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杂交粳稻Ⅲ优98优良性状为米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等。介绍了其主要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期播种、肥床旱育、适期移栽、科学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杂交粳稻;Ⅲ优98;试种表现;栽培要点
Ⅲ优98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中国种子集团和日本三井株式会社合作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粳组合,200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远县于2005年开始引进试种,表现出米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等特点,非常适合作一季作物栽培。
1试种表现
1.1增产优势明显
在2005年和2006年2a的品种对比试验中,Ⅲ优98平均产量8.362t/hm2,比对照80优121增产11.2%,达极显著水平。2006~2007年在严桥、定城等乡镇试种53.33hm2,最高产量达9.75t/hm2。
1.2稻米品质好
Ⅲ优98米质优良。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定,该品种糙米率81.8%,精米率75.0%,整精米率73.6 %,粒长5.2mm,长宽比2.0,垩白率20%,垩白度3.8%,透明度2级,胶稠度82mm,碱消值7级,直链淀粉含量16.7%,蛋白质8.8%。主要品质指标达国标一级,在日本被评为A级米。
1.3抗逆性较强
Ⅲ优98抗病性较好,抗苗瘟3级、叶瘟5级、穗颈瘟3级,抗白叶枯病5级,纹枯病发病程度中等。2006年在前期遇低温、阴雨、寡照,后期抽穗阶段遇罕见的高温天气,对部分水稻品种(组合)结实率有较大影响的情况下,该组合仍表现出了高产、稳产。
1.4生育期及农艺性状
Ⅲ优98在我县全生育为145~148d,株高120cm,穗长26cm,每穗总粒数168粒,实粒数135粒,结实率80%,千粒重27g。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茎秆健壮、叶姿挺拔、冠层、三片叶分布合理、透光性好、叶鞘肥厚、分蘖力中等特点。
2栽培要点
2.1适期播种
在我县的播种期以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
2.2肥床旱育
2.2.1苗床选择。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排水方便、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弱酸性至中性的菜园地作苗床。
2.2.2整地培肥。秋收后应及早进行苗床培肥,施作物的无病碎秸壳2~3kg/m2,腐熟农家肥(不含草木灰)3kg/m2。采取分次投入,均匀拌和于0 ~15cm的耕作层中,并保持土壤适宜水分以促进腐熟。播种前,施用尿素30~50g/m2,过磷酸钙100~150g/m2,氯化钾40~50g/m2,混合均匀分2~3次撒施于苗床,每次撒施后充分耖粑,使肥料均匀拌和于0~15cm土层中。为防止地下害虫危害,可用3%呋喃丹(克百威)颗粒剂37.5~45kg/hm2,结合整地,混匀于床土中。
2.2.3晒种、浸种。先晒种1~2d(不要将种子直接放在水泥地面上晒,以防灼伤),然后浸种12h,洗净稻种,漂去病谷和瘪粒,再用强氯精稀释液浸种。具体浸种时间长短应视气温而定,温度高,适当缩短时间;温度底,可适当延长浸种时间。
2.2.4催芽。催芽需增温催芽、适温长根长芽、降温炼芽三个阶段。高温破胸温度掌握35~38℃,防止持续高温产生烧芽,通气催根,保温催芽,25℃适量长根长芽,降温炼芽,芽长至半粒谷长即可,根齐芽壮为标准,晾芽备播。
2.2.5防除杂草。播种后压谷、盖土,做到无露籽;然后用丁
关键词 杂交粳稻;Ⅲ优98;试种表现;栽培要点
Ⅲ优98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中国种子集团和日本三井株式会社合作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粳组合,200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远县于2005年开始引进试种,表现出米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等特点,非常适合作一季作物栽培。
1试种表现
1.1增产优势明显
在2005年和2006年2a的品种对比试验中,Ⅲ优98平均产量8.362t/hm2,比对照80优121增产11.2%,达极显著水平。2006~2007年在严桥、定城等乡镇试种53.33hm2,最高产量达9.75t/hm2。
1.2稻米品质好
Ⅲ优98米质优良。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定,该品种糙米率81.8%,精米率75.0%,整精米率73.6 %,粒长5.2mm,长宽比2.0,垩白率20%,垩白度3.8%,透明度2级,胶稠度82mm,碱消值7级,直链淀粉含量16.7%,蛋白质8.8%。主要品质指标达国标一级,在日本被评为A级米。
1.3抗逆性较强
Ⅲ优98抗病性较好,抗苗瘟3级、叶瘟5级、穗颈瘟3级,抗白叶枯病5级,纹枯病发病程度中等。2006年在前期遇低温、阴雨、寡照,后期抽穗阶段遇罕见的高温天气,对部分水稻品种(组合)结实率有较大影响的情况下,该组合仍表现出了高产、稳产。
1.4生育期及农艺性状
Ⅲ优98在我县全生育为145~148d,株高120cm,穗长26cm,每穗总粒数168粒,实粒数135粒,结实率80%,千粒重27g。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茎秆健壮、叶姿挺拔、冠层、三片叶分布合理、透光性好、叶鞘肥厚、分蘖力中等特点。
2栽培要点
2.1适期播种
在我县的播种期以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
2.2肥床旱育
2.2.1苗床选择。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排水方便、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弱酸性至中性的菜园地作苗床。
2.2.2整地培肥。秋收后应及早进行苗床培肥,施作物的无病碎秸壳2~3kg/m2,腐熟农家肥(不含草木灰)3kg/m2。采取分次投入,均匀拌和于0 ~15cm的耕作层中,并保持土壤适宜水分以促进腐熟。播种前,施用尿素30~50g/m2,过磷酸钙100~150g/m2,氯化钾40~50g/m2,混合均匀分2~3次撒施于苗床,每次撒施后充分耖粑,使肥料均匀拌和于0~15cm土层中。为防止地下害虫危害,可用3%呋喃丹(克百威)颗粒剂37.5~45kg/hm2,结合整地,混匀于床土中。
2.2.3晒种、浸种。先晒种1~2d(不要将种子直接放在水泥地面上晒,以防灼伤),然后浸种12h,洗净稻种,漂去病谷和瘪粒,再用强氯精稀释液浸种。具体浸种时间长短应视气温而定,温度高,适当缩短时间;温度底,可适当延长浸种时间。
2.2.4催芽。催芽需增温催芽、适温长根长芽、降温炼芽三个阶段。高温破胸温度掌握35~38℃,防止持续高温产生烧芽,通气催根,保温催芽,25℃适量长根长芽,降温炼芽,芽长至半粒谷长即可,根齐芽壮为标准,晾芽备播。
2.2.5防除杂草。播种后压谷、盖土,做到无露籽;然后用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