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域下诗学通感隐喻的哲学基础及审美特征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象征主义认为客观世界不是无生命的对象。它特别关注人与其他生命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融合。通感隐喻被象征派诗人发挥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成为其语言风格的标志。象征主义对通感隐喻为何如此青睐?本文运用文学批评和认知语言学理论,通过分析象征派诗歌中通感隐喻的认知机制、哲学基础及审美特征,阐释其中的缘由。
其他文献
1研究背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养小宠物,以此来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乐趣,除此之外宠物还可以起到有效地调节人的心情,帮助人们调节多巴胺分泌。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处
《电工基础》课程是技工院校电工电子类专业的基础课程,面临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理实严重脱节的问题,在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提升的政策背景下,课程改革势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开始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迅速成为高校乃至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实用英语修辞学教育有
当空间光学遥感器所处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遥感器的焦平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偏移,为保证遥感器的成像质量,需要对偏移的焦平面进行校正,因此设计了一套柔性丝杆丝母与弹性导
不知有多少西方人能感受到一位西方诗人说的:“从一粒砂看世界!”但几乎每位爱好绿茶或乌龙茶的东方人都不难体会出从一片茶叶可品尝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如果您嘴里
热河生物群中有一种水生爬行动物,以长颈、长尾、小头颅为主要特征.在研究中,不同学者使用了不同的学名,构成了同物异名.简要回顾它的研究历史,主要讨论究竟哪一个学名是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