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分类号:G623.15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其思想性、时代性强,又是理论性学科,如何提高课堂感染力,有效地激发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根据平时的教学体会,以下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导入方式新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人说: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猎人想捕抓猎物,先要有足以让猎物心动的食物,同样在上课一开始就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才有可能连续认真学习。
好奇心是学生最显著的心理品质之一,出奇制胜乃孙子兵法之道,打破常规,巧设疑问是教学的至高境界。如果教师在课前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且语调、语势、语音都很讲究,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就能为学生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如:在教学《财富中的法与德》时,我就用PPT展示了“自动取款机源源不断吐钱”这样一个案例,并提问:你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叽叽喳喳说开了,大多数同学都想将钱据为己有。我再公布案例的主人公将钱据为己有的最终结果,导入新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提出的问题要匠心独具,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就能为学生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总之,从“知识的传授者”到“探索知识的引导者”是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重要转变,教师要充分体会“引”与“导”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引导”。
二、营造多种情境,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生活化的素材有时简单的语言也很难再现出来,学生也很难获得生活上的体验,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
(一)、小品表演
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为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在平时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一些相关的小品来强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寓教于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在教学《劳动创造人类》时,人类是从猿转变到人的学生都知道,但究竟是怎样转变的,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我在教学中就设计了一个小品,让学生(多名)表演从猿到人的转变,并找学生配上旁白,生动再现了人类从猿到人的转变,也让学生明白是劳动让人类从猿转变为人,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积极性高了,感受也深了,难点也就自然而然攻破了。
(二)、活动设置
新课程强调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中,作为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让学生在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
比如:在教学《与挫折同行》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并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我们备课组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穿针引线”。让学生在一分钟内穿十根针,并在学生穿针时播放学生感兴趣的搞笑动画、小品干扰学生,时间到时教师对学生进行采访。活动一共进行三次,通过对学生的采访总结相关知识。整个一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連来听课的其他学科老师都说没想到思品课还可以这么有意思。
(三)、自主学习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倡导、实施新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才会源源不断。基于此,我在教学《关注弱势群体》时,考虑到本课的内容没多大难度,教学的重心应着眼于情感教育,就大胆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课前收集关于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的资料,合作做成PPT,在课堂上展示。学生选用了一些非常让人震撼的图片,配上音乐,让我在观看的过程中都热泪盈眶。我想我的情感教育目标他们自己在收集资料时肯定达到了。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以其生动、直观、高效、活泼等特点,给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使学习过程变得不再枯燥、乏味。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我在教学《天涯共明月》时,就剪辑了电影《刮痧》片段,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化在交流和碰撞中的冲突,了解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
三、创设民主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时代的思想品德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极大地挑战,要让学生真正喜欢思想品德课,我们还应该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学生和自己教学实际的方式方法,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求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上作为老师的你的独特魅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此外,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进步、精彩的表现应予以肯定,让鼓励学生成为常态。对学生的错误应诚恳批评并帮助其改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真正关心他们、爱他们!
四、结合热点时事,增强课堂时代感
时事政治是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课程,如能结合时事政治材料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政治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还可以在学生中形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氛围,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中,设置了一个特殊环节“新闻评述”。课前学生收集新闻,在课堂上陈述新闻事实,并加以评论。让学生通过时事热点保持对思想品德课的新鲜感,达到提高听课效率,爱上思想品德课的目的。
结语
课堂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大胆实践,锐意创新,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能绽放出新的活力。一定能让学生真正爱上思想品德课!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课教学》
《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
《新世纪教师素养》
《上好课有效技能》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其思想性、时代性强,又是理论性学科,如何提高课堂感染力,有效地激发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根据平时的教学体会,以下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导入方式新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人说: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猎人想捕抓猎物,先要有足以让猎物心动的食物,同样在上课一开始就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才有可能连续认真学习。
好奇心是学生最显著的心理品质之一,出奇制胜乃孙子兵法之道,打破常规,巧设疑问是教学的至高境界。如果教师在课前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且语调、语势、语音都很讲究,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就能为学生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如:在教学《财富中的法与德》时,我就用PPT展示了“自动取款机源源不断吐钱”这样一个案例,并提问:你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叽叽喳喳说开了,大多数同学都想将钱据为己有。我再公布案例的主人公将钱据为己有的最终结果,导入新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提出的问题要匠心独具,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就能为学生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总之,从“知识的传授者”到“探索知识的引导者”是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重要转变,教师要充分体会“引”与“导”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引导”。
二、营造多种情境,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生活化的素材有时简单的语言也很难再现出来,学生也很难获得生活上的体验,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
(一)、小品表演
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为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在平时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一些相关的小品来强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寓教于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在教学《劳动创造人类》时,人类是从猿转变到人的学生都知道,但究竟是怎样转变的,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我在教学中就设计了一个小品,让学生(多名)表演从猿到人的转变,并找学生配上旁白,生动再现了人类从猿到人的转变,也让学生明白是劳动让人类从猿转变为人,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积极性高了,感受也深了,难点也就自然而然攻破了。
(二)、活动设置
新课程强调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中,作为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让学生在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
比如:在教学《与挫折同行》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并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我们备课组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穿针引线”。让学生在一分钟内穿十根针,并在学生穿针时播放学生感兴趣的搞笑动画、小品干扰学生,时间到时教师对学生进行采访。活动一共进行三次,通过对学生的采访总结相关知识。整个一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連来听课的其他学科老师都说没想到思品课还可以这么有意思。
(三)、自主学习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倡导、实施新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才会源源不断。基于此,我在教学《关注弱势群体》时,考虑到本课的内容没多大难度,教学的重心应着眼于情感教育,就大胆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课前收集关于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的资料,合作做成PPT,在课堂上展示。学生选用了一些非常让人震撼的图片,配上音乐,让我在观看的过程中都热泪盈眶。我想我的情感教育目标他们自己在收集资料时肯定达到了。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以其生动、直观、高效、活泼等特点,给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使学习过程变得不再枯燥、乏味。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我在教学《天涯共明月》时,就剪辑了电影《刮痧》片段,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化在交流和碰撞中的冲突,了解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
三、创设民主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时代的思想品德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极大地挑战,要让学生真正喜欢思想品德课,我们还应该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学生和自己教学实际的方式方法,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求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上作为老师的你的独特魅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此外,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进步、精彩的表现应予以肯定,让鼓励学生成为常态。对学生的错误应诚恳批评并帮助其改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真正关心他们、爱他们!
四、结合热点时事,增强课堂时代感
时事政治是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课程,如能结合时事政治材料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政治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还可以在学生中形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氛围,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中,设置了一个特殊环节“新闻评述”。课前学生收集新闻,在课堂上陈述新闻事实,并加以评论。让学生通过时事热点保持对思想品德课的新鲜感,达到提高听课效率,爱上思想品德课的目的。
结语
课堂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大胆实践,锐意创新,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能绽放出新的活力。一定能让学生真正爱上思想品德课!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课教学》
《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
《新世纪教师素养》
《上好课有效技能》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