180-02 
摘要: 根据葡萄生长的各个阶段,总结了设施栽培葡萄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技术,以期为葡萄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葡萄;病虫害;设施栽培;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182-01    葡萄病虫害发生的种类较多,如炭疽病、黑痘病、蔓枯病、灰霉病、透翅蛾、介壳虫、螨类和夜蛾等,一直困扰设施栽培葡萄的生产,市场上品种繁多的杀菌剂又使
摘要 通过对厦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体制演进以及发展前景分析,阐明走“专业公司除治”是森林病虫害防治改革发展的方向,并指出现有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防治;公司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 S7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4-0088-02    森林病虫害[1]是森林的主要灾害之一,它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严重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和治
摘要 从鱼池选择和清理消毒、苗种放养、饲养管理、鱼病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斑点叉尾的苗种培育技术,以供广大养殖专业户参考。  关键词 苗种培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9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2-0201-01    1鱼苗培育  1.1鱼苗池的选择  应选择注排水方便、池埂牢固、土质好、不漏水、池底平坦、淤泥适量、光照充足的鱼池。面积以667~1 333m2
摘要: 通过对石煤烟气危害水稻31年的观察和研究,探讨了石煤烟气对水稻危害的症状、分布和发生规律以及危害程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  关键词:石煤烟气;水稻;危害;类型;分布规律;发生规律  中图分类号:X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290-01    湖南省益阳石煤发电综合利用试验厂(简称九二五),1978年建成,采用35T/H沸腾燃烧锅炉,先用60m烟囱排
摘要 介绍了马铃薯新品种陇薯5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 陇薯5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0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4-0059-01    马铃薯新品种陇薯5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技术,并经系统定向选育成功的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互助县从2005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
摘要 阐述大麦新品种扬农啤4号的特征特性,并介绍该新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期、基本苗、群体构建、肥料运筹、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该新品种的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扬农啤4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2-0143-01    扬农啤4号是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在1994年以自育的高代品系苏91-7
摘 要 电影《被告山杠爷》中具有法律争议的情节折射出国家法律和宗族权力的冲突,冲突可抽象为法治与礼治、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冲突。本文在十九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结合乡村治理现实,从宗族权力、法治建设、民间纠纷等角度研究如何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的法治现代化。既要发挥法律的作用,也要重视民间法的力量,关注村民的法律创造力,从而更好地治理基层问题。  关键词 山杠爷 乡村治理 宗族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