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今天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作者通过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实践比较,认为在政治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授课过程生动形象,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量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感染力。
[关键词]多媒体 政治课 利弊分析
当今世界,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其应用已遍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特别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将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谈谈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与弊。
一、政治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好处
1.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从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确实比传统方式中教师的单一讲授要生动、形象。因为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这种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知识的获取。
以政治课为例,运用多媒体有利于一些教学内容的呈现,我们可以通过图表展示一些数据,如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额度;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一些变化,如改革开放前后农村面貌的对比,这将使学生的认识更加直观具体。同时,我们还可以随时进行网络链接,展示一些新闻及其相关背景资料,这样,事例的呈现将更加丰富完整,有说服力,可信度加强。同时,这也改变了传统政治课教学中枯燥单调的授课方式,使学生能坐得住,听得进,并有所收获。
2.信息量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政治课教学的参考资料将极为丰富,而且资料的呈现也将快而便捷,使教学的效率提高,真正达到“小课堂、大社会”的最优化效果。同时,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原本枯燥抽象的一些政治课理论变得形象直观,易于了解和接受,这样无形中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且,使用多媒体教学后,传统政治课教学中密密麻麻的板书将大为减少,这也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
尤其在高校政治课学时被压缩的情况下,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节约上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
3.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增强了感染力。因为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可以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情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思考,给其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把教学的德育功能推向最高境界。
然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不是万能的。一些教师,尤其青年教师,喜欢不加选择地使用多媒体,以为这才是现代教育,才是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殊不知,这样已不自觉走进了一个误区,因为政治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弊端。
二、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能会出现的弊端
1.学生兴趣迁移。多媒体课件往往是任课教师精心的杰作。教师过分追求视觉形象,未对画面上的信息加以限制。同时,教师在课件中往往还会配上动听的音乐、好看的画面,而学生可能只注意了最抢眼、最热闹的东西,而忽略了学习最根本的东西。所以过于花哨的课件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上课时无法抓住重点,形成上课热闹,下课后觉得两手空空、一无所获,降低了教学效果。
2.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将削弱教师的作用和魅力。思想政治课是人文学科,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师生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授课教师儒雅的气质、饱满的激情、个性的语言,都将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但过分依赖多媒体将可以有个性有激情的政治课教学变成了人与计算机的对视。教师在授课中失去了主动性,变成全神贯注于桌面点击鼠标,表演课件,成为了课件的附属品。
3.缺少足够的板书,无法形成课程的整体印象。在多媒体教学中,体态手势、情感表达、现场板书设计等语言、情感的交流很难派上用场。仅以板书为例,在政治课的传统教学方式中,板书一般多而详细,一次课程结束,学生对本章本节的基本内容通过板书会有整体的认识。但运用多媒体,我们用课件逐页显示内容,很少有教师会将课件中已经显示的要点在黑板上重复书写一次,这样问题就在于,学生一页页看下来,听下来,最终一次课程结束后,头脑中会缺乏一个完整而全面的印象。
在教学中,许多老教师都有一个体会:教师通过板书将重要知识点展现给学生,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而如果用电子课件一晃而过,学生往往掌握不扎实。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还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客观规律,把多媒体的优势最大化地应用到教学中,但不能过于依赖这种“现代科技”,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效果。
三、扬长避短,在政治课中科学运用多媒体手段
1.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使教学更加具体、形象,对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难点,突破重点,扩充学生的知识量,增加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过多的直观性,有时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可见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先进不等于教学思想的先进。多媒体教学有其自身的优越性,适当开展多媒体教学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多媒体教学必须恰到好处、灵活地使用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无法也不可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2.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多媒体教学使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是再先进的教学媒体。并不能自动地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成功与否主要靠教师,而不是靠教材和手段,因此,我们要时刻加强政治课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让学生时刻紧跟老师,而不是紧跟屏幕上的PPT画面。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仅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中的一种,它只能为教学服务,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更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以政治课教师应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努力的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语言活动,增加师生交流,这样才能由人机关系转变为多向交互、师生互动、资源共享。
3.课件内容清楚明了,紧密围绕教材和教学,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课件内容的选择是政治课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本次多媒体教学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其开发和制作应立足于教学大纲,服务于课堂教学。一个好的课件既不是简单的“教材搬家”,单一的复述书本上的内容,替代板书,也不能因为有着丰富的多媒体资料,集声光电等效果于一身,过多的枝节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一个好的思想政治课的课件应当是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紧密围绕教材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每种媒体都应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而合理选择,并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有机的组合并显示在屏幕上,使学生获得多重刺激,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在政治课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合理、适时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制作实用性较强的课件,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就能创造生动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知教学素材,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这样,我们就达到了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引入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依托多媒體,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型’课型研究”,课题编号:20070295。
[关键词]多媒体 政治课 利弊分析
当今世界,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其应用已遍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特别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将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谈谈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与弊。
一、政治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好处
1.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从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确实比传统方式中教师的单一讲授要生动、形象。因为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这种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知识的获取。
以政治课为例,运用多媒体有利于一些教学内容的呈现,我们可以通过图表展示一些数据,如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额度;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一些变化,如改革开放前后农村面貌的对比,这将使学生的认识更加直观具体。同时,我们还可以随时进行网络链接,展示一些新闻及其相关背景资料,这样,事例的呈现将更加丰富完整,有说服力,可信度加强。同时,这也改变了传统政治课教学中枯燥单调的授课方式,使学生能坐得住,听得进,并有所收获。
2.信息量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政治课教学的参考资料将极为丰富,而且资料的呈现也将快而便捷,使教学的效率提高,真正达到“小课堂、大社会”的最优化效果。同时,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原本枯燥抽象的一些政治课理论变得形象直观,易于了解和接受,这样无形中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且,使用多媒体教学后,传统政治课教学中密密麻麻的板书将大为减少,这也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
尤其在高校政治课学时被压缩的情况下,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节约上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
3.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增强了感染力。因为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可以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情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思考,给其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把教学的德育功能推向最高境界。
然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不是万能的。一些教师,尤其青年教师,喜欢不加选择地使用多媒体,以为这才是现代教育,才是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殊不知,这样已不自觉走进了一个误区,因为政治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弊端。
二、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能会出现的弊端
1.学生兴趣迁移。多媒体课件往往是任课教师精心的杰作。教师过分追求视觉形象,未对画面上的信息加以限制。同时,教师在课件中往往还会配上动听的音乐、好看的画面,而学生可能只注意了最抢眼、最热闹的东西,而忽略了学习最根本的东西。所以过于花哨的课件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上课时无法抓住重点,形成上课热闹,下课后觉得两手空空、一无所获,降低了教学效果。
2.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将削弱教师的作用和魅力。思想政治课是人文学科,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师生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授课教师儒雅的气质、饱满的激情、个性的语言,都将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但过分依赖多媒体将可以有个性有激情的政治课教学变成了人与计算机的对视。教师在授课中失去了主动性,变成全神贯注于桌面点击鼠标,表演课件,成为了课件的附属品。
3.缺少足够的板书,无法形成课程的整体印象。在多媒体教学中,体态手势、情感表达、现场板书设计等语言、情感的交流很难派上用场。仅以板书为例,在政治课的传统教学方式中,板书一般多而详细,一次课程结束,学生对本章本节的基本内容通过板书会有整体的认识。但运用多媒体,我们用课件逐页显示内容,很少有教师会将课件中已经显示的要点在黑板上重复书写一次,这样问题就在于,学生一页页看下来,听下来,最终一次课程结束后,头脑中会缺乏一个完整而全面的印象。
在教学中,许多老教师都有一个体会:教师通过板书将重要知识点展现给学生,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而如果用电子课件一晃而过,学生往往掌握不扎实。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还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客观规律,把多媒体的优势最大化地应用到教学中,但不能过于依赖这种“现代科技”,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效果。
三、扬长避短,在政治课中科学运用多媒体手段
1.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使教学更加具体、形象,对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难点,突破重点,扩充学生的知识量,增加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过多的直观性,有时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可见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先进不等于教学思想的先进。多媒体教学有其自身的优越性,适当开展多媒体教学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多媒体教学必须恰到好处、灵活地使用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无法也不可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2.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多媒体教学使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是再先进的教学媒体。并不能自动地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成功与否主要靠教师,而不是靠教材和手段,因此,我们要时刻加强政治课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让学生时刻紧跟老师,而不是紧跟屏幕上的PPT画面。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仅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中的一种,它只能为教学服务,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更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以政治课教师应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努力的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语言活动,增加师生交流,这样才能由人机关系转变为多向交互、师生互动、资源共享。
3.课件内容清楚明了,紧密围绕教材和教学,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课件内容的选择是政治课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本次多媒体教学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其开发和制作应立足于教学大纲,服务于课堂教学。一个好的课件既不是简单的“教材搬家”,单一的复述书本上的内容,替代板书,也不能因为有着丰富的多媒体资料,集声光电等效果于一身,过多的枝节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一个好的思想政治课的课件应当是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紧密围绕教材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每种媒体都应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而合理选择,并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有机的组合并显示在屏幕上,使学生获得多重刺激,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在政治课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合理、适时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制作实用性较强的课件,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就能创造生动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知教学素材,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这样,我们就达到了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引入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依托多媒體,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型’课型研究”,课题编号:2007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