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中国临床血脂控制达标率及影响因素多中心协作研究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我国临床血脂控制的最新现状,指导临床血脂异常防治实践.方法 在全国21家省部级医院和6家地县级医院中,查阅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2月28日间开始服调脂药物,且同一药物同一剂量维持≥2个月的2237名患者病例资料,依据美国2004年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ATPⅢ)及《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标准计算血脂控制达标率.结果 (1)在符合任一血脂防治建议/指南的药物起始治疗标准的2094例患者中,80%来自省部级医院,60%为60岁以上,57%有胆固醇升高,15%无血脂异常,68%合并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75%合并高血压,80%为高危和极高危患者,84%使用他汀类药物,83%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饮食治疗.(2)依据美国2004年NCEP ATPⅢ最新报告,总达标率为34%,低危组、中危组、中高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达标率分别为85%、78%、61%、31%和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性检验P<0.001);依据我国新的《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总达标率为50%,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达标率分别为91%、77%、49%和38%,组间差异及趋势性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联合用药者达标率为51%,单用他汀类35%,贝特类23%,烟酸类24%,其他类2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对1808例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他汀类药物剂量(高剂量比低剂量,OR=1.72,95%CI:1.15~2.58)、危险分层(极高危比低危,OR=0.02,95%CI:0.01~0.03)、基线LDL-C[每升高0.259 mmol/L(10 mg/dl),OR=0.83,95%CI:0.80~0.86]和性别(女性比男性,OR=0.77,95%CI:0.60~0.99)等是影响达标率的主要因素.结论 我国目前调脂药物的应用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调脂治疗的目的已不单纯是为了降低胆固醇.临床血脂控制状况与各防治指南要求相距仍甚远,特别是高危和极高危患者.要进一步改善我国临床血脂控制状况,药物种类、药物剂量、联合治疗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等多方面均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我院自1996~1998年采用I期清创、骨折钢板内固定、转移肌瓣包裹裸露的胫骨,全厚网状皮片植皮治疗胫骨骨折合并小腿套状皮肤撕脱伤8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本文应用FISH技术,对6例用G显带法不能确诊的染色体异常病例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常规技术的染色体DNA变性处理温度、时间及杂交信号放大步骤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进行了改进,使杂
比较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和10例健康人血浆内皮素及心钠素的水平,同时观察川芎嗪、推拿对这2个指标的影响.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血浆内皮素、心钠素均显著
自发性脑内出血可引起急性占位效应,破坏周围正常脑组织,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引起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控制不良性高血压,其他原因还有脑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肿瘤出
细胞因子与睡眠调节的关系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与睡眠调节的有关因子如IL-1、IL-2、IL-6、TNF和IFN在睡眠时的作用,同时复习了它们在睡眠相关性疾病发病机理中的
β2-受体激动剂是临床常用的解痉、平喘药物,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对免疫系统免疫细胞炎症介质均有广泛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β2-受体激动剂对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的作用和调控研究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出现持续性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 1995年至 1997年期间住院的10 2例 10 8眼青光眼滤过性手术 ,对其中 2 8例 2 8眼发生持续性浅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机体细胞在低氧环境中产生的一种结合DNA蛋白质因子,具有调控各种低氧反应基因转录水平的功能.本文重点介绍HIF-1的结构特点、调控机制以及在低氧性
分税制改革以来,广西县乡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且增长质量不高,财政自给能力、自主调节能力很弱;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投入严重缺失,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赤字严重,债务严
目的 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在围产儿出生缺陷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沈阳市1995-2005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患病率数据,利用MATLAB 6.5软件的神经网络工具箱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