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期海外粤剧演出习俗探微

来源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粤剧自清咸丰年间传入东南亚、美洲等地之后,经过百余年发展,与国内的粤剧在组班方式、舞台风尚、艺人起居、观众喜好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差异,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演出习俗。
其他文献
塑料大棚控温养鳖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好方法。但控温养鳖池的水质也会变坏,其原因:一是由于鳖池水体小,鳖的养殖密度高,排泄物过多,水温、气温又在28℃以上,遂使水质加
1956年(昭和三十一年)中国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来日本公演。众所周知,在此之前,他曾两次来日本演出,第一次是1919年(大正八年)5月,第二次是1924年(大正十三年)10—11月。之后,他带领自己
普图什金娜女士的代表作《她弥留之际》,将艺术性与商业性、娱乐性有效结合,成为俄罗斯各大剧院长年演出的保留剧目。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背后的曲折,只有作者本人知其艰辛。因此,适
布尔加科夫对于舞台有独到的见解:舞台展示伪装、剥除伪装,因此是唯一不演戏、不表演的地方,它比现实更重要,更真实。通过分析布尔加科夫剧作中对假定性的理解及运用,我们看到布尔
期刊
挪威特隆赫姆水产实验室发明一种网格养鱼新方法,它不仅适用于江河湖海,也适用于陆上水槽养鱼。该法是在水体中设置多层网格状设施,其中心部位设一圆柱体,圆柱体与各层相通,
本篇讨论或许是最不确定、最难以掌握,同时也是最吸引我们的概念——小品方法。
马克思主义、宣传与萧伯纳:早期多种多样的易卜生批评“我觉得我必须得做点什么,让人们能了解我们的易卜生多一点,”艾琳娜·马克思在1885年12月底写给哈维洛克·艾利斯
“魔力饵王”诱聚剂是根据不同鱼种感观差别和摄食特性而精心配制的鱼类诱聚剂新产品,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力,用于垂钓、诱捕、养殖均有良好效果。 “魔力饵王”系列产品内含引
祁东县风石堰镇庙湾村3组村民徐湘民,全家5口人,责任田2600平方米。1996年在县水产站的指导下,在责任田里全部推广田沟凼式稻田养鱼,共投数子鱼苗8806尾,其中草鱼苗7806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