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镇防震减灾规划的探讨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_2005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编制城镇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应对与防灾有关的城镇建设、地震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土层分布及地震活动性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必要时应补充进行现场测试、调查、观测,专题研究。
  关键词:防震减灾; 规划探讨
  中图分类号:TU8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65-001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份,承担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职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目前的地震科学水平和国家经济力量的现状下,能否有效地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不仅是发展中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农村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处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农村,更应当积极做好防震减灾的震前防御和平时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一般用三个准则来度量一个地区对地震的安全性:①一次地震中人员伤亡的数量;②一次地震中经济损失的多少;③震后为了恢复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所必须的时间长短。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主要取决于该地区所具有的减少或免除地震作用下破坏程度的能力。
  目前,我国城市的减灾设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城市化进程加快、重大工程建设和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使得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其面对突发震灾的易损性也愈显突出。但对于相对落后的城镇来说,抗震设防减灾工作发展就比较缓慢。
  某些城镇经济发展快,但规划跟不上建设的速度,尤其是抗震减灾方面的规划。由于没有充分估计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导致先前制定的规划滞后,形成“规划批准之时,就是落伍之时”的状况。大多数小城镇的镇区规模、人口规模和经济指标等都远远突破了原先规划的预期。城镇建设中懂抗震规划、懂抗震设计的人太少,不把规划当回事,不注重城镇建设中设计人员的培训和自我规划意识的提高,重经济、轻规划,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发展。抗震设防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城镇的总体规划,只有做好发展规划,才能带动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编制和实施城镇抗震防灾规划对保障城镇抗震安全和提高城镇综合抗震防灾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城镇总体规划保持协调一致、采取现状和发展并重的规划理念是当前我国城镇建设与发展对抗震防灾规划提出的时代要求,以人为本、平灾结合、加强防灾规划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當前防灾规划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应服从于总体规划的要求。其编制期限应与总体规划相一致。城镇总体规划是发展的蓝图,处于统率的地位,防震减灾规划要以其为依据进行研究和编制,防灾规划的总体目标、规划范围、规划期限必须服从于城镇规划的总体目标、性质、期限和范围。城镇的规划布局要通过城镇的减灾策略、设防水准与防御目标来进行落实修正。
  城镇发展中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占有很大比重,尽可能加大其安全系数,保证城镇免遭地震破坏至关重要。在编制城镇建设规划时,首先要对城镇的地震地质背景,如地震活动性、活动性断层进行调查,对地震安全性进行分析、分区,然后把对各类建筑物、生命线工程进行震害预测的结果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新建城镇和新建工程要避开地质构造薄弱地带(断裂带),其整体规划要符合防震和抗震要求,具有防震和抗震功能。对于已建成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重点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危旧房屋,要按照抗震设防的要求进行具体评价和鉴定,并根据鉴定和评价的结果进行加固、维修和设防。要按人口密度、经济发展分布状况和建筑构造,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改造和建设。城镇各区功能作用分工明确,形成多个功能齐全的分中心。重大工程和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工程,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预测未来地震的影响,选择安全的场地,进行建设,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城镇防震减灾工程规划的编制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以人为本,平灾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05g)地区的城镇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应包括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抗震防灾规划中的抗震设防标准、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抗震防灾措施应根据小城镇的防御目标、抗震设防烈度和国家现行标准确定,并作为强制性要求。
  城镇抗震防灾应达到以下基本防御目标:
  (1)当遭受多遇地震(“小震”,即50年超越概率为63.5%)影响时,城镇功能正常,建设工程一般不发生破坏;(2)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中震”,即50年超越概率为10%)影响时,生命线系统和重要设施基本正常,一般建设工程可能发生破坏但基本不影响小城镇整体功能,重要工矿企业能很快恢复生产或经营;(3)当遭受罕遇地震(“大震”,即50年超越概率为2~3%)影响时,小城镇功能基本不瘫痪,要害系统、生命线系统和重要工程设施不遭受严重破坏,无重大人员伤亡,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
  城镇防震减灾工程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防震减灾现状分析和灾害影响环境综合评价及防灾能力评价;(2)防震规划目标、防震标准;(3)防震减灾设施规划;(4)防止地震次生灾害,以及灾害应急、灾后自救互救与重建的对策与措施;(5)防震减灾指挥系统。
  除此之外,尚应包括以下内容:
  (1)基础设施和重要工程的灾害估计;(2)建筑工程易损性分析和破坏程度估计;(3)工程设施建设的防灾要求;(4)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和设防要求,防灾备用率;(5)重要建筑、超高建筑、人员密集的教育、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布局、间距和外部通道的防灾要求,以及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鉴定与加固的要求;(6)建成区特别是建筑密集或高易损性地区、高危害建筑类型的改造与加固要求;(7)场地灾害影响评价及对策;(8)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包括场地适宜性分区,提出用地布局要求,制定土地利用防灾规划。
  编制城镇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应对与防灾有关的城镇建设、地震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土层分布及地震活动性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必要时应补充进行现场测试、调查、观测,专题研究。
其他文献
我国的地籍测量工作非常重要,在国家的发展规划上、在实际的房屋测量上,都是不能少的重要性步骤,可以说地籍测量关系到国家今后的发展规划,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地籍测量工作是特别重要的,下面,我将结合地籍测量工作中的许多注意事项进行论述。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汽车制动不良故障的排除过程,阐述故障的成因,并对由汽车制动系技术状况性能所造成的故障进行拆检分析,提出了此类故障检修排除时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关键词:气压制动; 空气压缩机; 刹车总阀; 制动拖滞中图分类号:U4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73-002一、车辆行驶时出现制动不灵的故障要确保汽车安全行驶并发挥最佳的行驶性能,汽车必须制
中学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在积极地开展,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选项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体特长、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这为终身体育锻炼和适应未来社会生存需要奠定了良好的
素有"丹青"之美誉的中国画,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批判、继承与创新,形成了"以形写神"的艺术特色。进入新世纪,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合理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丰富中国画的表
被誉为世界物理学圣地的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号称美国现代高科技摇篮的贝尔实验室和助推日本迈入诺贝尔奖获奖大国的物理学精英苗圃仁科研究室,都积极倡导原创性研究,其实验
秉承“思政寓于项目实践教学”的理念,深挖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是新时代实践教学的要求。文章以化工类专业课余科技项目为例,介绍了通过自我主导的“学习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