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强度对立井穿煤层期间井筒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

来源 :山东煤炭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ngya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混凝土强度对立井穿煤层期间井筒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在对围岩力学特性测试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混凝土强度在立井穿煤层过程中围岩变形量、应力、塑性区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井筒穿煤层期间的应力、塑性区、变形量分布存在明显的夹层效应,C50混凝土能将变形量、应力、塑性区相较于C30分别减少64%、28%、69%,高标号混凝土对井筒围岩应力和变形有更好的控制效果,能有效抑制塑性区发育.
其他文献
通过利用X射线衍射实验的测试方法,对四组吸附/解吸甲烷前后煤样的微晶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 表明:随变质程度的升高,原煤样的芳香环缩合程度不断增高,芳香结构逐步趋于石墨化,形成较有序的微晶结构;相比原煤样,实验样参数的变化,反映了吸附/解吸变形破坏了煤的石墨微晶结构,使其微晶结构产生了更加明显的不连续或缺陷,且有序性也在减小.
为解决高山煤矿煤层厚度变化大、构造较发育给瓦斯治理和工作面安全生产造成的难题,采用SUMMITⅡ型地震槽波仪,利用透射法对该矿1906工作面进行了地震槽波勘探.结果 证明:地震槽波技术适用于高山煤矿复杂地质条件工作面的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探测,对矿井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为评价10-103工作面X11陷落柱突水危险性,通过分析岩溶陷落柱突水机理,结合陷落柱的赋存特征确定采用模糊评判法进行突水危险性分析.根据陷落柱特征选取五项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因素的权重值,通过模糊评价步骤得出X11陷落柱具有极大的突水危险性,工作面回采推进至X11陷落柱区域前需采取有效的疏水降水措施.
基于冲击地压发生机理,进一步研究采掘扰动对冲击地压的影响,提出冲击地压时空管控需求.通过现有冲击地压预防性监测系统与采掘工作面智能化控制系统融合,完善冲击地压防治的智能监测措施,对冲击危险信息智能化处理,当出现冲击危险预警时,自动停止采掘设备运转并进行语音广播,在阻断采掘扰动诱发冲击风险的同时,通知现场人员迅速撤离冲击危险区域,最终实现以冲击地压监测系统控制采掘活动.
利用瞬变电磁法和无线电波透视两种矿井物探手段对花园煤矿5301工作面煤层顶底板含水层(体)富水性等情况以及工作面内部隐伏构造发育情况进行探测,综合分析后认为工作面内存在6处异常区,其中瞬变电磁探测发现2处低阻异常区,无线电波透视探测发现4处透视异常区.
针对松软低透气性煤层局部区域煤体强度较高,底抽巷穿层钻孔抽采效果差的问题,以赵庄煤业为背景,通过分析穿层钻孔全面水力冲孔存在问题,改进增透工艺,提出“穿层钻孔+定点高压水力冲孔”增透的模式,并在1315工作面进行应用.改进后,穿层抽采钻孔的验收合格率达到77.8%,有效抽采时间增长,抽采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针对冲击地压矿井掘进期间支护失效问题,以星村煤矿为例,为了有效解决煤矿大埋深冲击地压矿井煤巷现有支护体系失效的现状,通过分析支护失效的原因,提出矢量应力的概念,根据矢量应力大小的不同来优化现有支护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巷道支护失效的问题,确保了大埋深冲击地压矿井煤巷掘进的支护安全,提高了矿井安全水平.
针对采煤工作面煤层厚度的变化是否会导致煤岩层电性差异,从而影响物探准确率问题,利用无线电波坑透技术在不同频率参数下开展煤层夹矸厚度场强规律实验研究,验证煤层结构变化是影响物探成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进而积累物探经验,有效指导井下物探工作,提高物探解释精度.
选取鄂尔多斯深部矿区厚硬顶板条件下典型代表工作面,统计分析了单面采空、双面采空、三面采空不同采动空间下微震事件发生规律,推断了顶板运动状态,并从顶板运动角度,得出了双工作面“一次见方”期间冲击危险程度相对较高的结论,提出了顶板预卸压措施,对于指导鄂尔多斯深部矿区厚硬顶板开采条件下冲击地压防治具有明显借鉴意义.
为了保障义桥煤矿6304工作面厚松散层下安全开采,在松散层拱理论基础上,揭示了采动覆岩裂隙场演化规律,提出了厚松散层下基于松散层拱结构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6304厚松散层工作面的裂隙带预计高度为33.82~40.05 m,探测高度为35.6~42.3 m,预计结果与探测结果基本一致.6304工作面共计开采煤炭资源35万t,实现了含水层下安全采煤.