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掘金国企改制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7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家中国本地企业和一家中国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借改制和“走出去”走到一起
  
  对于弘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若能帮助中联重科收购CIFA 并整合成功,将是“联想系”又一次成功整合跨国公司收购。
  
  9月28日,在湖南长沙“世界之窗”主题公园一个临时搭建的大厅里,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交易所代码:000157,下称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ompagnia Italiana Forme Acciaio S.p.A公司(下称CIFA)的交易,完成了最后交割。
  又一家老牌跨国公司的资产,就此落入中国企业手中。此前,联想、TCL、明基等,已经开启了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序幕。不同之处在于,以上几家企业收购的资产看起来都有些像“处理货”,而此次中联重科拿下的CIFA则为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公司。
  2007年,CIFA销售收入约为3亿欧元,净利润872万欧元;虽然在分析师看来其盈利能力不强,却仍显得健康。
  “今天是中国公司收购一家成功的外国企业的开始。”弘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下称弘毅)总裁赵令欢在发言中说。作为中联重科股东之一,弘毅在这次收购中可谓关键:弘毅不仅参与买下CIFA公司18.04%的股份,赵令欢本人还直接参与了收购谈判。
  进入国际市场拓展,原本是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几年前就已设想过的发展路径。帮助所投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则是赵令欢为弘毅制定的投资战略。
  共同的“走出去”想法,使一家中国本地企业和一家中国本土私募股权基金(PE)走到了一起。
  8月底,赵令欢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当前他最为关注的投资机会有两个:一是国企改制,比如国资委正推的主辅分离,二是国企的国际化进程。“中联重科还只是牛刀小试。”赵令欢说。
  
  中联重科出海
  
  2007年年底,CIFA的收购窗口打开之时,詹纯新首先想到了赵令欢。
  詹纯新一直坚信,国内机械行业必须要进入国际市场。他预测,国内机械行业到2012年左右就会产能过剩,从而引发激烈竞争,所以,他希望能够通过跨国并购走向海外。
  此前,中联重科曾在国内开展过连续并购,仅2008年就先后收购了陕西新黄工、湖南汽车车轿厂以及华泰重工82.73%股权,某种意义上,并不缺乏公司整合经验。詹纯新对《财经》记者称,有些收购的公司,他连公司的门都没进过,依然运转顺利。
  不过,前有TCL、明基折戟跨国并购的惨痛教训,詹纯新觉得,仅凭中联重科一己之力,对并购CIFA并无把握。
  几天后,赵令欢便出现在意大利米兰,以投资者的身份开始了与CIFA的第一轮接触。“这个项目我做可以,但你必须一起来做。”当赵令欢将在米兰考察的结果告诉詹纯新时,詹纯新对赵令欢说。
  CIFA此时的境况不同于IBM出售的PC业务,也不同于TCL所收购的阿尔卡特手机和汤姆逊的电视业务,后两者都是卖方急切想出售的亏损资产。CIFA此时依然属于发展势头良好的优质资产,只是由于三个股东之间出现矛盾,而不得不售予他人。因此,国际招标之初,CIFA的价格被哄抬得非常高,最终收购价格确定为3.75亿欧元,中联重科等收购方实际出资2.71亿欧元,其余部分抵消CIFA的长期负债。
  


  赵令欢和詹纯新都没有透露与CIFA股东的谈判过程。不过,詹纯新称,赵令欢在谈判和沟通中发挥了作用,他“是个外交家,善于与人勾兑和谈判”。
  “我们用了很多技巧,充分体现出我们懂得怎么去折腾这件事。”赵令欢自言。
  赵令欢的想法是,在中国生产有优势的,就渐渐移到中国,把CIFA的产地、产能空出来,做在意大利当地必须做的事;而更大规模的扩产,在中国进行。CIFA的工艺和技术水平比中联重科先进,可以移植到中联重科普及。
  赵令欢还建议詹纯新,不要把意大利人当意大利人来看待,而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团队;把股权激励、责任明晰这些对中国团队的管理方法,同样用于管理意大利的团队。
  9月25日,第三次考察完CIFA,与管理团队明确了下一步任务的詹纯新回到长沙,颇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詹纯新向《财经》记者透露,CIFA的技术已被引入中联重科,CIFA已计划在中联重科的长沙基地建造生产厂,“会完全按照CIFA的标准来建造和生产”。
  中联重科的产品也将会通过CIFA的渠道销往世界。CIFA与中联重科双方在市场方面具有非常强的互补性,CIFA强在欧洲、俄罗斯、印度、中东等新兴市场,这些恰恰是中联重科所没有打入的。
  詹纯新透露,已经任命了一位意大利团队的人员专门在长沙工作,负责两家公司的市场整合。
  双方的市场拼图中惟一欠缺的是美国市场,对此,赵令欢表示,“那是下一步的问题。”
  
  等来的机会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中联重科这样的一个机遇将会与弘毅擦肩而过。2003年,詹纯新初识赵令欢。中联重科的整体改制、职工持股的方案已经在进行当中。
  16年前,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工作(下称建机院)的詹纯新,率领几个人的团队成立中联重科。他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现在这个公司是建机院成立的,将来建机院会是公司的。
  此后的发展也一如斯言。2003年,詹纯新设想的整体改制、职工持股计划,已经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但在接近正果时,意外出现。此时,国资委宣布成立,外界对于国企管理层收购(MBO)的声讨四起,中联重科的第一次改制尝试无疾而终。
  “我当时决定放弃推进,虽然我们的改制文件已经获批。”詹纯新告诉《财经》记者,他从外部环境的变化当中觉察到危机。“我们已经变成国资了,需要重新来过。”
  也正是这一“重新来过”给了弘毅机会。当年,柳传志赴长沙与湖南省企业交流,詹纯新第一次与柳传志见面,两人发现了相互间诸多相似之处。
  柳传志毕业于西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詹纯新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两校只隔一条马路;中联重科与联想均是研究院所产业化的产物,柳传志脱身于中科院研究所,詹纯新则起家于建设部下辖的建机院。两家公司此后所面临的改制境遇,也异常类似。
  不同的是,柳传志带领联想走的改制之路早在多年之前就已完成,这对许多企业家诱惑巨大。当时,陪同柳传志的赵令欢向詹纯新提出,希望弘毅能参与中联重科的改制。但当时中联重科的改制已在推进当中,弘毅似乎没有机会。
  在两人的初次见面中,赵令欢即为詹纯新分析其原有方案中的风险所在。虽然合作并未达成,但赵令欢亦留话,“如果有外来力量,比你单打独斗好得多。如果你要自己做,我尊重你,需要时给我打电话。”
  中联重科初次改制尝试碰壁后,弘毅终于等到机会。联想改制的成功示范以及“联想系”对政府关系和国情的熟悉,让其顺利地获得了詹纯新的好感。2006年,弘毅正式入股中联重科,而中联重科的改制方案也借机完成。目前,中联重科中国有股占26%,第二大股东弘毅占17%,管理层占12%。
  中联重科改制完成的同时,发生了凯雷等外资PE在中国收购碰壁事件,赵令欢对于政策的拿捏此时显出价值。中联重科改制最初的方案中,弘毅持股比例超过50%,占据控股地位。在看到凯雷入股徐工受阻后,赵令欢立刻决定将方案推倒重来,放弃控股。
  
  生意就在“走出去”
  
  “这种并购整合对于公司的考验,复杂程度同火箭发射类似。”一位参与了TCL并购过程的高管曾这样告诉《财经》记者,“天气、技术、实力,甚至有时还需要运气。”
  他认为,中联重科的优势在于,中国企业此前在并购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可供其参考。
  目前,中联重科并购CIFA惟一的风险就是“恶劣的天气”。在当天庆祝交易完成的晚宴上,中联重科一位大客户对《财经》记者分析说,今年上半年重工机械增长势头非常迅猛,丝毫未见宏观经济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这一行业较之于消费品行业有明显的滞后特点。
  “项目都是很久前就确定了的,机械订单也是很久前确定了的,真正的影响恐怕要到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看得出。”这位业内人士称。
  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将直接影响到重工机械行业的发展。赵令欢也认为,宏观调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房地产,中联重科现在最重要的主打产品——起重机和水泥泵车,都会受影响。
  不过,他认为,好在中联重科以前每年的增长都超过50%,“会受点影响,但仍然是好公司。”
  美国金融风暴眼下已波及欧洲,这对CIFA未来的发展也增加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对此,赵令欢分析说,“市场下滑可能会影响以后业绩,两个公司的完美结合会提升联动效益,这两个因素会看哪个作用更大。”
  对于弘毅,若能帮助中联重科收购CIFA并整合成功,将是“联想系”又一次成功整合跨国公司收购,成为国内PE当中绝无仅有的成绩。过去两年,弘毅所投资企业在国内市场并购频繁并且效果甚佳。
  弘毅在投资石药、江苏玻璃、先声药业以及中联重科之后,均利用资本利器掀起了行业收购整合的风潮,迅速占得行业的主导。
  2006年,中国玻璃(香港交易所代码:03300)先后收购陕西蓝星、北京秦昌等七家玻璃企业,先声药业在上市前也收购了烟台麦德津,而中联重科也是一路并购而成国内行业的主导者。此次,在中联重科身上小试牛刀之后,弘毅计划参与规模更大的央企国际化进程。
  “我要投资或打造行业的领先企业,这是指在中国的,但下一步一定是走向世界。”赵令欢说,“我们希望中国军团在走向世界时,我们能够帮助一些企业,让他们成功的机会大一些。”
  
  继续国企改制
  
  在中联重科之外,弘毅还投资参与了江苏玻璃、济南汽配、巨石集团、石药集团、神州数码等国有股的改制。
  在最初弘毅将国企改制作为战略方向时,赵令欢在投资界的不少朋友都很担忧,同情地问他:John(赵令欢的英文名),你真的想做?
  “那意思就是你知不知道里面有多难。实际上,当时我心里很清楚,虽然很难,但机会很大。”赵令欢说,“如果把一件难事做好,就好像用坚硬的骨头磨牙,牙口就磨得好。市场起来了,公司就起来了。”
  至少到目前,弘毅的策略获得了投资者认可。自2004年正式成立以来,这家由联想直接投资部演变而成的中国本土PE,成长速度惊人。
  2003年,其第一期基金全部由联想出资,注册资金3700万美元,实际投资9900万美元;2004年第二期基金获得高盛、淡马锡、新鸿基等机构进入,募集8700万美元,实际投资1.28亿美元;至2006年,弘毅第三期基金募集资金高达5.8亿美元。
  2003年,联想直接投资部拿下中国银行一单不良资产包,获得第一笔生意。此后,弘毅入股江苏玻璃,并将其改制,最终2005年6月以中国玻璃的名称在香港上市,完成这一投资过程,弘毅才渐渐进入国企改制的广阔天地之中。
  “帮国企从体制、机制、管理、战略、国际化上做几件事,能看到更多效果,因为企业可提升的空间较大,做一点事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赵令欢说。
  国企改制利益巨大,风险亦伴之而来。至今,赵令欢不忘提醒自己和同事:对于国企改制的难度一定不能小觑。“国企改制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利益分配都有流血事件。这么一想,就会很谨慎,知道什么时候要退。”
  有鉴于此,国企改制的生意也要再三选择。赵令欢称,几个著名的大国企改制,他在看过之后均悄悄退场,“不是我们能做的生意”,“政府不支持,我们不会做;如果没有形成管理层利益共同体(利益绑定)和战略共同体(对企业的发展志同道合),我们也不会做”,“事为先,人为重。”
  所谓“事”,指的是行业的发展和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赵令欢解释说,较高的行业分散度是PE资本运作实现价值增值的必要空间;此外,还有国际化的需求,从汽配、玻璃到重工机械,弘毅只投资国际化需求很强的行业。“总体而言,弘毅所投资的企业均为中国自身市场广阔,具有成本优势,而且要有一定天然技术屏障。”
  今年8月,弘毅第四期基金“2008基金”美元基金完成募集,超过了最初确定的10亿美元额度,为13.98亿美元。此前的6月,弘毅的人民币基金也已经完成募集,其总计管理资金已达200亿元。
  在赵令欢看来,国企改制进行到当前,正是机会涌现之时,北京、上海两地许多国企都还在静待发展之中。■
其他文献
冯锦满是一位立足传统中医不断进行创新的探索者,他发明“聚能理疗保健仪器”.在实践中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为表彰鼓励他的创新业绩,香港政
随着生产成本在过去20年大幅下降,海水淡化技术正逐渐走向缓解水危机的前台,但各种制约因素仍然存在    在一些国家先行了半个世纪后,“海水淡化”正在与中国渐行渐近。   从太空眺望,整个地球似乎都被湛蓝的水体环抱。但在全球水资源总量中,97%都是苦咸的海水,包括人类在内的陆上生物根本无法直接加以利用;而区区3%的淡水中,两极冰盖、陆地冰川、高山冰雪又占去大部分。真正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实际上只占全
正是对矿物标本事业的热爱,才让他有了一生的坚守;正是对石头奇妙的执着探索,才使他成就了如今的厚重——不管是事业还是德行,都堪为楷模。
黎伟雄的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板脉冲充电连接电路”(ZL200920309260.1).于2010年6月在“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中纳入重点推广项目.由《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在“2010年第十二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