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贵在求真求解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人们只是简单地将历史等同于过去,或者说,历史仅被视为是一个已成为过去时的存在。其实,这样的历史界定背后是一个有关过去与现在的时间二分法概念的机械套用,不仅无意中割断了时间的演变脉络,而且还有碍于人们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和再现。展开点说,过去的人和事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具有唯一性,不容置疑。而历史则是一种再现过去的文本书写,它主要是一种从过去延伸至当前的话语建构,所以,历史反映过去,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
  历史,本质上是有关过去的知识积累与创造的建构性活动。所以,作为治史和读史的人,面对历史,就贵在求真求解了。如果说求真凸显的是历史书写对人类过去图景的再现,那求解就成为追寻历史意义以满足现实社会需要的理性关怀和思想诉求。就历史而言,这两者缺一不可。求真的过程,就是要在掌握大量丰富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还原出过去的本来面目,尊重过去,实事求是。为了达到再现过去的目的,史学家傅斯年提倡的“史学即史料学”、“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资料”的治史理念仍旧是我们在致力于历史客观性这一问题时的重要准则。尽管我们不能在历史和过去之间建立起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却可以在无限接近过去事实的同时建构出一幅真实的历史图景。当然,历史的生命力不能只满足于求真的探索,更重要的可能还在于对它的求解之中。对历史的求解,就是一个不断赋予历史以意义的建构过程。如果说时间这一抽象概念,可以相对地借助于过去、现在、将来这样的阶段序列来体现的话,那么,历史则可以涵盖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的变革过程,我们无法将其与当下割裂开来,只是作为过去的同义词。所以,求解的过程,就是把历史建构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在对过去进行时代性解读中能够产生出种种共鸣和感悟,也即人们常说的历史认同感的养成。
  总而言之,书写历史,求真是求解的基础,求解则是求真的升华,两者共同交融而建构的历史图景,原本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选择。  夕阳洒在北京进步小学的操场上,操场边整齐地排着十几个书包,它们的主人已换上足球鞋,穿上莹绿色的球衣在运动场上奔跑,传球、助攻、射门……一招一势,做得有模有样。  为这支小学生业余足球队执教的是来自中信国安的青少年足球培训专业教练王虎成。他告诉记者,自从2015年国安集团与北京多所小学开展“足球进校园”项目以来,他几乎每天都要
【摘要】一直以来,由于小学生处于教育的初期阶段,其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关键的奠基作用,切实帮助小学生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掌握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技巧,能够使其在今后的人际交流中脱颖而出,实现人生的价值。  【关键词】民办小学教学 口头表达能力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46-02  针对我校的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