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北京市心肌梗死病人应用急救医疗服务的因素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tworth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急救医疗服务(EMS)应用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多中心现况调查.入选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北京市19所医院的789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病人.入院1周内,通过与病人进行结构式访谈及查阅病例记录收集资料.根据到达首诊医院的转运方式将病人分为EMS组和自行转运组,对比分析两组资料.结果 仅260例(33.0%)通过EMS转运到达首诊医院,其余529例(77.0%)通过自行转运到达.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 1.530,95%CI 1.050~2.230,P=0.027)、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OR 2.032,95%CI,1.257~3.284,P=0.004)、冠心病史(OR 0.474,95%CI 1.049~2.458,P=0.029)、症状不能耐受(OR 0.592,95%CI 1.090~2.520,P=0.008)、焦虑(OR 0.760,95%CI 1.238~3.695,P=0.006)以及将症状归于心脏病(OR 0.402,95%CI 1.020~2.171,P=0.041)是应用EMS的独立预测因素.而梗死前心绞痛显著较少了EMS应用(OR 0.626,95% CI 0.431~0.907,P=0.013).结论 北京市仅1/3的STEMI病人发病后选择EMS转运.社会人口学、冠心病史、症状特点和认知因素等影响了病人对EMS的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血肌酐正常的中老年人群血尿酸(UA)水平和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及其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患病率.方法 对成都的社区自然人群按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对血肌酐正常的1023人,平均年龄(63±6)岁;进行了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调查,其中包括血肌酐和血UA水平.评价肾功能采用MDRD方程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资料分析该人群早期肾功能损害[89≥eGFR≥60 ml·min~(-1)·
目的 评价破裂与未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动脉瘤最长径≤3 mm)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09年8月北京医院44例48个的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临床、影像学、血管内治疗和随访资料.44例患者中,男20例,女24;平均年龄57.8岁;Hunt-Kosnik分级:0、1~2和3~4级的患者分别为11、23和9例,1例无法确定分级.48个动脉瘤中,动脉瘤瘤体最长径均≤3 mm
目的 探讨巨大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切除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的31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为HCC>10 cm(巨大肝癌)组(n=119)和HCC≤10 cm组(n=197),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手术结果.结果 巨大肝癌组出现症状和阳性体征的比率、肝内转移(47/119与56/197例)、血管侵犯(5
患者1,女性,42岁.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后腹膜肿块15 d,无腹痛、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及尿痛.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腹部B超于左侧腹膜后探及-8.9cm×5.0 cm×7.7 cm不均质囊实性肿块,形态不规则。
期刊
患者女,26岁.已婚2年,孕1产1,子1岁.因肉眼血尿2 d、排尿困难1 d急诊入院.既往1个月前因宫内孕6周~+外院行清宫术,术后2 d血净.入院血压90/50 mm Hg(1 mm Hg=0.133 kPa),血红蛋白70 g/L.给予膀胱冲洗和输血抗休克等治疗,病情稳定.泌尿系CT示膀胱内肿物,约2.0 cm(图1),子宫内团块(图2),不除外宫内残留.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1
期刊
病例1 患者女,43岁,因反复头晕胸闷1年,加重5 d,肢体乏力、口齿不清1 d于2008年2月15日入住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内科.患者1年多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伴头晕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祥。
期刊
患者男,70岁.因发现左肾上盏肿物1年及膀胱肿物1周于2009年8月13日就诊.既往无遗传性疾病家族史和尿路感染史.患者于2008年9月体检(CT)发现左肾盏内多个软组织密度影,平扫CT值40 HU,增强扫描CT值55 HU,延期扫描可见充盈缺损,病变范围累及中、上盏大部和左肾盂局部。
期刊
前列腺癌(PC)骨转移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但我国内相关的研究报道并多~([1]).而近10年来,国外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合理使用双磷酸样类药物可以预防或减轻PC骨转移以及内分泌治疗导致的骨破坏、提高PC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转移性PC患者生存期.大多数PC患者的生存时间较长,约90%的局限性低危PC患者的生存时间超过10年;PC骨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为25%,中位生存时间3年~([2])。
期刊
目的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成熟粒系和红系细胞分化抗原表达特点并分析其与IPSS、WP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4例(12例低危、22例高危)MDS患者及31名正常骨髓粒系CD11b、CD13、CD16、HLA-DR以及红系CD71和血型糖蛋白A(GlyA)抗原的序贯表达比例和模式.结果 选择CD13/CD11b、CD13/CD16及CD11b/CD16组合来分
病历摘要   患者女,29岁.因口眼干7年,四肢无力1年余,浮肿1个月于2007年9月19日人院.患者于2000年夏季开始出现口干、牙齿片状脱落,双眼干涩、磨砂感,伴双侧腮腺反复肿大,双下肢紫癜样皮疹,未系统诊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