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进行中学物理教学时,教师为了让教学能够顺利的实施,使相应的教学任务得以完成。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种手段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予以激发,如创设相应的物理情境、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实验探索、引导学生尝试独立自主的学习等。
【关键词】中学物理 物理情境 学习兴趣 实验探索 独立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97
教学既是教师的职责之所在,又是学生的任务之所在,因此教学具有其必然性。在这必然进行的教学中,教师不光是要将知识向学生进行简单的传授,而是要将其看作是一种艺术。就中学物理教学而言,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掌握好这一门艺术,那么就可以让原本略显枯燥的物理课堂变得有趣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富激情,也更容易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让学生能够在物理学习中表现得更为积极。同时,中学物理教师作为教学实施的主体,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设计、组织、实施。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师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主要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师在课堂上所展现出来的教学艺术。下面我们就着重对从物理课堂教学入手,借此来对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进行重点讨论。
一、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在对物理进行学习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将一些生活的经验及生活中获得的物理知识融入到学习之中,这既是一个极好的现象,又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学生主动的将生活知识融入到物理学习的好在于,物理本来就是一门源自于生活的自然学科,其中的概念、定律、定理等均是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观察而得的,同时还伴随了大量物理实验来予以印证。因此,学生将生活知识融入到物理学习,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变得更为顺畅。而学生主动将生活知识融入到物理学习的不好在于,学生会在生活中对事物形成一定的固定印象,这会让学生对一些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现象或知识产生一些属于自己的了解,然而这些了解并不一定正确,我们把这种对物理现象或知识的了解称为“前科学概念”,这其中既有正确的理解,又有错误的理解。因此,学生将生活知识融入到物理学习也能够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一些困扰。
在实际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产生的“前科学概念”对教学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而非阻碍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这里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进行巧妙的运用,利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错误认识来将学生引入到物理学习之中,然后再依照学生的错误认识来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用实验来印证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错误有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随后教师再适时的抛出正确的物理知识,并用实验进行印证,借此来让学生的错误认识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进而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能够巧妙的将学生引入到了正确知识的学习之中,且避免了简单粗暴的对学生错误知识进行纠正,使得物理教学的效果能够得以更好的体现。
二、让学生在“实验探索”中体会学习乐趣
中学物理的相关知识源自于实际生活,但学生对其进行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除了将生活融入到物理教学中外,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传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索”。就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学来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且必要的引导,让学生深入到“实验探索”之中,借此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深化。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索”的具体过程中,教师要先确定自己的教学主导地位,切实履行好自身在教学中的基本职责,对中学物理教材进行全局把握,仔细认真地去进行备课,设计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程序,是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必要的引导。同时,学生也要确定好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去对知识进行探索,在教師的引导下勤于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学生借此将多种感官进行综合运用,以便能够在探索中发现更多的有效信息,从而让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的沉浸到学习之中。另外,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的是,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学的教学模,避免出现教师讲得过多、管得太死的弊端出现,让学生能够自然的置身于物理学习环境之中,顺利的对物理知识进行汲取。
三、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要想让学生学好中学物理,那么除了将生活融入到物理教学之中,让学生积极的进行“实验探索”之外,最为主要的是要养成学生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所谓独立学习,就是指学生不光要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还要在课堂教学之外不断地去对物理进行学习,甚至是在日后离开学习走向工作岗位后也能继续进行学习。
俗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果教师自身单纯的向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那么只能够让学生掌握所教授的这部分知识,而学生不能够据学习到的知识来进行有效的自主拓展,这样一来的教学效率是极为低下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光是要向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还要让学生掌握到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先做到“学会”,再以“学会”来作为继续发展的关键点,逐步让学生转变为“会学”,这样学生就能不断的获取新的知识。
当学生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养成后,学生就能够顺利地将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延伸,在课外也能够积极地去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物理知识视野能够得到迅速的扩展,让学生的物理知识储备得到快速的增长,令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更上一层楼。从而能够反过来推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进而在物理学习中获得巨大的进步。
总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一场精彩教学、学生的一点精彩表现、一个物理情境的创设、学生在实验探索中的一次收获等,这些都是物理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然而,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不仅如此,实际上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教师在对物理教学进行一种艺术表现时,还有可能也同时运用了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如在物理情境创设的过程之中,情境创设只是物理教学的一种主要艺术表现形式,其中还包含了教师语言运用的艺术、教师板书书写的艺术、教师课程整体设计的艺术等。因此,成功的物理课堂教学,是多种艺术因素的综合表现,只有师生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努力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之后,才能够体现物理课堂教学的真正艺术,才能展现出完美的教学境界,从而使物理教学的艺术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中学物理 物理情境 学习兴趣 实验探索 独立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97
教学既是教师的职责之所在,又是学生的任务之所在,因此教学具有其必然性。在这必然进行的教学中,教师不光是要将知识向学生进行简单的传授,而是要将其看作是一种艺术。就中学物理教学而言,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掌握好这一门艺术,那么就可以让原本略显枯燥的物理课堂变得有趣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富激情,也更容易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让学生能够在物理学习中表现得更为积极。同时,中学物理教师作为教学实施的主体,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设计、组织、实施。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师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主要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师在课堂上所展现出来的教学艺术。下面我们就着重对从物理课堂教学入手,借此来对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进行重点讨论。
一、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在对物理进行学习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将一些生活的经验及生活中获得的物理知识融入到学习之中,这既是一个极好的现象,又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学生主动的将生活知识融入到物理学习的好在于,物理本来就是一门源自于生活的自然学科,其中的概念、定律、定理等均是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观察而得的,同时还伴随了大量物理实验来予以印证。因此,学生将生活知识融入到物理学习,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变得更为顺畅。而学生主动将生活知识融入到物理学习的不好在于,学生会在生活中对事物形成一定的固定印象,这会让学生对一些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现象或知识产生一些属于自己的了解,然而这些了解并不一定正确,我们把这种对物理现象或知识的了解称为“前科学概念”,这其中既有正确的理解,又有错误的理解。因此,学生将生活知识融入到物理学习也能够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一些困扰。
在实际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产生的“前科学概念”对教学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而非阻碍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这里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进行巧妙的运用,利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错误认识来将学生引入到物理学习之中,然后再依照学生的错误认识来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用实验来印证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错误有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随后教师再适时的抛出正确的物理知识,并用实验进行印证,借此来让学生的错误认识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进而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能够巧妙的将学生引入到了正确知识的学习之中,且避免了简单粗暴的对学生错误知识进行纠正,使得物理教学的效果能够得以更好的体现。
二、让学生在“实验探索”中体会学习乐趣
中学物理的相关知识源自于实际生活,但学生对其进行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除了将生活融入到物理教学中外,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传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索”。就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学来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且必要的引导,让学生深入到“实验探索”之中,借此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深化。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索”的具体过程中,教师要先确定自己的教学主导地位,切实履行好自身在教学中的基本职责,对中学物理教材进行全局把握,仔细认真地去进行备课,设计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程序,是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必要的引导。同时,学生也要确定好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去对知识进行探索,在教師的引导下勤于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学生借此将多种感官进行综合运用,以便能够在探索中发现更多的有效信息,从而让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的沉浸到学习之中。另外,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的是,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学的教学模,避免出现教师讲得过多、管得太死的弊端出现,让学生能够自然的置身于物理学习环境之中,顺利的对物理知识进行汲取。
三、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要想让学生学好中学物理,那么除了将生活融入到物理教学之中,让学生积极的进行“实验探索”之外,最为主要的是要养成学生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所谓独立学习,就是指学生不光要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还要在课堂教学之外不断地去对物理进行学习,甚至是在日后离开学习走向工作岗位后也能继续进行学习。
俗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果教师自身单纯的向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那么只能够让学生掌握所教授的这部分知识,而学生不能够据学习到的知识来进行有效的自主拓展,这样一来的教学效率是极为低下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光是要向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还要让学生掌握到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先做到“学会”,再以“学会”来作为继续发展的关键点,逐步让学生转变为“会学”,这样学生就能不断的获取新的知识。
当学生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养成后,学生就能够顺利地将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延伸,在课外也能够积极地去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物理知识视野能够得到迅速的扩展,让学生的物理知识储备得到快速的增长,令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更上一层楼。从而能够反过来推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进而在物理学习中获得巨大的进步。
总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一场精彩教学、学生的一点精彩表现、一个物理情境的创设、学生在实验探索中的一次收获等,这些都是物理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然而,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不仅如此,实际上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教师在对物理教学进行一种艺术表现时,还有可能也同时运用了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如在物理情境创设的过程之中,情境创设只是物理教学的一种主要艺术表现形式,其中还包含了教师语言运用的艺术、教师板书书写的艺术、教师课程整体设计的艺术等。因此,成功的物理课堂教学,是多种艺术因素的综合表现,只有师生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努力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之后,才能够体现物理课堂教学的真正艺术,才能展现出完美的教学境界,从而使物理教学的艺术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