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精确放疗靶区研究进展

来源 :肿瘤预防与治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teran_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恶性程度高,是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1]。手术切除是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胰腺特殊的解剖位置、复杂的毗邻关系,以及癌组织局部浸润、转移早,导致胰腺癌较早出现直接侵犯邻近结构及器官。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式,手术切除率极低,只有10%~15%左右的病人在明确诊断时得到根治性切除,但手术后5年存活率也仅为5%~20%[2],且术后通常会局部复发[3-5]。近年随着放射治疗仪器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尤其是 CT 模拟定位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体部立体定向放疗(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调强放疗(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图像引导放疗(imaging guide radiation therapy,IGRT)相继应用于临床,标志着现代放射治疗跨入“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为特征的时代,这一系列技术的应用在不增加正常组织剂量的同时逐步提高靶区剂量,从而提高肿瘤的局控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6-12]。胰腺癌的放射治疗主要适应于局部晚期胰腺癌和拒绝进行手术或因医学原因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可切除局限期胰腺癌患者,但由于胰腺癌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低血供,以及靶区勾画范围和剂量分割模式的不一致,导致放疗后肿瘤局部复发率仍较高,放疗引起的胃、十二指肠等毒副反应仍较重。因此,胰腺癌精确放射治疗的实现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过去十年里,无论是手术还是放射治疗对OSCC的长期预后和总体生存率均无明显提高[1],患者各期平
期刊
@@
近年来,实体瘤继发白血病的案例时有报道,但黏液型脂肪肉瘤继发白血病的案例却罕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难治性黏液型脂肪肉瘤继发白血病的病例报告如下.rn1 临床资料rn患
期刊
@@
目的:分析内窥镜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11 年7 月~2018年6月我院接收的无痛内窥镜筛查人群(来源于遂宁市射洪县安居区农村40~69岁
目的:食管癌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癌种之一.本研究描述2015年河南省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流行特征,为河南省食管癌控制与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根据河南省人群肿瘤登记
目的:总结分析8 149例无症状人群内镜筛查结果.方法:回顾整理磁县2011~2013年40~69岁高危人群的内镜筛查资料,按性别、年龄统计上消化道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及阳性病例的
目的:分析2011年至2015年河北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收集河北省33个肿瘤登记处女性乳腺癌数据,其中27个登记处的数据符合标准.按城乡和年龄计算发
同步放化疗是许多盆腔恶性肿瘤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提高患者局部控制率及总生存率。然而,同步放化疗引起的血液学毒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
辐射诱导的旁效应是指在未照射细胞中存在的一种生物学效应,包括诱导细胞增殖、分化、死亡、基因突变、基因组不稳定等。电离辐射诱导的旁效应随着应激信号的传递而不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