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与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89例,男57例,女32例,年龄4~68岁,平均41.6岁。均采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或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完成创面修复,其中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32例,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52例,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与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联合切取5例。术前以便携式
【机 构】
:
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563003,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563003,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563003,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与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89例,男57例,女32例,年龄4~68岁,平均41.6岁。均采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或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完成创面修复,其中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32例,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52例,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与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联合切取5例。术前以便携式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分别探测旋髂浅动脉或(和)旋股外侧动脉穿支,根据创面大小设计并切取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或(和)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两者分别切取者血管蒂部动静脉常规端端或端侧吻合,联合切取者旋股外侧动脉穿支蒂部端端或端侧吻合,旋髂浅动脉穿支蒂部用于增压。
结果所有皮瓣均顺利存活,其中1例联合皮瓣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远端小面积坏死,经换药2周愈合;1例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术后第1天发生静脉危象,经探查后顺利存活。10例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稍臃肿,3例行二期修薄术。所有皮瓣质地柔软,形态及功能满意,早期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供区外侧小片区域麻木,后期随访时消失,所有患者受区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及旋股外侧动脉动脉穿支皮瓣均为创面修复的理想供区,对小面积创面、手部创面、伴细小骨缺损创面优先选择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适合无骨缺损的所有躯干及肢体大面积或复杂创面修复;联合切取适合超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游离穿支皮瓣在前臂和手部电击伤创面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前臂、手部电击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20~50岁;皮肤缺损面积7 cm×5 cm~18 cm×8 cm。均采用跨区吻合血管的游离肌皮穿支单叶几何图形皮瓣移植修复。其中10例采用携带感觉神经的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10例采用携带感觉神经的足底内侧动脉
目的研究在人不同瘢痕组织及增生性瘢痕不同生长时期成纤维细胞中甲基化结合蛋白2(methyl CpG binding protein 2,MECP2)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HDAC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18例瘢痕患者及33例上睑松弛患者的手术标本,包括正常皮肤33例(男12例,女性
男性乳房发育是一种良性的男性乳腺组织增生性疾病,该文综合国内外资料,分别从病因、年龄、病理、程度以及影像学等方面论述目前已知的不同男性乳房发育的分类或分级标准,并对多种常用分类进行比较,总结这些分类、分级标准的优缺点,从而为男性乳房发育的临床诊断及术前评估提供依据,为国内分类标准提供改进方向。
目的探讨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术后的功能恢复情况及美容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行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的42例患者56个皮瓣进行随访,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4.7±7.3)岁,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对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使用浸入不同水温的玻璃试管接触皮瓣测试温度觉,以27 G钝针轻刺皮瓣测试痛觉,应用Semmes-
封闭负压创面治疗新技术不仅大大提升了整形外科专业复杂难愈合创面的治疗水平,同时也在大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文对封闭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用于预防外科手术切口并发症、治疗术后伤口感染与裂开、各种置入体术后感染及外露的处理、特殊烧伤患者创面治疗、腹腔开放手术后的暂时性腹腔封闭等方面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文献总结;并对液体滴注法促进封闭负压技术治疗感染创面的效果、内窥镜辅助负压治疗技术应用于深部脏器吻合口术后并发
增强现实是一种将计算机模拟的虚拟图像叠加于现实图像的视觉处理技术,通过追踪模块、匹配模块及显示模块等核心组件实现图像的合成与实时更新。近年来,增强现实已在多个医疗相关领域有所应用,如医疗教学、远程医疗援助、手术导航系统等。作者将就增强现实在整形外科相关领域的应用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以腕横纹岛状皮瓣急诊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以尺动脉腕上支皮瓣接力修复腕横纹岛状皮瓣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收治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1例,创面面积3.0 cm×5.5 cm~5.0 cm×7.5 cm,应用腕横纹岛状皮瓣修复创面,应用尺动脉腕上支皮瓣逆行转移接力修复供区。结果本组11例,切取腕横纹岛状皮瓣面积为4.0 cm×6.5 cm~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整形外科治疗手段,已经成为继皮片移植、皮瓣移植后整形外科三大常规技术之一。目前,扩张术广泛应用于全身多个部位各种病损的治疗,在瘢痕修复、秃发治疗、耳、鼻、乳房、阴茎等多器官再造、体表肿瘤等多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扩张术的应用不断推陈出新,通过与日益涌现的新技术相结合焕发出新的活力。但是,关于扩张术并发症的防治应予以重视,扩张效率亟待提高,扩张皮肤新生
目的探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一期术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降低感染率提供指导。方法收集西京医院整形外科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行扩张器置入术的2 056例次患者3 382枚扩张器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比较,将P<0.1的潜在危险因素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采用Backward Conditional法行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应用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面部洞穿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对湖南省肿瘤医院20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术中遗留的颊面部洞穿缺损,采用游离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予以一期修复。其中,口颊黏膜鳞癌12例,颊部皮肤基底细胞癌5例,牙龈鳞癌3例,口内缺损面积为6 cm×4 cm~8 cm×5 cm,口外缺损面积为6 cm×4 cm~12 cm×10 cm。根据解剖基础将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