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伦理是否可能——兼论现代法治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科教导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ewong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对法律伦理是否可能,颇有争论。文章从现代文明危机的大背景出发,以现代法治的困境作为切入点,通过对立法和司法两个环节的分析得出:现行的立法、司法因基本脱离道德运行而困境重重。现代法治的出路在于:不能离开道德、特别是伦理理解法律和适应法律,要建立一种以情理法相统一为中心的高阶规范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律伦理不但可能,而且必须。 Academic circles on the legal ethics is possible, quite controversial. Starting from the general background of the crisis of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taking the dilemma of modern law as an entry poi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both the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branches, the article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existing legislation and judicature are in a dilemma because they basically run their course from morality. The way out of modern rule of law lies in: we can not leave morality, especially ethics understand law and adapt to law. We should establish a high-level normative model centering on the unification of morality and law. In this sense, legal ethics is not only possible, but also necessary.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在对青岛六家五星级饭店的调研基础上,通过博弈论的方法量化和分析基层员工高流失率问题。并从收益的角度探讨了基层员工高流失率的成因及对策。 Base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发展质量是首位,但是必须要通过文化来提升品位.本人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加强班级显性文化的建设,旨在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文化促发展.
本文首先从文字学角度阐述“无”和“有”的含义,继而,即文章的主干,从哲学角度阐述老子“无”和“有”的三种关系:无中生有、有无相生、有复归无。 This article firstly e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现代文化大规模入侵,在绘画艺术领域,不少激进学者和艺术家大力推崇西方先锋艺术和实验艺术,忽视传统艺术,高校素描教学必然受到各种新理念、新思维方式的
生命教育目标就是教学生主动去认识自我,协助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从而实现生命的和谐发展.生命教育在学校的实践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
范润华先生广泛涉猎东汉至民国狂草大家遗墨及书论研究,其在狂苹的实践与理论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对范润华先生的狂草艺术进行了分析.
作为,"比较宗教学之父"的麦克斯·缪勒是宗教学的奠基者.一书是缪勒开创宗教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他认为,宗教起源于无限观念,这种观念是原始人类在对有限自然现象感知的基
弗洛姆曾说"人生的主要使命是自我成长,成为与潜能相符的人,人生奋斗目标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自己的人格",可见21世纪青少年的人格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21世纪是
行政伦理与公共责任在现代公共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对于当前中国的行政伦理建设来说,如何设计和构建一套合理的或合乎理性的行政伦理规范体系并输入到现实的行政系统之
我国古代教学思想的发展源远流长,其中尤以儒、道、墨三家的影响较大,而最有影响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儒家教学思想对我国院校教育的影响深远,长存至今。 The deve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