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思维,让阅读更飞扬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1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83-01\
  学生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阅读是跟随学生一辈子的大事情。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怎样塑造学生的阅读个性呢?这值得我们深切思考。新课程标准规定了我们重视个性的体验,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结合教学实践,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批注式的教学实验,让语文教学百花齐放,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激励学生在批注式的阅读中激活学生思维,提高阅读能力,张扬阅读个性,品尝阅读甜头。因此,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和效果来进行教学实践。
  一、描述感想,抒发个性化见解
  初中学生读书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并产生深切的感想。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思考的习惯,在学生阅读文章以后,写下自己的感想。例如,语文教师鼓励学生在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文章后思考,有的学生写下“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感悟,并抒发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经受各种环境的考验,吃苦学习,努力钻研。学习就像是登山,不经过艰难困苦,怎么能够攀登上高峰呢?学习上千万不能退却,如逆水行舟,要知难而上。例如,还有的学生在学习完《陋室铭》以后,写下这样的批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做人一定要讲究品德,追求品德的高尚,并练就自己的高尚心性,真正做到不追逐名利,保持灵魂的高洁才是自己的本心追求。这些感想式的批注,都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主旨,并培养学生语文的感性和灵性,引导学生提升写作的才能,增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描述感想,抒发个性化见解,学生能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收获。
  二、提出疑问,表达心中疑惑
  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提问,不产生疑问就没有经过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增加阅读意义。初中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带着疑问读书,读到书本的本质里去,并进入文本,实现作者和读者和书本的交流。运用这样的提出疑问的阅读方法,能培养学生的怀疑的品质,锻炼学生的探究的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学会提出疑问,学会主动探索。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这样的阅读方法,就能让学生学得更多,运用得更广,也能运用于学习中的各种文体。
  例如,我在教小说《孔乙己》一课时,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然后让学生自己提问,请别的学生帮忙回答。有的学生问道“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个‘孔乙己?蒺这个名字”? “孔乙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 “为什么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再如,学生在学习诗歌《我骄傲,我是一棵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提问:“我要学习的是树的怎样的精神?”还有学生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时候,提出这样的疑问,“春花图中,为什么要写蜜蜂和蝴蝶?” “春天像什么的三组句子有什么样的含义?”等。
  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思考,对课文的中心思想产生了领悟,并学会运用提问的阅读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况产生了推移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阅读积累,问的问题质量也越来越高,价值也越来越丰富,思想性也越来越深刻,这些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掀起了层层波澜,并带来了读者的心灵震撼。
  三、产生联想,引发深刻思考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要重视学生由此联想到彼地深入思考,并重视从文本转移到文外,这样的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信息的搜集。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古诗的含义,并教育学生学会诠释,学会改写。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给课文增加古代诗词的批注,引导学生产生思考,并引导学生产生诸多的联想,引入很多相关的诗词,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实现学生融会贯通,教育学生活学活用,形成自己的阅读能力,并重视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产生理解,引导学生产生课外的学习和思考,提升学生的思考水平。
  四、学会欣赏,产生赏析批注
  欣赏的阅读方法经常在诗歌里加以运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诗词以后,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穿插自己的生活体验,重视结合各种诗词来增加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写赏析式批注。例如,教师鼓励学生对《沁园春·雪》进行批注,学生就会产生思考,仿佛欣赏到壮观而辽阔的雪景,感受到美丽而多彩的雪的画面,并产生精彩的赏析,教师教育学生将产生的思考形成美丽的想象,表达出优美的文字写在诗篇旁边。对待我国的古典诗歌的学习,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及时写下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产生深刻的思考,理解社会,熟悉人性,把握未来,并将人物的特点展现出来,产生独特的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产生思考,深刻领会文字的内容,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刻领会作品的主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五、及时补充,进行思维拓展
  拓展思维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按照作者的写作的思考,及时给予文章的补充。这样的形式有点像仿写和续写,能激发学生思考,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方法,快速提升学生的写作才能。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朱自清的《绿》以后,回忆梅雨瀑的场景,让学生描写家乡美丽的景致,产生思考,并逐渐深入地进入美好的境地,感受文章的美,增加阅读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学生的思维进行充分的拓展。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多种阅读方法的运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感情理解,张扬了学生的阅读个性,让学生的阅读活动更加丰富更加活跃起来,变成学生自己的积极主动的活动形式,满足了学生积极而长远的精神追求。因此,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在更加深远的教育视野中,帮助学生找寻阅读的快乐体验,塑造学生的优秀品质,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丰富学生的阅读思想,教育学生获得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阅读教学,激活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放飞学生的心灵梦想。
  参考文献:
  [1]费继斌. 让阅读张扬学生的个性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 2011年第12期
  [2]杨九庆. 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张扬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09年02期
  [3]贲友晖. 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阅读与鉴赏(上旬)》2005年第Z1期
  [4]吴建. 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2005年02期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期“发现作文”栏目的小作者们,抓住生活中美好的细节,写出了很棒的“发现作文”。  赵琼媛看到外婆打着赤脚给她送午饭,感受到外婆的宽容、大度。周甜拿着妈妈送给她的锁,体会到妈妈的理解与信任。胡子豪自己动手给妈妈做礼物,“轻手轻脚”的细节表达了对妈妈的爱。这些来自生活中的细节是美好的,感人的,因为它们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小作者们的可贵之处在于,抓住了感人的细节,写出了这些细节背后的真挚情感。  美好的
翻阅桌子上的12本《企业文明》杂志,年轮又增加了一年,想想这一年,真是思绪良久,感慨万千。2008年,中国大事多,喜事多,让世界震惊也多。中国的经济也是在冲击中,低谷中,徘徊中前行。但是,我还是信奉《企业文明》这个老朋友,是它为中国企业导航。  一是它給人以信心。像第一期的《中国长航的振兴发展之路》,第六期的《中国南车 破解国企竞争力难题》,第九期的《中国工业改革30年的回顾与思考》等等。篇篇都给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今天上课的时候,老师让丁丁用“有”说个句子。丁丁说:“天空中有小鸟。”老师听了皱着眉头说:“句子干巴巴的,没有味道。”放学的路上,丁丁愁眉苦脸地向好朋友西西说起这件
期刊
初夏的夜晚,既没了春寒,炎热还要过些日子。西风从渭河上游的平原上,掠过正在扬花灌浆的麦穗,吹了过来。风把白天太阳照晒的热气,都带向晋南和豫西去了。有风的晚上,蚊子顾不
创立14年来,富安娜摸索出一种以“终端”为筹码,依靠“直营”与“加盟”两条腿走路的模式。与此同时,多元化品牌经营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分销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也都提出了更
在心理学上,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整个精神活动的情感状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学生写作的影响尤为明显。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营造写作的积极心境或者最佳心境。具备
初夏天气,窗前挂上了竹帘,小斋的境界,分外地感到幽绝,瓶花妥帖,十分宜人。这小天地起了变化,还不是这帘在左右吧!  说起帘,这在中国建筑中是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上个月老妻去世了,“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今日意”。去年的今日,她卧病家中,而今日已是人去楼空。我踏入她的卧室,见了帘影依然,就吟出了古人这句词来。与那句“重帘不卷留香久”的少年情怀,真是伤心人唯有自家知了。  帘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
写日常工作中的教育叙事,既提高写作能力也为研究积累素材,为了帮助年轻教师树立研究意识,首先引导她们学会观察、学会记录、确立“从记教育叙事到写教学论文”的指导思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