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配置优质资源,拓宽乡村教育之路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p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观统筹,让交流轮岗更有效
  交流轮岗措施的制定离不开各地对区域情况的整体把控。只有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才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编制和岗位统筹,人尽其才,是浙江教育均衡改革的精髓。其中嵊州市的“县管校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样本——先由编制部门核定编制总量,人社部门核定岗位总量,再由教育部门把编制和岗位分配到具体学校,并根据教师交流轮岗情况,及时调整岗位数量,做到一校一策。对编制和岗位的有效统筹,以及对校长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了教育系统存在的编制和岗位在学校之间、学段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激发了教师干事创业的活力。3年间,浙江超万名教师从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交流到村校,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山东省青岛市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通过“管办评分离”“强校牵手弱校”等改革措施,为校长教师资源充分流动提供制度保障。“管办评分离”完善了管理机制,做到既尊重教师的个人诉求,又保障学校的用人自主权。除了周转宿舍建设、班车接送以及发放交通补助、农村教师津贴等保障性和奖励性措施外,教育部门还对长期交流轮岗教师在评职称、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优待。解决教师交流轮岗困难的同时,也提升了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强+弱”模式通过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高校或科研院校辐射中小学、学区制管理等办学模式,推動校际优质课程、教师资源和管理模式共享,使校际间、区域内、城乡间义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
  “本土化”实施,让优质教育落到实处
  要想让优质教育落到实处,还需结合城乡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方式为指导和参考,真正解决乡村学校在师资、教学、管理上的问题。
  北京市密云区为解决城乡师资、生源在数量和质量上不均衡,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大等问题,于2005年启动城乡教师双向轮岗交流实验,现已实现所有中小学、所有学科、所有校级干部全覆盖。从学校层面来看,密云区立足于改善,实施“互补型”交流,针对各中小学校相对薄弱的学科,选派教师进行“补强”;对轮岗教师个人而言,则立足于锻炼,力推“培养型”交流,从乡村交流到城内的教师,区教委要求学校安排出1/3的时间锻炼学习,同时安排一名骨干教师做指导教师,帮助乡村教师快速成长。此外,密云区建立了动态督导评价机制,采取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对交流轮岗工作进行辅导,对校长管理工作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考核,以优先参加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措施激励教师参与。
  四川省成都市认真执行校长任期制,即校长(含副校长)在同一学校任职超过9年的必须交流。同时,选派优秀校长跨行政区域任职,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学科带头人、名师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将先进的理念、方法进行“本土化”实施。此外,针对乡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均等问题,探索推进紧缺学科教师多点任教(走教)模式,教师待遇在绩效考核中予以倾斜;鼓励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合作组织师范专业学生到乡村学校实习;持续实施“常青树计划”,面向全国招募名优退休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大力宣传“常青树计划”教师先进事迹,不断提高支教教师待遇。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公平和人民的利益,是事关全局的大事,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和各地实情,合理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到校、到人。
  (综合整理自《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
其他文献
社会情感能力影响个体适应环境能力,关系个体未来成就与福祉,作为非认知能力,近些年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的高度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和国际成人能力评估(PIAAC)内容都涉及对社会情感能力的测评。2017年中期,经合组织开始尝试实施社会情感能力评估(SSES),针对10—15岁学生展开测评,研究影响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因素。  近些年,不少国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