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号”将搁浅捷克港?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欧盟换届期间的轮值主席国,捷克和下任轮值国瑞典所承担的角色会相对重要一些。中国应及早关注这方面的动向,并提前与瑞典打好交道,而不是斤斤计较于捷克任内的一些细小决策。
  
  2009年元旦零时,随着布拉格格莱德纳公园“时间机器”雕塑上的标志开始发光摆动,捷克正式执掌为期半年的欧盟帅印。捷克副总理亚历山大·冯德拉称,对入盟才5年的捷克来说,提过高的任内目标没有意义,能源安全、对外关系和经济问题将是捷克关注的重点。欧洲议会议长珀特林打气说,首个轮值欧盟主席国的新成员国——斯洛文尼亚在2008年上半年的出色表现已经证明,能否成功履行欧盟主席国责任和加入欧盟时间的长短无关。
  然而,考虑到重启《里斯本条约》批准进程是捷克主席国任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外界普遍怀疑欧盟这艘搭载了27个国家的“巨轮”可能在首个“疑欧派”当总统的国家掌舵期间“搁浅”。德国《图片报》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就显示,79%的德国人认为捷克将不能圆满完成欧盟轮值主席国的角色,甚至有近一半的人认为捷克表现将不如它的前任法国。
  捷克是否能够不辱使命,将可从欧盟面临的以下四方面内外挑战中——得到检验。《里约》重启难度加大
  迄今为止,作为欧盟宪章的《里斯本条约》已获得欧盟成员国中除捷克和爱尔兰以外的25国批准。本来,倘若《里约》如期通过各成员国批准,2009年6月欧盟各部及欧洲议会选举就可以按照《里约》进行,譬如选出欧盟“总统”即常任主席,那么捷克就将是欧盟末任轮值主席国,可是囿于爱尔兰的公决门槛和捷克的拖延表决,该计划已被大大推迟。
  捷克总理托波拉内克虽是《里约》的赞成派,但目前执政党在国会并不占明显优势,而且执政党和反对党内都有人反对《里约》,其中以托波拉内克所在的公民民主党的前任主席、现总统克劳斯最为知名。捷克实行议会制,但总统和总理在外交事务上均有决定权。总统克劳斯作为典型的疑欧派,曾多次抨击欧盟“民主赤字”、官僚主义和超国家的管理制度,并坚决拒绝在捷克总统府悬挂欧盟旗帜,认为接受《里约》将会使国家丧失主权;在捷克宪法法院裁决《里约》不违宪之后,又表示他只会在爱尔兰批准该条约后才在文件上签字。
  由于政治领袖意见不一,捷克众议院决定把对《里约》的批准辩论推迟到2009年2月3日进行。这对以总理为首的赞成派是一个打击,因为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恶化,欧盟预算中对转轨国家转移支付的部分将不得不裁减,欧盟作为经济助推器的形象将难保,接踵而至的则是欧盟经济一体化对于政治一体化的“溢出效用”开始减弱。捷克舆论研究中心(CVVM)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已有超过半数捷国民反对批准《里约》。其理由之一便是:欧盟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无能表现和欧盟经济的大幅衰退,让新成员国民众对其原有幻想破灭。
  
  如果捷克在任期内无法批准《里约》,那么也将很难说服爱尔兰在第二次全民公决中批准该条约。忙于应付金融危机的爱尔兰政府现无暇顾及条约的重启进程,爱尔兰欧洲事务部长迪克·罗奇不久前表示:“爱尔兰再次举行全民公投不可避免,但新的公投只有在耐心同欧盟沟通、消除国内公众对《里约》的意见和担心后能举行。”而正如爱尔兰《观察者报》所指出的,“经济萧条加深了国人对欧盟建设的悲观情绪”,重启《里约》将步履维艰。
  
  经济一体化备受冲击
  
  政治一体化成骑虎之势外,欧盟的经济一体化之路也不平坦。由于欧盟在早期应对金融危机时暴露出协调程度低和反应速度慢等问题,英国在2008年10月抛开欧盟单独行动,宣布向本国银行注资500亿英镑,政府还公开了详细的救市方案。一个月后,轮值主席国法国才提出由欧盟成员国共同出资,设立一个总额为3000亿欧元的欧盟共同救市基金,但这一方案随即遭到非欧元区的英国、瑞典等国的反对。不久,德国宣布政府将提供私人存款担保,成为继爱尔兰、希腊之后第三个单独对银行存款实行全额担保的成员国,这也引起了欧盟其他国家的不满。几经周折,欧盟委员会才于最近决定要出台一项总额达13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可捷克作为中东欧最发达的新成员国,因自身受金融危机冲击较轻,对该计划并不感兴趣。目前,欧盟各国在危机应对举措上仍争吵不休。捷克副总理冯德拉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强调,在捷克领导欧盟期间,有关欧盟银行和金融机构监管的讨论将会更加激烈。
  至于初告成功的欧元区建设,也在危机背景下暴露出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当属“欧元区稳定公约”受到挑战。稳定公约规定欧元区国家新增国债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但为应对危机,法、意等成员国在国民的强烈要求下,计划大幅提高财政支出,并呼吁修改稳定公约。这与一直坚持公约的德国格格不入。一旦公约被改变,一直以稳定为信誉保障的欧元就会受到冲击,这对曾期待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如波兰)而言并非好消息,但在宣称2012年将加入欧元区的捷克看来,稳定公约所规定的预算赤字限制对新成员国而言并不合理,捷克国内曾多次表示异议。在担任欧盟主席国期间,捷克有可能倡议修改该公约。
  
  欧俄关系将会停摆?
  
  回顾2008年,因2月份欧盟支持科索沃独立及8月份俄格爆发武装冲突,本就磕磕绊绊的欧俄关系曾两度陷入僵局。之后虽说以德国总理默克尔为首的一派主张“迎战”克里姆林宫的恐吓,但由于法国总统萨科奇强调与俄对话的重要性,欧俄关系总体上还是处于回升态势。如今,由于捷克主导欧盟内外方针制定,“维谢格拉德集团”中的另三国——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也首次有机会影响欧盟决策,而该集团对俄具有较强的防范心理,其中的波兰和捷克还在去年与美国签署了反导协定,因此欧俄关系在2009年可能再度震荡。
  震源之一是乌克兰。俄罗斯供应着欧洲1/4的天然气,其中80%要过境乌克兰,而2009年1月1日,由于供气价格和过境费率争议,俄大棒一挥,对乌克兰停供天然气。乌总统尤先科随后承诺将在N内解决本次争端,不会截流过境运往西欧的天然气。对此,捷克表面上称欧盟不会插手乌俄“双边问题”,但事实上,欧盟不可能对在移民、军港租期、加入北约等方面与俄分歧多多的乌克兰袖手旁观,何况捷克和乌克兰现阶段都亲美反俄。由于天然气争议,乌外交部此前曾抛出将与西方国家合建导弹防御系统的言论,严重刺激了俄罗斯。另一方面,莫斯科企图组建“天然气欧佩克”垄断对欧供应渠道的野心,也成为欧俄构建战略互信的障碍。捷克虽计划在任期内组织欧盟—俄罗斯峰会,但莫斯科可能不会响应。
  乌克兰之外,东欧部署反导系统、格鲁吉亚加入北约,以及摩尔多瓦加入欧盟等问题也将继续阻碍欧俄接近。俄罗斯新近部署在加里宁格勒的“伊斯坎德尔”导弹,与 美国在捷克、波兰的雷达和反导系统“遥相对应”,且威慑到所有东欧国家,令后者主张对俄实施预防性外交。在法、德提议下,2008年12月初的北约成员国外长会议搁置了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一事,但捷克却公开表示支持格入约。作为反制,俄罗斯除了继续支持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进程外,还想把摩尔多瓦和俄罗斯之间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的归属问题当作筹码——俄格战争爆发后,梅德韦杰夫曾警告摩尔多瓦应以格鲁吉亚为鉴,少涉足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欧盟则“声援”摩对俄的反抗,捷克也多次表示支持摩入盟。欧俄话不投机,使得12月18日第三轮格鲁吉亚问题国际会议在日内瓦无果而终。
  欧俄关系会否坠入冰点目前还很难说但肯定不会像萨科奇主导欧盟时那么顺畅。对华交涉更强调人权
  过去的一年中,欧盟屡次以捍卫人权的名义损害对华关系,例如在拉萨3·14事件后片面指责中国政府。随着萨科奇和波兰总理图斯克相继公开会见达赖,以及达赖受邀在欧洲议会发表演说,再加上欧盟在“沃维汉间谍案”上向北京施压、德国宣称要收留关押在关塔那摩监狱的17名中国东突分子,中欧关系几乎跌入谷底,重开中欧峰会愈显遥遥无期。
  在上述诸多事件中,捷克的身影尤为活跃。捷政要屡屡拿人权问题说事:4月,捷总统和总理均宣布因西藏问题而不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捷总理后来又在新闻发布会上公然佩戴“藏独”徽章;外长施瓦岑贝格甚至将北京奥运会比作纳粹德国1936年举办的柏林奥运会;此后,捷克议员叉在议会打出“藏独”旗帜羞辱到访的中国代表;年末,提出《七·七宪章》的捷克前总统哈维尔还对中国的内政发表评论意见……这些举动已经让中捷双边关系大受影响。在捷克轮值期间,欧盟对华政策若也任由这种人权思维主导,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幸欧盟主席国的轮值期限只有半年,2003年以来已经先后从爱尔兰、荷兰,卢森堡、英国,奥地利、芬兰,德国、葡萄牙等10国手中完成交接。一般而言,大国轮值期间欧盟可能通过的重要决策更多,而在大国任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紧接着的小国也难以推动。即便是被捷克列入议程的召开欧盟峰会斡旋中东和平、继续欧盟东扩、与加拿大签署自由贸易协议等问题,也难以在6个月内取得突破。不过,如《里约》无望及时启动,2009年欧洲理事会将因循旧例,推选新的5年一任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同时欧洲议会也将改选。作为换届期间的轮值主席国,捷克和下任轮值国瑞典所承担的角色会相对重要一些。中国应及早关注这方面的动向,并提前与瑞典打好交道,而不是斤斤计较于捷克任内的一些细小决策。
其他文献
政治的开放程度为中国的法制进程提供了一个不可逾越的边界,法治主义的真正核心恰恰是在对于这个边界的扩展,于是人们难免收获扭曲的法治主义或修辞学的法治主义。这一点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学困境几乎是一样的。    中国法制变革的30年,从总的方面来说,是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大转型的一个部分.如果说鸦片战争以来的150年中国经历了三次大型的社会巨变,即晚清变法、辛亥革命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么,这30年
制度突破的时候,正是那些有准备的人,帮人们留住了机会。  2006年,是个喧嚣的年份,也是一个沉寂的年份。年关将至,主持人跳槽,女演员上床,稳稳霸占了诸多媒体的头条许久。人们的新闻需求稀缺到什么程度的时候,才能让这两条消息占据头条呢?世界似乎索然无味了。  我们的世界曾经异常地沸腾,政法系概念的探索,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业主集体维权的蓬勃,有担当的知识分子集体亮相,直到2005年对于刑讯逼供的大规
“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政治家和作家本杰明·迪士累利的这句名言,很少被用在中日关系上,因为很多中国人对日本特有的疏离感远远超过了亲近感,更因为当前中日之间的战略互惠举措不足,现实利益之争却比比皆是。但是,笔者这里仍然要沿用这一框架,并且辨别出什么是核心的利益冲突,什么是可以妥协、共赢的利益区间。只有理解了各自的“基本需要和欲求”,双方才可能有所放弃有所得。    
文道结合,古今一例。“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口号一直在喊,然而,真正落实到行动实处,或者“行动”得法——既不损害语文教学又能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确实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如“走走形式”“按政治课来上”两种极端等。因此,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去,切实做到文道统一、和谐发展,才是确保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提高认识,强化意识,重视中学语文教学中
官方对NGO和志愿者的核实和清理工作正逐步加强,“不排除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志愿者旗号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的活动”。一些NGO自身的能力建设水平也决定了他们无法在灾区长久服务。    汶川地震那会儿,郑珂珂和几个同仁满腔热情奔赴灾区,从北京驾车输送物资过去。之后,他们决定呆在那里,继续帮忙。而这种想法在过去一年间,却不断遇挫。  他们拟向灾区学校提供一些资源援助,以支持当地的教育重建。凡事总需程序,他们若
《南风窗》专题探讨我国的大学教育危机,封面的标题,问得干脆:“大学怎么办?”  中国的大学教育,历史短浅,上下不过百年。最早是清末的京师大学堂,还是戊戌维新的产物:主张学习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科技,中国的大学课堂,从第一步开始,走的就是物质的专业培训之格,与西方的大学教育不是同一个层次。  大学是什么?英国思想家罗素定性得好:大学不是年轻人的职业培训所,大学更不止是知识荟萃之地,为什么要念大学?为了
3G之争    在3G技术诞生lO年之后,中国政府终于在2009年1月7日开始发放3G牌照。在未来的3年里,中国政府和私人部门在3G上的投人将达到590亿美元,在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这可能是全世界通讯产品制造商仅有的发财机会。  现在人们关心的是,在3G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的采购单上,哪家设备提供商和服务供应商会成力大赢家?另外,一贯对通信网络严加控制的中国政府,强制运营企业采用的本
前些时间,岛内两条看似并不相干的新闻其实都折射出了台湾饭局文化中的政商身影。一则说的是,台湾现在的“立委”人数减半,饭局也减半。和现任“立委”相比,以前“立委”的“课外活动”比较精彩,较常安排应酬饭局,如今几乎没“立委”这样做了。为什么?国民党“立委”林沧敏办公室主任蔡明志就此告知本刊记者,“立委”减半、狗仔文化以及经济压力这3个因素,是“立委”饭局减少的主因。  另一则是说,具有“酒国名花”、“
策划人语  批评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是社会成员与生俱来的权利,批评也是主旋律,任何对于批评的压制,无论来自哪一种力量,都是无法接受的。  批评在更多的时候只是一家之言,不是绝对正确,句句是真理,更不是一句顶一万句。任何批评本身,與真理的生成过程一样,都有一个“试错”的过程,只要其指向正义与公平,在论证阐述的道路上即便伤痕累累,我们也应该不遗余力地呵护。  一个敢于批评、宽容批评的社会
客观事实是,目前只能借助民间渠道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流动。而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是人民币从本币走向区域性货币,甚至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重要一步。  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在东南亚摩肩接踵,越来越多的中国商贾在东南亚来来往往,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在东南亚市场琳琅满目……现实提醒所有的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已非同小可。目前,东盟10国均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每年双方人员往来达660多万人次。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