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饮水”的启示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洲大草原的旱季来临时,饮水就变得艰难。动物们四处寻觅着水源。在飞禽的指引下,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日渐干涸但仍有水的小湖。狮子最先赶到这里,喝完水后离开了。斑马、羚羊、猴子等也陆续集结此地,可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它们面前,湖中鳄鱼密布,个个虎视眈眈。岸上的动物显得惶恐焦躁,不敢贸然靠近,极度的渴意又紧紧地折磨着它们。
  最先冒险的是斑马,领头的一只试探着靠近湖水,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喝了几口,然后抬起头观察一下再低头喝。接着,其他的斑马也鼓足勇气相继靠近,低头,饮水。突然,几只鳄鱼同时从湖中一跃而起,张开大嘴一口咬住了猎物。体格较弱的斑马成了牺牲品,别的斑马纷纷后退。
  鳄鱼的强悍有目共睹,可为了生存,羚羊、羚牛、角马、跳羚等都选择了冒险。而此时,猴子和黑猩猩的举动却显得有些反常,它们在岸上不停地争斗着。每一个“洞穴”都被较强壮的猴子守卫着——原来,大多数猴子“探索”出一条饮水的巧妙方式:在离湖不远的岸边沙地上挖出洞穴,湖水会从地下渗透过来,这足以让猴子们活下去。
  诗人流沙河在某中学跟学生座谈时曾提出这样一个话题:遇到困难时是迎难而上还是绕过去?当时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迎难而上。诗人却说:要灵活变通,有时绕过去更明智。生活中,为了征服困难,多少人去冒险、硬拼,结果却错过了大好时机,甚至还丢了宝贵的生命;又有多少人灵活变通,另辟蹊径,绕过了那些泥沼、险滩,顺利地抵达彼岸。
  在困难面前,如果能够选择变通之道,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编辑 杨逸
其他文献
<正>伴随军营内外环境更迭多变,如何观兵、析兵、知兵,进而懂兵、爱兵、带兵,已成为基层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此,笔者结合点滴实践,就当前士兵心理察析与疏导工作略作几点
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给教育战线的全体人员提出了艰巨的任务.我们从事学校外事、留学生教育的全体人员更是站在学校的窗口承担着传播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