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特殊儿童家庭积极贡献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教育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采用《学前特殊儿童家庭积极贡献问卷》对重庆市141名学前特殊儿童家长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家庭积极贡献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重庆市学前特殊儿童家庭积极贡献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在地域、父母角色、子女数、家庭形态、障碍程度、健康程度上差异显著.城镇家庭更能感受到家庭价值与意义,积极贡献更多;父亲比母亲更理性和公正;独生子女家庭、障碍程度越轻的家庭越能体会到孩子的价值与意义;小家庭更能感受到对孩子的爱与责任;孩子身体越健康的家庭,家长工作与生活更积极、更能体会到价值与意义、更亲密与快乐、更愿意付出、应对能力更强、积极贡献更多.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强化政府职能,制定有针对性的资助政策;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增强学前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专业指导;多方携手支持与关爱,缓解学前特殊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和照顾倦怠.
其他文献
在国际教育界,“问题导向教学”或“问题求解教学”之研究已有年月.在人工智能领域以“问题导向”为核心的“深度学习”技术兴起之后,此研究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观“外”思“内”,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虽有著书立说,但付诸实践者相对鲜见.原因自然不少,对其认识不足乃主因之一.
期刊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幼儿园劳动教育萌芽于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思考,成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余年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探索,并在新时代“五育并举、整合育人”的时代旋律引领下走向深化.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间,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起步、举步、迈步、阔步四个阶段,主要有幼儿园劳动教育本质内涵、价值旨趣、内容形式、现实问题四大议题.管窥未来趋向,幼儿园劳动教育应恪守“教劳结合、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持续探索幼儿园劳动教育育人规律,坚持完整育人、创新劳动的价值理念,不断完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