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期难治性、复发性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探讨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AO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眼眶疾病。20%~30%活动期中重度TAO患者对于糖皮质激素、眼眶减压术、眼眶放射和免疫靶向治疗无效或治愈后复发,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本文从疾病治疗的必要性以及病因、治疗难点及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尽最大努力解决临床难题,救治此类患者。(中华眼科杂志,2017,53:408-412)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观察白内障摘除手术单眼视设计中不同的近附加度数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满意度以及脱镜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双眼白内障并行双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手术的患者64例,年龄51.0~ 70.0岁,平均(65.4±6.0)岁;男性28例,女性36例。根据患者对脱镜的不同要求及生活习惯,分为单眼视1组(MV1
期刊
目的探讨基因捕获技术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 )患者RB1基因突变筛选中的应用。方法实验研究。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采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7例RB患者的外周血。通过设计RB1基因外显子及侧翼序列的靶向捕获探针,对患者外周血DNA进行测序分析,并采用Sanger法对候选变异进行验证。同时收集患者父母血样进行比较。结果在17例RB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0.5~23.
TAO是一种以眼眶软组织炎性反应、黏多糖沉积及后期组织重塑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密切。TAO临床表现多变,治疗手段多样,目前国内外缺乏统一的诊断分期和治疗标准,而准确判断病情并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对TAO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因此TAO诊治规范化是眼科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华眼科杂志,2017,53:404-40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人工泪液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干眼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设计。选取2012年3月至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2例,共102只眼,应用随机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空白组(A组) 32例、治疗1组(B组)35例和治疗2组(C组)35例。空白组术后予常规抗炎治疗,治疗组加用人工泪液(B组为玻璃酸钠滴眼液,C组为含脂质成分的卡波
目的评估最大化眼眶减压术治疗重度甲状腺相关眼病视神经病变(DON)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9年11月至2016年9月在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诊治的21例(30只眼)重度DON患者。入组标准:最佳矫正视力≤0.1 ;CT检查可见眼外肌增粗和眶尖拥挤征;色觉减弱。排除标准:最佳矫正视力好于0.1的DON或其他影响视功能的疾病。所有患者接受三壁最大化眼眶减压术治疗。记录并分
期刊
期刊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不同术式眼眶减压术后的眼位变动。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行深外壁减压术、内壁减压术或平衡减压术的TAO患者29例(33只眼)。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46岁(21~ 66岁)。其中15例患者(17只眼)行内外壁平衡减压术,11例(11只眼)行深外壁减压术,4例(5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