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三治融合”的社区治理新机制——关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区治理的调研报告

来源 :当代广西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eiwei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我区提前完成"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和入住任务。据统计,我区共有50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搬迁贫困户15.4781万人。其中,规模在1万人以上的有14个。这些较大规模的集中安置点都已经建成新社区,如何对新社区进行有效治理已成为重要任务。为此,我对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个较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区进行调研,总结经验,供各地参考借鉴。
其他文献
在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公共服务风险处理不当会限制基层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生态环境风险不重视会威胁基层群众健康生活,社会管理风险不整治会阻碍基层自治发展。“三治融合”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基层活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以“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新颖视域,培育“三治融合”理念;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构建民众协同的基层社会稳定体系;打破路径依赖,实施“三治融
贵定县通过五个维度支撑强化自治,以建设三大工程凸显法治,以五大建设激发德治,通过抓牢五个体系建设创新探索了"535""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对推进民族地区基层社区治理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以"三治"融合加强和改进城乡结合部治理,对于激发基层治理的内源动力,优化基层治理生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要意义。长沙市城乡结合部Y社区积极探索"三治"融合,取得了良好成效,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解决当下城乡结合部治理存在的自治参与广度不够、德治约束有待强化、法治建设有待加强的问题,要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以自治推进治理主体协同,以法治保障治理环境建设,以德治促进治理价值融合,以技
"党支部开展的各类活动我都积极参加,还和老伴一起参加了居委会组织的志愿服务和巡逻、环境整治等活动。"68岁的宋顺华是一位老党员,连续数年被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街道金元社区党总支评为"学习标兵"和"优秀党员"。金元社区现有居民11135人,其中党员86名,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成立了8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社区党委及工作人员积极推行党建网、平安网、民生网"三网融合",通过"大数据+网格化"治理模式,持续
期刊
如何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社会治理高水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集贸市场治理创新为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窗口。在"治理剧场"分析框架下对嘉兴市案例的分析发现,集贸市场治理具有类似于服务剧场的特征,场景、演员、观众和表演是基本构成要素,其核心要义在于基于分工和合作明确界定治理主体角色,以及通过协商和服务实现主体间有效互动;治理剧场鲜明地体现了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特征,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在特定情景中的具体呈现
近年来,河池市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重要论述的指导下,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形成了"构建‘三个体系’,推进‘三治’融合"的河池乡村社会治理实践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河池市还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仍需要从坚持党建引领、完善村民自治、加强法治建设、发挥德治作用、弘扬优秀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中国哲学学科在2009—2018年的10年间总体上处于稳步上升期。各二级学科之间的交叉性研究倾向不断加强,重要学术期刊对哲学类论文的刊发率不断上升、哲学学者获得的高级别科研奖励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师资队伍建设总体上保持稳中有升。在学术研究的主题上,学者们越来越关注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分析、前沿性学术问题的中国视角及方法论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等问题。当然,在各二级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从哲学
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内涵,从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协调发展、环境友好发展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测度2008—2019年黄河流域沿线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全局莫兰指数检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并运用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科技创新、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沿线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为0.473,中下游高质量发展及其各维度水平值均明显高于上游
法治乡村建设,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为深入了解法治乡村建设现状,笔者在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部分地区以走访、座谈、书面调研等方式开展调研,了解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对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调研地区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形成了自身以"三治"融合推动法治乡村建设的独特实践经
期刊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制造业大国,至2021年年底,我国在用特种设备总量已达1810多万台,且每年保持100多万台的增长,大型化、高参数、高危险性特种设备不断增加,高龄老旧设备越来越多,探索特种设备领域安全管理标准化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论述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立健全特种设备标准化安全管理的体系与制度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